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温氏股份上半年收入近500亿,净利增逾140%,养猪赚钱但养鸡亏损
发布时间:2025-08-30

  “猪周期”步入上行通道,而“禽周期”却呈现下行趋势,养殖行业龙头企业温氏股份(300498.SZ)旗下的两大主营业务,正面临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

  根据8月27日披露的半年报,温氏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98.75亿元,净利润35.31亿元,同比分别上升5.92%和143.71%,整体业绩实现收入与利润双增长。具体来看,公司生猪与肉鸡销量均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其中,生猪养殖业务因成本显著下降,利润实现大幅增长;然而,受到肉鸡市场价格走低影响,该板块营收同比下降9.29%,并出现亏损。

  温氏股份在报告中预期,下半年禽肉价格有望止跌企稳。

  近年来,温氏股份持续优化财务结构,着力降低资产负债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关注到,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已由去年同期的接近59%降至50.57%。温氏股份此前提出目标,希望在2025年末将这一比率进一步降至45%左右,以增强资金安全及抗风险能力。

  ▍生猪养殖成本持续优化

  报告显示,上半年温氏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498.75亿元,同比增长5.92%;净利润35.31亿元,同比大幅上升143.71%。

  在生猪板块,公司共销售肉猪(含毛猪和鲜品)1661.66万头,同比增长15.6%。尽管毛猪销售均价同比微降2.56%至14.93元/公斤,但由于销量增加,该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27.35亿元,同比增长16.26%。

  温氏股份表示,其毛猪销售价格与行业平均水平基本持平。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和稳定生产,叠加饲料原料价格下行,生猪养殖成本较去年同期显著降低,带动该板块利润大幅提升。

  尽管半年报中未披露具体养殖成本数据,但据和讯资讯报道,当前头部养殖企业的平均成本多控制在12元/公斤至13元/公斤之间,中小型养殖户则略高。另据公司在多次投资者交流活动中透露的信息,其生猪综合养殖成本已从1月的12.8–13元/公斤,逐步降至4、5月的约12元/公斤。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层面实施逆周期调控政策,引导生猪产能有序调减,推动行业自2023年5月起连续14个月维持盈利,整体生产形势向好。

  在今年6月中旬的投资者交流会上,温氏股份强调,当前生猪养殖行业竞争的核心在于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保障产品质量。

  ▍肉鸡行情低迷:集市均价创近三年新低

  与生猪板块形成反差的是,温氏股份的肉鸡业务受到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的影响,呈现“量增价跌”的局面。上半年公司共销售肉鸡5.98亿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同比增长9.16%,但销售均价同比下降18.43%至10.84元/公斤,导致该板块销售收入同比下滑9.29%至151.27亿元。

  温氏股份指出,尽管肉鸡业务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仍处于行业较优水平,但因销售价格长期低于养殖成本,该板块报告期内出现亏损。

  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数据,今年上半年鸡肉集市均价连续六个月下跌,创2022年6月以来新低。低迷行情使多家肉鸡养殖企业陷入亏损。

  同样主营黄羽鸡的立华股份(300761.SZ)也在其半年报中提到,受市场整体行情不振影响,公司商品鸡销售均价同比下降18.40,鸡板块上半年出现阶段性亏损。

  温氏股份在今年前五个月的多次投资者交流中披露,其肉鸡出栏完全成本约在11元/公斤,与立华股份披露的“完全成本控制在11元/公斤以内”水平接近,显示两家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仍具备较强竞争力。

  不过,6月份温氏股份肉鸡销售均价为10.29元/公斤,而立华股份为9.79元/公斤。尽管当前行情承压,两家公司均对下半年肉鸡价格回暖持积极预期。

  除猪鸡主业之外,温氏股份还在兽药、环保治理、农牧设备等配套业务方面稳步发展,相关业务合计实现收入19.89亿元。

  随着行业整体复苏与企业自身优化,养殖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修复进展备受市场关注。温氏股份在半年报中披露,期末资产负债率已降至50.57%,较年初下降2.8个百分点,资产结构持续改善。不过,要实现2025年底降至45%左右的目标,公司仍面临一定挑战。

上一篇:
开源金股,9月推荐
下一篇:
新能源产业的新定位和新使命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