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新能源产业的新定位和新使命
发布时间:2025-08-30

  图片  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共识,新能源作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并已纳入了各国优先发展的战略规划。在第15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业界代表围绕推进能源革命这一热点话题展开讨论。从全球范围来看,新能源从补充能源上升为主力能源的趋势愈发明显,能源行业转型变革速度加快,促进能源行业变革的新动力也在不断积蓄。目前,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代表的绿色能源已成为全球成本下降最快的发电方式之一,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光伏和陆上风电的度电成本分别下降了82%和39%,低碳能源成为各国电力部门扩充产能的首要选择。预测到2050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8519GW、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6044GW,分别是2023年容量的6倍和5.9倍,将形成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的能源结构新格局。  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  清洁能源不仅减少了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了能源供应风险,还促进了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增强了能源系统的韧性。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可以有效应对能源危机,确保能源的稳定、可靠供应,从而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黑山财政部部长Novica.Vukovi表示,近年来,黑山致力于能源结构的多样化,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降低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推动可持续发展。同时,黑山注重改善能源基础设施和电网连接,提升能源安全性和可靠性,且所有行动均符合欧洲绿色协议。当前,黑山能源行业正处于转型与现代化阶段,旨在满足国家能源需求,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作为就业和创新的关键领域,能源行业是黑山的重要支柱。为此,黑山采取多项措施推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并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构建更加绿色、智能的能源体系。玻利维亚波托西政府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项目融资和发展高级顾问Sergio.Hinojosa.Avila表示,玻利维亚天然气储量不断减少,促使政府制定能源转型计划,目标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2031年达到65%,2050年达到75%。为提高能源效率,玻利维亚通过《能源效率法》,鼓励交通、工业和生活用电领域采用先进技术和持续做法。此外,还推广甲醇和氢气作为运输燃料,减少化石燃料依赖和温室气体排放。在替代燃料方面,玻利维亚鼓励生物柴油和HVO的发展,并推动电动汽车取代内燃汽车。同时,致力于改善能源强度,提高交通和工业领域的能效,鼓励家庭使用高效电器。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全球能源转型呈现能源电气化、电力清洁化以及非电力领域氢能化的三大趋势。氢能具有能量密度高、清洁高效、可大规模长时间存储等优点,能够增强系统长时期的平衡调节能力及应对风光出力不确定和极端天气条件下的保供风险。它与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等形成互补效应,是新能源规模化高效利用的重要载体。我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这一规划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国家层面的战略指导和支持。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英歌认为,氢能产业应超越传统的电力思维,被视作新石油、新煤炭般的存在,兼具原料与燃料的双重属性,且更偏向于化工领域的应用。然而,当前氢能产业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闭环消纳机制的不完善、产业链上下游的脱节以及经济性的考量,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项目落地率的低迷。同时,产能主义的盛行也加剧了供需失衡的风险,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为应对这些挑战,国家已出台氢能中长期规划,并将其纳入前沿科技范畴。但为了确保可再生能源与制氢之间的有效衔接,还需进一步采取措施,如倒排碳中和时间表,明确氢能发展的路径图,并建设GW级绿氢示范基地,以打通氢能的闭环消纳环节;加强标准体系建设,鼓励高科技、高质量、高能效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限制低效、重复的产能扩张,并严厉打击低价招投标行为,为氢能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需综合考虑政策、技术、经济等多方面因素,通过系统规划和示范项目的引领,推动产业稳步前行。  推动绿色发展的现实路径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正在经历大调整、大分化、大重组,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但坚定不移加快推进全球能源转型、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趋势不会改变。发展新能源是推动绿色发展的现实路径,不仅能够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还能带动经济增长和提升国家能源安全。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传统化石能源的弊端逐渐显现,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而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以其清洁、可再生、低碳的特点,成为替代传统能源、推动绿色发展的理想选择。新能源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压力,还能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兴起,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新能源的广泛应用还有助于提升国家能源安全,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因此,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加大新能源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从技术创新到市场推广,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消费者教育,各方面都在共同努力,为新能源的普及和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斌表示,在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下,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与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国际共识。当前,世界虽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全球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作为全球电力设计与清洁低碳能源建设的领军者,中国电建积极践行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全力推进新能源和抽水蓄能业务发展。公司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抽水蓄能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并在海外新能源市场取得显著成绩。这些成就的取得,源于我们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核心主业与项目全生命周期,展现了我们在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坚定决心与显著成效。未来,中国电建将继续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为全球能源变革与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更大力量,携手共创绿色低碳的美好未来。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领域  新能源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它不仅能够提供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能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了提升能源转换效率、降低成本,新能源领域不断寻求技术突破,这些创新不仅促进了新能源自身的进步,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同时,新能源产业的兴起催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开辟了新路径。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的经济性日益凸显,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主流方向。一方面,技术进步使得新能源设备的效率大幅提升,成本持续下降,使得新能源在价格上逐渐具备与传统能源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新能源的利用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了能源供应的风险成本,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治理的费用。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与深度融合,这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除能源和基础设施外,新能源的广泛应用还深刻改变着多个领域。如建筑行业通过太阳能热水器等新能源技术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减少了能源消耗;农业与农村能源方面,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为农村地区提供了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此外,新能源还在工业制造、家用电器、照明、热力供应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共同推动了全球向低碳、环保、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型。  来源: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

  2025年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  将于10月22-25日召开  敬请期待  e7c51f790d4fb0ceeeada66adf9828e3.jpg  

  好书推荐,预购从速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联盟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戳这里,让化小盟知道你“在看”~

上一篇:
温氏股份上半年收入近500亿,净利增逾140%,养猪赚钱但养鸡亏损
下一篇:
长长顺顺,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首次落地黔南州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