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阿里AI“三剑客”齐发力:千问、灵光、夸克抢占C端赛道!
发布时间:2025-11-25

  近日,阿里通过千问、灵光、夸克三款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形成了一个互补的AI生态矩阵,意在快速填补与行业领军者的差距。

  千问:全链路对话助手的技术突破

  千问在11月正式上线千问APP,核心模型采用阿里通义实验室研发的Qwen3Max(闭源旗舰)和轻量版Qwen3千问双模型。新版本在中文多语言、方言、网络新梗的理解上表现出色,数学与复杂推理(如AIME2025、HMMT)实现了100%准确率,代码生成在中文场景中亦居领先位置。千问已集成文档处理、代码开发、文生图、图生视频等功能,但其Agent能力仍局限于少数专有场景,跨App的多模态协同仍停留在跳转链接层面。

  灵光:全模态生产力助手

  蚂蚁集团推出的灵光基于自研的百灵大模型,支持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模态输入,能够生成交互式旅游小程序等多媒体内容,定位为“全模态生产力工具”。灵光的优势在于将生成式AI与实际业务场景深度结合,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创作方式。

  夸克:AI浏览器的深耕

  原UC浏览器升级为“一体化AI助手”,2025年3月进一步演进为“AI超级框”。夸克核心仍使用千问系列模型,侧重AI搜索与浏览器场景的融合,提供对话问答、内容摘要、写作、拍照搜题等功能。夸克的目标是打造AI驱动的搜索+浏览闭环,提升用户在浏览器中的交互体验。

  阿里AI的整体布局

  多产品并行:千问、夸克、灵光同步发布,形成“千问+夸克+灵光”生态矩阵。

  技术沉淀:千问基于Qwen3Max,夸克共享同一模型,灵光采用独立的百灵模型,实现模型多样化。

  生态联动:千问可调用淘宝、闲鱼、高德、饿了么等阿里内部业务API,理论上实现从对话到支付的闭环;实际仍以跳转链接为主,深度协同尚待落地。

  资源支撑:依托阿里云算力、庞大的电商、出行、支付等数据资源,以及持续的人才投入,采用“旗舰闭源+轻量开源”策略,加速模型迭代与生态共建。

  竞争格局与挑战

  在C端AI赛道,阿里面临多家强劲对手。ChatGPT凭借全球认知度和成熟的Agent能力仍是行业标杆;国内的豆包已成为月活用户数最高的生成式AI产品,用户基数逾亿;DeepSeek、腾讯元宝、Kimi、文小言等也在对话、搜索、内容生成等方面形成高度竞争。行业数据显示,AI应用首月流失率高达80%90%,用户忠诚度尚未固化,技术与体验的提升仍能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核心结论

  千问在中文语言、数学推理和代码生成方面已进入国内顶尖行列,但在跨App的多步骤Agent与深度生态整合上仍落后于ChatGPT。灵光通过全模态输出提升内容表现力,夸克则在浏览器场景保持竞争优势。三者功能高度重合,内部资源分散是阿里需要解决的关键瓶颈。若阿里能够突破大模型的多步骤Agent与跨业务API协同的技术瓶颈,并将算力、数据优势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体验提升,有望在尚未固化的C端市场实现逆袭。

上一篇:
拼多多“千亿扶持”惠商 单季度或带动万亿消费
下一篇:
大众中国CEO齐泽凯:围绕四大核心,坚定推进“在中国,为中国”战略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