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把握好三对关系 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9-29

许小婵 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在把握战略取向中提升发展质量,把握好建设与治理、增量与存量、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加快推动特大城市内涵式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重点把握好建设与治理、增量与存量、硬件与软件这三对关系,探索具有西安特色的城市内涵式发展新路径。

建设与治理的辩证统一:打造高品质城市空间 建设与治理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建设侧重于城市硬件设施的发展和城市空间的拓展,治理则关注城市运行效率的提升和公共服务的优化。

二者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正确处理建设与治理的关系,需要坚持“建治并重、同步推进”的原则。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这就要求我们主动转变城市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

在城市建设方面,遵循人民城市理念,着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建筑品质和环境质量。

第一,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是城市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市级统筹、区级负责、街镇执行、社区基础”的四级联动治理体系,聚焦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实施服务供给侧改革,推进服务精细化、精准化。

另一方面,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第二,智慧城市建设为处理建设与治理关系提供技术支撑。

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纵向打通市区数据通道,横向联动市级行业部门,完善城市“数据大脑”,推进“一网统管”,加强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智能分析和精准处置,提高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精细化、法治化水平。

增量与存量的有机协同: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 增量拓展与存量优化是城市发展的两种基本方式。

增量拓展注重外延扩张和新要素注入,存量优化则强调对现有资源的整合提升和效率改进。

城市内涵式发展要求我们从注重增量转向存量与增量并重,更加关注存量的提质增效。

第一,产业发展的增量与存量关系处理至关重要。

产业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是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一方面,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和数字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

汽车产业是西安的优势产业,通过支持比亚迪、陕汽等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同时带动配套企业协同升级,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效应。

第二,城市更新是处理存量与增量关系的重要领域。

西安老城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老化、功能不完善等问题。

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深入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加强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通过实施有机更新和微改造,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同时,植入新功能、新业态,实现老城区的活力复兴。

第三,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是平衡增量与存量的关键。

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力度,通过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特别是要加大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的处置力度,推动低效用地的再开发和再利用。

同时,探索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模式,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

硬件与软件的融合提升: 优化城市发展环境 硬件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基础设施、建筑环境等;软件是城市发展的非实物要素,包括政策环境、服务水平、文化氛围等。

城市内涵式发展要求硬件建设与软件提升同步推进,相互促进。

第一,基础设施是城市硬件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完善水、电、气、暖等市政设施体系,推进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和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运行保障水平。

特别是要补齐民生设施短板,加大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设施建设力度,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让市民享受到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

第二,营商环境是城市软件建设的关键环节。

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通过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更多事项“一网通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第三,城市文化建设是软件提升的重要内容。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

同时,培育现代城市文化,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塑造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

通过举办西安国际音乐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文化活动,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

第四,人才发展环境是软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生活服务和事业发展平台。

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让西安成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高地。

通过建设一批高品质人才社区,提供国际化医疗、教育服务,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

加快形成推进城市内涵式发展的合力 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

制定城市内涵式发展专项规划,明确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推进路径,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城市内涵式发展。

二是要突出创新驱动。

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动力,加快建设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产学研资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三是要注重民生导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作为推进城市内涵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要强化制度保障。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破除制约城市内涵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有利于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和标准规范。

(作者系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上一篇:
220亿独角兽斑马智行拟港交所IPO,3年亏损超26亿元?
下一篇:
济南职业学院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结硕果—— 在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摘两金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