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朔州市经济结构持续向绿向新
发布时间:2025-09-16

在怀仁这片中国北方日用瓷都的土地上,每秒钟就下线100件日用瓷,全年生产近35亿只盘碗走向全球餐桌,中国人的餐桌上每3件瓷器就有一件来自怀仁;低碳硅芯产业突飞猛进,投资91亿元的“三一”硅能10GW光伏项目一期已点亮生产线,二期正加紧安装;总投资1.35亿美元的长庚金晶半导体级高纯硅材料项目落地推进;金琛新材料生产线等全市19个转型项目集中建成投产……朔州,这座因煤而生的城市,产业“新树”加速成林,非煤占比跃升的曲线愈发鲜明。

今年上半年,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的情况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8.3%、10.7%和19.1%。

全市电力行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12.9%,创近五年新高。

新能源电力增加值同比增长4.1%。

投资方面,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94.5%,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8.5%。

特别是全市煤炭工业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降至79.8%,标志着这座传统能源城市在转型深水区,以久久为功的定力破茧成蝶,经济结构持续向绿向新转变。

今年以来,朔州市围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多业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两个体系”的总体思路,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

该市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围绕煤炭智能绿色安全开采和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建成了20座智能化煤矿,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7%,全市煤炭生产、洗选、发运能力均稳定在2亿吨左右。

稳步发展新能源和储能产业,全力推动平朔60万千瓦离网式制氢等31个新能源项目建设。

目前,全市已并网发电和在建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2293.8万千瓦,新能源已并网发电和在建装机容量1311.4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48%,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电力外送基地。

朔州还聚焦现代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特色化发展方向,推进中煤平朔煤基烯烃一体化项目纳规核准开工,推动煤炭从原料到材料、由低端到高端的产业升级。

立足优质奶源、优质肉羊、优质牧草、优质玉米、优质杂粮、优质蔬果“六大基地”建设,朔州市拓展百亿元乳业和百亿元肉业、50亿元粮油、50亿元蔬果“四条全产业链”,全市奶牛存栏、鲜奶产量、肉羊出栏、牧草种植面积、人均畜产品占有量、农民人均草牧业收入六项指标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方向,朔州市以开发区、产业链、专业镇为载体,推动新兴产业延链补链、聚链成群,推进总投资971亿元的102个制造业项目,今年内建成投产36个。

以低碳硅芯产业园建设为依托,着力打造千亿级硅芯产业集群。

国际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三一集团成功落户朔州,一期5GW单晶硅项目正式投产,正在加快推进10GW垂直一体化光伏全产业链项目建设。

全链条陶瓷企业发展到108家,形成了年产日用瓷38.5亿件、建筑瓷7200万平方米、特种瓷2万吨的生产能力。

(记者任永亮)

上一篇:
宁德时代旗下时代骐骥在银川投资成立新公司
下一篇:
8年营业额激增20倍 看这家扬企“美食+”如何“破圈”?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