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江苏外贸,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发布时间:2025-09-15

  2025年前8个月,江苏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82万亿元,同比增长5.1%,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2.9%。

  这一成绩的取得,既源于政策与产业的深度协同,也离不开市场多元化战略的精准实施,更彰显了江苏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独特竞争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政策护航,构建外贸发展“安全网”。

  江苏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支持,为外贸企业筑牢发展根基。

  南京海关数据显示,前8个月全省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长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资金周转效率提升30%。

  同时,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扩大至重点外贸企业,帮助企业规避海外风险。

  例如,苏州某光伏企业通过信用保险获得海外客户信用评估,成功拿下中东地区亿元级订单。

  此外,贸易便利化改革持续深化,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试点“两步申报”模式,货物通关时间缩短40%,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超5亿元。

  政策支持还体现在对新兴业态的培育上。

  前8个月,江苏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15%。

  南京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推出“海外仓+独立站”模式,帮助中小企业建立自主品牌渠道,如常州某工具企业通过马来西亚海外仓,实现东南亚市场订单量翻倍。

  产业升级,锻造高端制造“硬实力”。

  江苏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推动制造业转型,成为外贸增长的核心引擎。

  前8个月,机电产品出口1.77万亿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69.3%,其中船舶出口891亿元,同比增长28.6%;“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1214.5亿元,增长10.6%。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江苏集聚了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

  常州某电池企业研发的固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提升30%,产品出口欧洲市场单价提高15%。

  在智能装备领域,无锡某企业生产的工业机器人搭载AI视觉系统,出口东南亚市场占比达40%,带动机械基础件出口增长12%。

  产业升级还体现在对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上。

  南通纺织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小单快反”生产模式,接单周期从45天缩短至15天,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纺织品出口增长20%。

  市场多元,拓展全球布局“新空间”。

  江苏省在巩固欧美传统市场的同时,加速开拓新兴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前8个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91万亿元,增长10.3%,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9.9%,较去年同期提升2.4个百分点。

  其中,对东盟进出口6940.7亿元,增长22.4%,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企业通过“本地化生产+区域化供应”策略深耕新兴市场。

  例如,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在印尼建设生产基地,产品本地化率超60%,带动东南亚市场销售额增长35%。

  在非洲市场,苏州某建筑企业承接肯尼亚标准轨距铁路项目,带动钢材、机电设备出口12亿元。

  民营企业成为市场多元化的主力军。

  前8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69万亿元,占全省总值的44.3%,增速较前7个月提升0.6个百分点。

  南京某生物医药企业通过马来西亚转口贸易,规避美国关税壁垒,对美出口药品增长18%。

  贸易方式优化,激活加工贸易“新动能”。

  江苏省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加工贸易比重提升至31.6%,较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前8个月,加工贸易进出口1.2万亿元,增长5.9%,高于一般贸易增速1.4个百分点。

  苏州工业园区是加工贸易升级的典范。

  园区内某电子企业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数据实时共享,订单交付周期缩短25%,高端服务器出口占比从30%提升至50%。

  同时,保税维修业务成为新增长点,南通某船舶企业开展发动机保税维修,年维修额突破5亿元。

  江苏省外贸的稳健增长,是政策、产业、市场协同发力的结果。

  面向未来,江苏需持续深化制度型开放,推动自贸区与长三角一体化联动发展;加大研发投入,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拓展RCEP区域合作,构建“双循环”节点枢纽。

  当政策红利转化为产业优势,当市场布局从“广度”转向“深度”,江苏外贸必将在全球价值链中攀登更高峰,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王善景)

上一篇:
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包正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下一篇:
吉利、宝马、比亚迪供应商冲击北交所IPO!传感器业务即将放量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