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吉利、宝马、比亚迪供应商冲击北交所IPO!传感器业务即将放量
发布时间:2025-09-15

  9月11日,北交所官网显示,弥富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弥富科技”)正式发布了首轮问询回复。

  针对监管层聚焦的业绩增长合理性、专利诉讼影响等核心问题,公司逐一回应并释放关键经营信号。

  作为冲击北交所的汽车零部件与传感器企业,此次回复不仅揭开其业务布局与成长逻辑,更让市场看到其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潜力与底气。

  汽车流体部件+传感器业务破局 成立于 2016 年的弥富科技,核心业务聚焦汽车流体管路系统关键零部件研发与销售,主打产品包括快插接头、通类接头、阀类连接件、管夹紧固件等,这些部件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燃油动力系统、冷却系统的 “神经枢纽”,直接关系汽车行驶安全,属于核心安全件范畴。

  经过近十年深耕,公司已成长为国内汽车流体管路领域的头部厂商,更是少数同时进入内资与合资车企供应链的快插接头企业。

  目前,其产品已批量供应吉利、理想、长城、比亚迪、小鹏、蔚来等内资品牌,以及通用、大众、宝马、丰田、沃尔沃等合资品牌,合作车企超 20 家,且均达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2024 年来自合作 5 年以上客户的收入占比超 70%,客户粘性与市场认可度可见一斑。

  在巩固汽车流体部件优势的同时,弥富科技早已布局第二增长曲线。

  2020 年,公司成立传感器事业部,聚焦水温、冷媒、气温、油温等温度传感器研发,经过五年技术攻坚,相关产品已陆续获得传统车企、新能源车企及车载电池厂商的定点认可。

  公司在问询回复中明确表示,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温度传感器、PT 温压传感器等传感器类业务开发力度,2025 年产销规模预计将会大幅提升,传感器业务将成为公司新的收入增长点。

  这意味着,传感器业务将从 “研发储备” 转向 “业绩贡献” 阶段,与现有流体部件业务形成 “双轮驱动” 格局,为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竞争再添筹码。

  三年营收翻倍 从财务数据层面来看,弥富科技在过去几年成绩斐然。

  在 2022 年至 2024 年这一报告期内,公司营收一路高歌猛进,从 2022 年的 1.38 亿元攀升至 2023 年的 2.02 亿元,并在 2024 年达到 2.73 亿元。

  归母净利润也实现了大幅增长,从 2022 年的 3634.18 万元增长到 2023 年的 5816.74 万元,2024 年更是达到 7622.42 万元,同比涨幅分别为 46.04%、35.29%。

  进入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延续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营业收入达到 1.52 亿元,同比增长 37.98%,盈利 4090.85 万元,同比增长 35.99%。

  针对监管层 “业绩增长合理性” 的问询,弥富科技给出明确解释:报告期内,公司合作的主要整车厂汽车总体销量,尤其是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上升,与公司收入增长趋势相匹配。

  同时,根据主要整车厂已公布的 2025年销量目标来看,大多将目标增长率设定在两位数以上,公司仍具有较高成长空间,公司新能源产品销售可持续。

  专利纠纷影响微乎其微 此次问询中,2021 年与阿雷蒙的专利纠纷是监管层重点关注的风险点。

  据披露,当时阿雷蒙以 “侵害发明专利权” 为由起诉弥富科技,法院判决公司停止销售涉诉快插接头产品,并赔偿 325 万元(含维权开支)。

  对此,弥富科技在回复中强调 “影响极小”:涉诉产品仅为少数几款燃油车专用快插接头,2022-2024 年合计销售收入仅 30.93 万元,占各年度营收比例分别为 0.10%、0.08%、0%,且 2024 年已全面替换为自主研发的新型号产品,未对客户供应与业绩造成冲击。

  在技术储备方面,公司目前拥有 52 项专利,涵盖结构设计、材料工艺等关键领域;同时,部分核心技术通过非专利技术(如生产工艺参数、装配流程)形成壁垒,且已建立 IATF16949 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从研发到检测的全流程,这也成为其产品打入合资车企供应链的重要底气。

  目前,全球汽车行业正逐步复苏。

  根据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预测,从 2022 年到 2030 年,汽车零部件行业预计平均年增长率约为 4%,2030 年收入规模预计将达到 12,600 亿欧元。

  在这样有利的行业大环境下,若弥富科技能够成功登陆北交所,将获得强大的资本市场助力,进一步提升其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竞争力,有望在行业发展浪潮中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上一篇:
江苏外贸,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下一篇:
各大银行/品牌金条价格排行一览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