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国网公司首期多旋翼重载无人机运输操作技能培训开班
发布时间:2025-09-11

张谦

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公司”)首期多旋翼重载无人机运输操作技能培训在福建送变电公司福清泰华基地圆满完成。本次培训由国网工研院工程所与国网福建技培中心联合举办,来自山西、河北、重庆、湖北、宁夏等6个省份的22名线路工程施工技能骨干参加培训。

在培训现场,一架多旋翼重载无人机稳稳吊起150千克重的塔材,在模拟林区上空快速飞过,精准地将塔材投放在110千伏铁塔旁的卸料点。这一场景生动展示了无人机技术在解决输电线路工程山区塔位物料运输“卡脖子”难题方面的巨大潜力。

精心筹备,构建全方位培训体系

在师资团队组建上,既有技术技能水平高超的高级专家,也有国网福建省电力公司首个无人机班的组技术骨干,更有多年重载无人机飞行经验的专业教练。这支“理论+实战”师资队伍,不仅能抽丝剥茧地讲解多旋翼重载无人机技术原理和施工工法,更能在培训现场为学员演示多旋翼重载无人机“极限操作”,为本次培训质量筑牢根基。

讲师现场讲解多旋翼重载无人机结构组成。

教材筹备同样“干货满满”。除了《大型货运无人机系统通用要求》《多旋翼重载无人机产品说明书》等专业资料,团队还特意收集了福建山区、厦门市区、云南高原等地的多旋翼重载无人机运输案例,让学员直观感受到技术的价值。而培训地点的选择,更是经过多次实地考察:福建送变电公司福清泰华基地的空旷训练场地,临近没有高大建筑物遮挡,还有110千伏铁塔矗立在场中,连塔材散件的摆放位置,都和真实施工现场一模一样。

学练结合,打造沉浸式实操课堂

“大家注意,起飞前要认真检查无人机电量和紧固情况,挂载重物时要检查锁扣是否卡紧,起飞时先观察周围人员和气象环境,一旦存在异常就要暂停操作!”实操现场,培训师目光紧盯着学员操控的无人机,时不时伸手纠正学员的操作姿势。在紧张的四天培训中,三天半的实操训练是“重头戏”,学员们分组轮流上阵:有的蹲在操控台前,手指在遥控器上灵活滑动,额头上渗着汗珠;有的围在旁边观察,遇到关键步骤赶紧掏出笔记本记录;还有的在无人机降落后,立刻上前检查设备状态,讨论刚才操作的不足。

讲师现场演示多旋翼重载无人机操控技巧。

本次用于培训的多旋翼重载无人机最大载重达到230千克,与常用的无人机相比,载重能力大幅提升,具备运输线路工程塔材的超强能力。“我以前只操作过最大载重30千克的无人机。这回第一次吊着塔材运输飞行时,手心全是汗,生怕出一点差错。”来自国网河北电力的学员小董回忆道。当时无人机刚吊起塔材,突然遇到一阵风,机身晃动大了点,他顿时慌了神。后来在培训师的悉心指导下,小董深吸一口气,稳稳操控无人机完成运输操作,“现在再操作,心里有底多了,就像和无人机达成了‘默契’。”小董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学员第一次操控多旋翼重载无人机吊重起飞。

培训尾声,中心组织了严格的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理论考试围绕产品说明、施工工法、技术标准等内容展开,检验学员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技能考核则针对无人机运输操作关键步骤进行评分,全面评估学员实操能力。最终,所有学员均顺利通过考核,每个人的证书上,都凝聚着连日来的汗水与收获。

严管厚爱,做好战酷暑后勤保障

盛夏的福清泰华基地,午后地表温度突破40摄氏度,阳光直射在空旷的训练场上,连空气都带着灼热感,培训中的“严管”更显负责,“厚爱”更添暖意。培训期间,培训师提前半个多小时就到训练场,提前检查调试设备,准备好饮用水,落实防暑措施;每天准时进行点名并交底,生怕有人因酷暑贪凉迟到而错过重点内容,严格把关各学员的学习效果;考虑到午间实操训练酷热,主动将部分实操训练时段调整到清晨或傍晚,避开高温峰值;晚上学员遇到设备操作疑问,又组织召开“夜校答疑会”为学员现场答疑解惑……“在这里学习,不仅能学到技能,更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学员们纷纷点赞。

烈日下学员练习用万用表检测无人机电池电量。

此次国网公司首期多旋翼重载无人机运输操作技能培训的成功举办,是国网工研院工程所和国网福建电力技培中心在电网建设人才培养领域的又一重要实践。通过培训,学员们系统掌握了多旋翼重载无人机操作技能,进一步规范了施工操作流程,为防范作业现场安全事故、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推动电网建设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国网工研院工程所和国网福建电力技培中心将持续聚焦电网建设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为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建设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杨娜

上一篇:
海南物流集团与龙凯科技:聚焦退役动力电池回收领域 共探自贸港循环经济新路径
下一篇:
“金九”成都新房供应迎小高峰 土拍市场再添“明星地块”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