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业务创新 | 信汇赋能机电出海,跨境蓝海汇融全球
发布时间:2025-09-09

  近年来,中信银行依托“信外汇+”跨境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不断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例如落地全国首笔美式及亚式期权协助企业管控汇率风险、作为首批外汇展业改革试点银行首推人工智能“AI评分卡”模型提升客户服务便利度、作为首批上线海南自由贸易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的商业银行赋能企业跨境出海等。中信银行依托集团“要出国、找中信”“来中国、找中信”的品牌主张,多年来始终坚持走在服务领先和产品创新的前列,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服务高质量对外开放战略。

  我国机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机电行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已经成为全国制造业的核心支柱领域,其应用场景广泛,涵盖工业生产、能源供应、物流运输等多个领域。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亚洲、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设备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为机电行业出口带来了新的机遇。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额达7372.3亿美元,同比增长6.5%。其中,出口额5116.6亿美元,同比增长7.6%,创历史同期新高,机电产品出口增速高于全部商品出口增速1.8个百分点,贸易顺差达2860.9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出口产品也已经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机电行业相较于欧美国家具有起步晚但发展快的特性,同时自身也具有“重资产、长链条、智能化转型”的特点。

  1.技术含量高,资金占用很大。当前我国机电行业出口增速较快的行业有汽车及其零配件(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出口量连续54个月增长)、船舶(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出口增速10.8%)、集成电路(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出口额连续17个月增长)。这些行业具有明显的技术密集性和资金密集性的特征,对于科研的投入、企业获取国际订单资质及运营过程中的资金占用均有较高要求。

  2.服务本地化加速,海外投资升温。机电产品的资本属性决定了其售后服务与运维的周期相较于一般产品而言更长,“设备即服务”的模式逐年兴起,例如汽车及其零配件出口,需要当地的4S店配套服务,有些国家甚至要求产业本地化后才能获得税收优惠或市场准入资格,这会迫使机电企业将全球化产业布局提上日程。

  3.汇率风险当头,新兴市场陷外汇困局。产品市场较之前分布更加广泛,新兴市场存在有需求、无外汇的困境,汇率风险和收汇安全成为困扰机电行业出口的第一难题。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如南非兰特、埃塞俄比亚比尔)汇率波动幅度大,且缺乏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工具,造成汇损冲减企业利润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相较于传统跨境支付,新兴市场的金融设施不完善、银行审核流程长进一步拉长了企业出口收汇时间,且近年来无牌照支付渠道风险频发、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的审查日趋严格,增加了收汇风险。

  基于机电行业上述特点,中信银行作为以企业痛点为初心、解决企业需求为目标、完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为手段,不断优化结算、融资、交易、融智四大服务,助力企业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筑牢资金结算合规防线,赋能企业安心出海

  1.完善全球跨境人民币结算网,科技保障风控合规。中信银行自2010年起成为跨境人民币结算首批试点银行,拥有全牌照资质。结合境内1400家机构、中信国际(香港)、中信银行国际等布局港澳、联同纽约、伦敦、悉尼等区域机构,并依托遍布全球超150个国家的代理行渠道,在全球打造完整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体系,目前已覆盖超210个国家和地区,可服务的品类也包含日常结算、跨境投融资、新型跨境电商、资金池等。同时依托网银、外汇交易通、手机银行等线上化渠道,内嵌大数据优化反洗钱合规审查,确保资金流动便利化、合法化、合规化。

  2.拓展小币种收款方案,保障企业收汇安全。为有效解决机电企业在“汇困国家”小币种收款难题,中信银行积极与代理行及境内持牌支付机构合作,试点开展小币种换汇收款业务。该模式通过服务链路创新,依托相关支付机构在小币种国家的账户及汇兑能力,帮助出口企业完成小币种国家贸易收款及换汇业务。目前该模式可支持22个国家和地区的小币种收款需求,覆盖非洲大部分国家,可有效解决企业普遍面临的收汇难、换汇难的情况。

  依托“信外汇+”,深挖传统产品服务新模式

  随着近年来国际贸易形势的转变,机电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较为激烈,这对企业的信用等级和交易风险保障措施提出了新要求和高标准,银行信用的介入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信用等级,降低信任成本,促进交易达成。中信银行通过对传统涉外保函服务优化,聚焦服务产品出海能力。

  一是利用涉外保函中的让渡条款赋能业主融资需求,提升出口企业的投标竞争力,助力斩获订单。二是利用分离式保函模式,盘活境内企业授信额度,解决海外子公司当地获批授信额度难的痛点,保障海外子公司在本地化的竞争优势。三是利用可开立多语种、小币种涉外保函模式,助力企业获取大额订单的同时对冲本地化采购汇率风险。例如EPC合同项下的机电出口,海外业主可能要求合同中有一定比例的当地采购,这就要求合同项下必然会包含一定比例的当地币种收款,利用开立与当地收汇币种保持一致的涉外保函,可以有效降低汇兑风险和收汇风险。

  

  应对新型跨境全球布局,构建账户新体系

  机电企业为了拓展海外市场、降低生产成本和贸易壁垒、提升国际竞争力,会选择全球布局海外设立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企业则可能需要海外投资贷款、项目融资和流动性融资等服务来支持其海外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或者一些机电企业计划通过跨境并购的模式来获取先进的技术、品牌和市场份额,企业则可能需要并购贷款、股权融资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品种。中信银行积极构建NRA(非居民账户)+FTN(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EFN(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三类跨境账户服务体系,优化跨境资金结算、外汇交易、投融资产品服务,满足企业需求。以NRA账户融资为例,可通过中信银行为走出去企业的境外公司核定授信后,可以直接放款至其NRA账户、融资币种可自由选择、融资价格参考境内的模式,赋能企业海外主体投资便利化和融资成本最优化。

  中信银行凭借集团协同优势,可携手中信集团内兄弟公司,包括但不限于中信银行国际、中信金融租赁、中信信托、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等,为企业打造融资+投资,商行+投行多层次多产品的跨境机构投融资服务体系。

  内外部多渠道融合,完善跨境供应链服务体系

  跨境出海并不是单一服务体系可以满足的,通常涉及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配套服务,中信银行搭建的跨境供应链服务体系,利用行外和行内双渠道融合模式,提供结算、融资、交易、融智全流程跨境金融服务。

  行外融合方面,通过与中信保常态化联动协同服务,为机电企业从“走出去到收回来”全流程提供信用保障。从协同走访企业到联合推出线上保单融资产品,从为企业提供境外买家背景调查到携手推进出口项目信贷融资,层层嵌套、深度绑定,携手为企业提供风险管控保障,真正做到无忧接单。

  行内联合方面,则建立与行内普惠金融部、交易银行部等部门联动机制,为机电企业提供境内外供应链上下游融资服务。机电行业存在产业链路较长,上下游供应商众多且回款周期长、付款方式复杂的情况,其供应链中的核心厂商可与中信银行合作,通过供应链融资+资产池模式,为其供应商解决资金周转和闲置资产盘活问题,确保上游的材料、零部件等稳定供应的同时提高下游的市场销售能力拓展销售渠道。

  贸易金融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当前企业和银行共同面对的挑战,也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信银行将继续秉持金融为民、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基于“信外汇+”构建“4+N”跨境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为机电企业提供以结算服务、融资支持、交易服务和融智咨询四大支柱业务,不断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服务国家“双循环”战略,为国家高水平开放贡献“中信力量”。

上一篇:
(深互动)世荣兆业:公司持有玉柴船动19.82%股份
下一篇:
中国企业家如何用离岸信托保护股权?小米案例拆解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