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伟链的光互联赛道 —— 新能源的倒影
发布时间:2025-09-06

  2020-2021新能源大水牛回顾  新能源汽车板块涨幅巨大,中证新能源车指数在 2019 年 11 月 1 日至 2022 年 10 月 30 日涨幅高达 171.72%。相关企业业绩和股价大幅提升,如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龙头,2019-2021 年净利润快速增长,股价也大幅上涨。阳光电源在光伏逆变器等领域不断发展,市场份额扩大。隆基绿能在光伏产业链持续发力,成为全球知名的光伏企业。恩捷股份作为锂电池隔离膜行业龙头,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业绩和股价表现优异。石大胜华作为电解液溶剂的主要供应商,产品销量和利润大幅增加,企业发展迅速。  新能源车购车补贴、光伏及风电装机退补等政策的退出,对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全球经济环境不稳定、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了海外市场需求。例如欧盟对华电动车反补贴关税加征至 35.3%,严重压制了国内新能源企业的出海预期,使得行业发展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在市场竞争加剧的同时,大量产业链公司借助资本市场三板斧(IPO、定增、发债),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快速扩大产能,供需矛盾快速逆转,供大于求,价格迅速下跌。大部分产业链公司的股价下跌幅度达到70%以上,恩捷股份当年锂电隔膜全球龙头,业绩相当靓丽,大幅度领先第二名,两年后,市值从3000亿跌落到不足300亿,下跌幅度超过90%。  新能源历史性的“A”字行情总结:  1、巨大的需求井喷;  2、2020-2021全球大水漫灌;  3、资本市场+地方政府的帮助下,无限制扩产,格局迅速恶化。光互联将重蹈新能源覆辙  伟链的AI算力行情,如火如荼,工业富联突破万亿市值,胜宏科技的股价突破300元,元器件代工的天孚通信也到了1500亿的市值。但是,我大胆预测,这一轮英伟达链的行情,光互联赛道的结果跟新能源如出一辙:    两轮牛市的核心逻辑其实高度相似,都是“市场爆发+资金大水漫灌”的共振结果,真正的差异在于驱动引擎——新能源靠的是供需逆转,光模块则源于产业升级下的落后淘汰。  在增量资金无限供应的市场里,机构其实牢牢攥着资产定价权,这时他们往往能暂时抛开后续风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GF,当年把阳光电源这类新能源标的快速推高 10 多倍后,还在不断“拔高”产业空间,甚至闹出了“看到 2060 年”的行业笑话。这一次,GF 又成了光互联领域的主导者,他们的核心操作很明确:极力推迟 CPO 量产节奏,把预期直接拉到了 2030 年。  先抛开“CPO 能否替代光模块”这种长期争论不谈,当下光互联产业链的中上游,已经明显泡沫化。有家公司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过去三年,其数据中心光通信器件的毛利率从 45%一路跌到 26%,市场格局恶化、“增量不增收”的信号已经很清晰,但股价却跟着涨了三倍。还有家芯片公司,整个市场空间就20-30亿,还要被五六家企业分食,股价却照样翻了 4 倍。要知道,光模块企业好歹还有业绩爆表撑着,中上游这些标的,完全是“鸡犬升天”的行情。    实际情况与此前说法大相径庭。早在 3 月 18 日的英伟达 GTC 大会上,就已官宣两款 CPO 交换机量产。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行业内引发轩然大波。到了 8 月份,英伟达官网动作频频,密集发布一系列深度介绍 CPO 交换机的文章,全方位向市场阐述 CPO 技术体系的先进性。英伟达明确传递出一个信号:CPO 将是未来 AI 算力工程通信的有力支撑。    不仅如此,英伟达在 TW 的 CPO 团队正在大肆招兵买马,扩充队伍,显示出其对 CPO 领域的志在必得。而另一边,TSMC 的 COUPE 产线也在有条不紊地如期推进,从技术研发到生产落地,整个产业链都在为 CPO 的大规模应用紧锣密鼓地布局。英伟达一系列举动表明,CPO 已经从概念设想逐步走向实际应用,未来极有可能重塑光互联产业格局。  机构凭借增量资金在市场中“左脚踩右脚”式地抬高股价,这种游戏究竟还能持续多久?  刺破气球的针——罗博特科的 CPO 设备订单  按照罗博特科披露的数据,每 10 亿人民币的CPO半导体设备订单,对应着 2.5 万台 CPO 交换机,而每台交换机等效 72 支 1.6T 光模块。换算一下,每 10 亿 CPO 半导体设备订单,就等同于 180 万支 1.6T 光模块。在之前的线下调研中,罗博特科相当乐观,预计 3 年内实现累计 100 亿规模的设备交付量。照此计算,到 2028 年,Swtich-CPO + XPU-CPO 的出货量将达到 1800 万支光模块的等效规模。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和技术的不断完善,这个数字很可能还会快速上调。  CPO 技术首先在交换机领域大规模应用,芯片直接出光,这一变革主要压缩了交换机的 HDI PCB 需求。预计一年之后,XPU-CPO 技术将实现 GPU 直接出光,届时整个 AI 服务器集群开始解构化,高速信号主要依靠光纤承载,HDI PCB 的需求会显著下降。不过,HDI PCB 受到 CPO 的冲击程度相对有限,毕竟一方面存在技术替代,而另一方面,GPU 和 Switch 也在高速增长,新产生的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填补需求缺口。所以,CPO 对 PCB 行业的影响有限,主要体现在降低其增长速度。当然,如果PCB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快速扩张,在CPO的降速作用下,形成供大于求,则另说。  综合来看,到 2027 年,在光互联赛道上,光模块和 CPO 竞争,光模块或许还能勉强支撑;但到了 2028 年,CPO 大概率将实现碾压式超越。  当然,资本市场从来不会等到 2028 年才行动。投资者需要紧盯边际变化,当罗博特科出现 5 - 10 亿级别的订单时,那很可能就是市场发出的撤退信号—这是产业升级大规模启动的发令枪。毕竟,资本市场往往会提前对行业趋势变化做出反应,在 CPO 大规模取代光模块成为市场主流之前,资金就会开始重新布局,我们要做的就是紧跟这些关键信号,提前做好投资决策。  另外,9月到明年3月底,都是新技术登台亮相、产业巨头秀肌肉的时间窗口,关于CPO的进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曝光,对光模块来说,都是针刺。  光模块头上的达摩斯利剑,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可能。  最后用我国通信泰斗韦乐平的观点给自己加油:    $罗博特科(SZ300757)$$工业富联(SH601138)$$半导体ETF(SH512480)$  免责声明+特别提醒:以上内容仅为个人研究心得和投资思考记录,不构成任何买卖建议。市场瞬息万变,个股走势受多重因素影响,大家务必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独立判断,投资决策请自己做主。赚钱了不用谢我,亏了也别来骂我,毕竟真金白银的操作权在你手里。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上一篇:
21年长跑,尹同跃终于跃上新台阶!
下一篇:
易会满秘闻:他和他的哥哥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