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透视上市城商行2025年中报,万亿阵营扩容至9家
发布时间:2025-09-05

  

  2025年上半年,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交出成绩单,资产规模突破90万亿大关,行业格局悄然生变。江苏银行以4.79万亿资产总额超越北京银行,登顶城商行首位,万亿城商行阵营扩容至9家,西安银行则以43.7%的营收增速成为最大“黑马”。

  然而,行业分化加剧——贵阳银行、厦门银行业绩双降陷入九连跌,净息差普遍承压至1.31%的北京银行面临盈利挑战,兰州银行不良率1.81%超行业均值。这场冰与火交织的半年报背后,既折射出城商行在低利率环境下的生存智慧,也暴露出部分机构在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间的平衡难题。

  资产规模重构:江苏银行登顶,万亿阵营扩容至9家

  江苏银行以21.16%的资产增速实现4.79万亿总资产,一举打破北京银行连续多年的城商行“头把交椅”地位。这一突破并非偶然——该行上半年信贷投放力度空前,生息资产规模增长与存款付息率压降形成双重利好,净息差逆势提升推动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59.92%。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海银行以2.08%的最低增速垫底,与宁波银行的差距从一季度1252亿元扩大至1766亿元,显示区域性银行分化加剧。

  万亿城商行阵营在2025年上半年迎来重大扩容。重庆银行凭借7月资产总额突破10087亿元,成为第九家万亿级成员,提前完成“十四五”战略目标。其余八家成员包括江苏、北京、宁波、上海、南京、杭州、成都、长沙银行,构成城商行第一梯队。值得关注的是,苏州银行、齐鲁银行等五家机构资产规模超过7000亿,而厦门银行以4140亿元资产规模和6.43%增速居末,凸显尾部机构增长乏力。

  资产扩张背后的结构性变化更为深刻。宁波银行与上海银行的位次之争持续演进,前者通过深耕中小企业服务实现资产规模反超,后者则面临传统对公业务转型压力。西安银行凭借15.2%的资产增速跻身双位数增长阵营,其利息净收入增长59.92%的强劲表现,成为支撑资产扩张的核心动力。这种“量价齐升”的良性循环,与贵阳银行连续九个报告期营收净利双降形成鲜明对比——该行因LPR下行、存量资产利率调降及债券市场波动,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2.22%,净利润下滑7.20%。

  业绩表现分化:西安银行营收暴增,贵阳银行持续承压

  西安银行43.7%的营收增速在17家城商行中“一骑绝尘”。其逆势增长的关键在于利息净收入与净息差的双重改善:通过加大信贷资产投放扩大生息资产规模,同时存款付息率持续压降提升净息差。这种“以量补价”的策略在低利率环境下尤为有效,与齐鲁银行、青岛银行净利润增速超16%的表现形成协同效应。杭州银行则以20.8%的营收增速和23.2%的净利润增速,展现长三角城商行的强劲盈利能力。

  然而,业绩两极分化愈演愈烈。贵阳银行、厦门银行成为仅有的两家营收净利双降机构,其中贵阳银行已连续九个报告期陷入衰退。该行解释称,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LPR下行导致新发放贷款利率下降,叠加存量资产利率调降及债券市场波动,共同挤压了利息收入与非息收入空间。

  厦门银行同样受债券市场震荡影响,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拖累业绩。这种“双降”困境在净息差指标上亦有体现——厦门银行净息差仅1.08%,较上年末再降5个基点,成为17家城商行中最低值。

  净息差承压已成为全行业共性挑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42%,较一季度再降1个基点。在城商行中,仅西安银行、齐鲁银行实现净息差逆势上行,其余15家均面临收窄压力。

  北京银行净息差同比下降16个基点至1.31%,主要受贷款重定价、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及LPR下调影响,尽管负债成本管控延缓了息差下降幅度,但资产收益率持续走低仍难扭转颓势。厦门银行更预计,在低利率环境、存款定期化趋势下,净息差将继续承压。

  资产质量方面,兰州银行以1.81%的不良贷款率超过城商行1.76%的平均值,成为唯一超均值机构。郑州银行、贵阳银行、西安银行不良率则超过全行业1.49%的平均水平。值得关注的是,西安银行在不良率下降12个基点至1.6%的同时实现高增长,显示其通过加大不良清收处置力度有效控制了资产质量风险。而贵阳银行不良率上升12个基点至1.7%,主要源于部分企业风险暴露后审慎纳入不良,该行已表态将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监控。

  拨备覆盖率指标揭示出风险抵御能力的差异。北京银行、郑州银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95.74%、179.2%,均低于200%的监管参考线,显示这两家机构在风险抵补能力上面临压力。相比之下,杭州银行、成都银行等机构通过前瞻性计提拨备,维持了较高的风险缓冲能力。这种差异在不良贷款率变动中亦有体现——10家城商行不良率下降,3家上升,4家持平,反映行业整体资产质量稳中向好,但个别机构仍需警惕风险反弹。

  面对净息差收窄、资产质量分化的双重压力,城商行正在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江苏银行通过资产规模扩张与净息差提升实现“双轮驱动”,西安银行则凭借负债成本管控与信贷投放效率实现逆势增长。杭州银行、宁波银行等机构通过深耕区域经济、发展财富管理等中间业务,构建非利息收入增长极。而贵阳银行、厦门银行等机构则需在让利实体经济与维持盈利能力之间寻找平衡点,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万亿城商行扩容的背景下,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头部机构凭借规模优势与综合化经营能力占据更大市场份额,尾部机构则面临更严峻的生存挑战。未来,城商行需在支持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之间找到平衡点,通过数字化转型、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创新业务模式,在低利率环境下实现高质量发展。这场关于规模、效益与风险的持久战,将决定城商行在未来金融格局中的地位与命运。

上一篇:
截至2025年8月31日持续逾期名单
下一篇:
一年数张百万罚单!恒丰银行合规漏洞难堵?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