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金融圈突发!中行原副行长疑似失联,提前退休藏猫腻,金融反腐专盯 “跑路式腐败”
发布时间:2025-09-02

  2025 年 9 月 1 日,一则重磅消息在金融圈掀起滔天巨浪——中国银行前副行长林景臻突然“人间蒸发”,电话打不通,人也踪迹全无。要知道,这位可是手握万亿资产的金融“老江湖”,八个月前还没到 60 岁就蹊跷辞职,如今彻底失联,这背后要是没点猫腻,谁能信?

  回溯林景臻最后一次公开亮相,还是 2024 年 11 月由“金融一线”曝光的画面。当时他仍以中行副行长身份赴福州与政府签约,精神矍铄地和政企人士相谈甚欢,半点看不出即将“出事”的迹象。可短短十个月,就从风光无限的银行高管变得销声匿迹,这般落差实在令人咋舌,大伙纷纷猜测:他究竟在躲什么?

  其实,他的“退休”本身就疑点重重。2025 年 1 月 7 日,中行公告称林景臻因“年龄原因”辞职。

  

  但公开信息显示,1965 年 5 月出生的他,辞职时才 59 岁零 8 个月,距离副部级干部 60 岁正常退休还差整整四个月!

  更关键的是,他在中行根基深厚——任职副行长 7 年,是该行任职时间最长的副行长之一,2023 年年薪高达 103.24 万,还同时兼任中银国际证券、中银香港等核心子公司董事长,权力横跨银行、证券及海外市场,妥妥的“实权派”。

  对此,一位国有大行退休高管直言:“副部级干部退休年龄卡得极严,差四个月突然辞职还拿‘年龄’当借口,根本站不住脚。要么是内部早就爆了雷,要么就是提前铺路想‘金蝉脱壳’。”

  再看林景臻的职业生涯,几乎全程与中行绑定。

  1987 年从厦门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后便入职中行,2015 年掌管中银香港时牵头推进跨境金融业务,2018 年升任副行长后,更是将权力延伸至对公业务、海外板块等关键领域。有熟悉银行业务的律师分析:“跨境金融和海外业务本就是资金流动最混乱、最复杂的领域,他管的这些板块涉及大量跨境资金调配,若存在‘期权腐败’或‘代持利益’,辞职前有的是时间用复杂金融工具转移资产。”

  更值得警惕的是,他兼任中银国际控股、中银国际证券董事长期间,既掌控信贷资源,又能接触资本市场,利益输送的“路子”多的是。

  而林景臻的“失联”并非孤例。2025 年 7 月,中行澳门分行行长贾天兵被查,多名亲属同步被留置;6 月,中行贵州省分行前副行长张文明落马——国有大行反腐力度正持续加码。更具指向性的是,2025 年 8 月中央纪委明确提出“离职不是免责牌”,直指“捞完好处就辞职”的乱象;同期进驻国有大行的金融专项巡视组,还将“影子股东”“代持腐败”列为重点核查对象。

  据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透露:“现在金融反腐推行‘倒查二十年’,即便辞职,过往问题也会被翻出来。林景臻辞职前,中行内部审计早已盯上他分管的海外资产,这很可能就是他突然消失的直接原因。”

  此事无疑掀开了金融圈“逃逸式腐败”的冰山一角。副部级干部差四个月“提前退休”,高管辞职即“失联”,一连串问号浮出水面:为何“年龄原因”成了问题干部的“遮羞布”?领导干部退休年龄的硬规定,为何在某些人身上形同虚设?跨境金融领域的监管漏洞,是否真为利益输送留下了可乘之机?如何才能斩断“权力跟着资金走,腐败跟着权力来”的链条?“辞职避查”现象频现,“离职不是免责牌”怎样才能转化为坚实的制度防线?

  要知道,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每位金融高管的权力都关乎亿万储户的血汗钱。林景臻的手机能关机,但金融反腐绝不会止步;个别官员能“失联”,但公众渴求真相与公平的诉求从未停歇。

  目前官方虽未就林景臻“失联”表态,但金融专项巡视组的进驻、“倒查二十年”的决心已然释放明确信号:无论职位多高、藏匿多深,触碰腐败红线者,终将付出代价。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明确答案——不仅是林景臻的最终结局,更是金融安全防线的筑牢:让每一笔资金流动都暴露在阳光下,让每一次权力行使都经得起监督。

上一篇:
豪掷138亿理财炒股起波澜,江苏国泰这样回应
下一篇:
奥克斯上市首日破发:业绩增长背后的低价策略,红利和风险并存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