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恒生AH指数回归低位,哪些行业和公司最受益?-附名单
发布时间:2025-08-31

  2025年以来,恒生AH股溢价指数持续下行,截至8月27日回归至125.7,回到2017-2019年均值区间,但仍高于沪深港通开通初期的低位。A+H两地上市企业以工业、金融、医疗保健、材料等行业为主,中央和地方国企数量占比合计超过六成。市值层面,银行、非银金融、汽车零配件等板块流通市值领先,行业分布结构决定了指数波动的主因依然在传统经济板块。

  本轮港股行情中,AI、新消费、创新药等产业链成为资金关注重点,半导体、医药生物AH股溢价指数收敛幅度明显,龙头如宁德时代赴港上市带动电气设备溢价收敛。结构上,港股市场盈利能力提升、主题驱动明显,优质行业的溢价空间更易被修复。细分来看,港股表现优于A股的阶段,溢价收敛更为广泛,叠加高股息板块如银行、非银金融等,资金配置偏好发生转变,部分传统高股息蓝筹公司,如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美的集团、紫金矿业等,溢价率已降至历史低位区间。

  报告详细拆解了制度、市场结构、基本面、流动性等因素对AH溢价的影响。港股市场由机构主导,低流动性环境要求更高的风险补偿,卖空机制成熟、无涨跌幅限制,导致港股估值长期低于A股。2025年港股通持仓占比升至12.7%,南向资金大幅流入成为溢价收敛主动力。国际中介机构、外资机构持仓占比随南向资金提升而波动,影响个股溢价变化。股息率超过4%的AH股溢价水平显著下降,高股息资产弥补流动性折价,成为A股、港股双市场配置的重要分界线。

  交易成本方面,港股固有成本高于A股,红利税、印花税等因素加剧折价需求,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港股通获得分红需缴纳20%红利税。市场流动性增强时,溢价收敛空间更大。外资主导下,港股更易受海外风险情绪和美元流动性影响,风险事件发生时AH溢价上行,风险修复后资金回流、溢价收敛。

  随着AI、创新药等高成长赛道龙头企业持续赴港上市,AH两地公司领域分布扩宽,资金选择面增加。美联储降息窗口临近、港元流动性改善、南向资金持续增配,均为港股补涨提供基础。市场关注主题逐渐从周期与防御向创新与成长转移,盈利修复能力强、主题驱动明显的港股企业获得资金持续青睐。

  

  

  

  

  

  

  

  

  

  

  

  

  

  

  

  

  

  

  

  

  

  

  

  

  

  

  

上一篇:
淮北矿业集团丰和农业公司:多措并举向违规吃喝“亮剑”
下一篇:
加速入市,险资二季度A股布局揭晓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