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促销发放生育补贴,反而降低中国飞鹤收益?
发布时间:2025-08-29

  8月28日,中国飞鹤公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称,报告期内,实现总营业收入91.51亿元,同比减少9.98%;税前利润为17.59亿元,同比减少41.95%;实现净利润10.00亿元,同比减少46.66%。

  在财报中,中国飞鹤提及收益下滑,主要由于贯彻“鲜萃活性营养”战略,主动降低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渠道库存,以及向消费者发放生育补贴所致。

  飞鹤口中的生育补贴并非8月份国家颁布的育儿补贴政策。

  2025年3月26日,飞鹤推出12亿元生育补贴计划,向全国孕产家庭提供至少1500元补贴(主要以孕妇奶粉和婴幼儿奶粉代金券形式)。

  截至8月28日(最新财报发布日),中国飞鹤未披露具体已发放金额或家庭数量,仅明确计划将惠及超80万新生儿家庭。

  《凤凰weekly财经》在电商平台询问客服获悉,1500元的补贴并非一次性发放。

  孕20周以上(湖南地区需26周以上)的孕妇家庭,需提供孕妇身份证正反面照片、B超单(需含孕周及预产期),审核通过后,首次发放1罐孕产妇奶粉+1罐婴幼儿奶粉,需支付9.9元运费;产后1年内宝妈,需提供新生儿出生证明。

  首次领取后,剩余奶粉需在18个月内分月领取(每月限1罐)。

  本是促销手段,为何会降低飞鹤营收?

  实际上,就在中国飞鹤推出生育补贴计划后,伊利、君乐宝等竞争对手也纷纷跟进,相继推出了高达16亿元的补贴计划,迅速将整个行业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战。

  据观察者网报道称,这种“以价换量”的促销,实质上导致各家乳企的补贴力度相互抵消,难以有效抢占彼此用户,反而因促销行为挤压了飞鹤原本已承压的利润空间。

  《凤凰weekly财经》还在部分社交平台上留意到,在关于“申领奶粉”视频的评论区,不少网友在收、售手中的奶粉,给出的价格较电商平台低出不少。

  观察者网报道称,部分优惠产品很快流入二级市场被低价转卖,这不仅打击了经销商的积极性,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飞鹤多年来精心构建的“高端奶粉”品牌形象。

  据中国飞鹤财报显示,报告期内,线下经销网络覆盖全国约70,000个零售点,通过2700多个经销商实现71.9%的乳制品销售收入。

  为应对当前状况,中国飞鹤也在主动做出调整,摆脱对经销商的过度依赖。

  据财报显示,报告期内,中国飞鹤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借助自有电商平台及主流电商渠道触达年轻消费者;举办大量线下妈妈研讨会、嘉年华等活动获取超过27.4万的新客户。

  飞鹤也在尝试新的产品。上半年,财报显示,中国飞鹤新增稀奶油生产线,持续优化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需求变化。

  国际化布局初见成效,则成为财报不多的亮点之一。通过收购Vitamin World USA,中国飞鹤在北美市场设立零售保健品业务,目前在美国经营42间专卖店并开展线上销售,虽占比不高但具备增长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飞鹤延续此前分红政策,中期派息力度加大,计划将2025年上半年溢利的100%用于派息,其中约70%为额外派发,承诺每年派发不低于净溢利的30%。

  截至发稿时,中国飞鹤股价4.4港币/股。

上一篇:
山东项目巡礼 | 智能干选—齐鲁煤海的“绿色提效引擎”
下一篇:
宁德时代发布全球首个可堆叠超大型储能系统TENER Stack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