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豪宅教父”:被敲下最后一颗“钉棺钉子”
发布时间:2025-08-25

  

  从千亿销售额、福建地产首富,到资不抵债、黯然退市,最终被留置。

  “豪宅教父”黄其森并非首次被带走,二度被查还能全身而退吗?

  8月22日,泰禾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其森因涉嫌违法被辽宁省新民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措施。

  泰禾集团没有披露具体案情。

  财新报道称,知情人表示,7月黄其森于北京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多个独立信源透露,黄其森此番涉案,与泰禾集团和盛京银行的纠纷或有相关。

  报道称,盛京银行是泰禾集团旗下部分项目早期的融资合作方。2019年8月,盛京银行委托渤海信托分批次向福州泰禾锦兴置业有限公司提供贷款,本金额度合计24亿元。

  这也是黄其森继2022年被带走协助调查后,再次陷入风波。

  2022年3月16日,泰禾集团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其森正在协助有关机关调查。

  8个月后,黄其森回归。

  当时,外界猜测,黄其森被带走或与建行体系贪腐案有关。他被带走后,泰禾集团执行副总裁黄曦、集团副总裁林文华也被带走,二人此前均曾在建行任职。

  从官方的措辞来看,这次被监委留置似乎问题更加严重。这也让正处于风雨飘摇的泰禾集团再增变数。

  1

  黄其森一手缔造了这家闽系房企,泰禾集团也算是中国最老的一批民营房企。

  1965年,黄其森出生于福建,自幼便展露出非凡的学习天赋。在严格的家庭教育氛围下,他凭借着自身的刻苦努力,成为了街坊邻里口中的“神童”。

  15岁那年,他成功考入福州大学建筑系,这一消息在家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大学毕业的黄其森,进入了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工作,捧起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

  在银行体系内,他从一名基层小职员做起,逐渐成长为管理层中的一员。工作之余他还攻读了金融学研究生。

  9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已有十余年,下海经商的热潮在中华大地蓬勃兴起。作为沿海省份的福建,充满了无限的商业机遇。

  彼时已在银行系统站稳脚跟、成为高管的黄其森,内心却被创业的激情所点燃。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1996年,时年31岁的黄其森毅然决然地辞去了银行的工作,转身投身商海,在福建创立泰禾集团,开启了自己的房地产创业征程。

  成立初期的泰禾集团,将发展重心紧紧围绕在福州大本营。泰禾先后开发了天元山庄、泰禾红峪等项目。

  这些项目凭借着高品质的建筑工艺、精心设计的户型以及优质的配套设施,在当地房地产市场崭露头角,逐渐为泰禾集团树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在福州市场站稳了脚跟。

  然而,黄其森的雄心壮志远不止于此,他的目标是将泰禾集团推向更广阔的全国市场。

  2002年,泰禾集团成立的第六年,黄其森开始福建以外扩张,带领泰禾集团挥师北上,进军北京市场。

  刚刚进入北京的泰禾集团,发展并不如人意。彼时,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人不计其数,各路大佬都想在这分一杯羹。

  能否做一个与其他公司都不同的房产企业?由于当时大部分公司盛行的是欧美风格建筑,所以黄其森反其道而行之,让公司大力发展中式建筑。

  2003年,开发了第一个项目“运河岸上的院子”,黄其森邀请了国内外十几位建筑、文学领域的大师会商,力求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别墅产品。

  不过,由于该项目定价高于市场均价以及与盛行“欧风美雨”的别墅豪宅市场格格不入,项目销售情况十分冷淡。

  面对这种局面,黄其森非常沉得住气。他转头返回了福建,开始着手筹备公司上市。

  2007年,黄其森着手重组福建三农,把福州泰禾价值24.2亿元的全部股权都注入了福建三农,一步步铺路。到了2010年,泰禾成功借壳上市,拿到了资本市场的入场券。

  有了资本加持,黄其森底气更足。他开始对斥巨资对“运河岸上的院子”进行全面改造。并大幅升级建筑工艺、优化产品技艺,加高院墙,装饰手工定制的皇家雕塑,确定了坊巷布局和中式院落结构的格调。

  此后,黄其森继续在产品上下足功夫,不断打磨细节。

  2012年7月,项目推出12套别墅,单套价格约为3亿元,成为当时北京最贵的住宅产品。同年,黄其森将“运河岸上的院子”正式更名为“中国院子”。

  机缘巧合之下,该项目成功出圈,上榜“亚洲十大超级豪宅”,并摘得“中国第一别墅”的美名。黄其森本人也凭借此项目声名大噪,被外界誉为中国第二代“豪宅教父”。

  “中国院子”的成功,为泰禾集团在北京乃至全国市场的扩张注入了强大的信心。

  2013年,在“中国院子”的成功经验基础上,黄其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铺开院子系产品,并大力加强土地布局。

  

  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泰禾的野心也在不断膨胀。

  黄其森提出了“2000 亿”的销售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泰禾开启了激进的扩张模式。在土地市场上,泰禾不惜高价拿地,频繁制造“地王”。

  这种激进的扩张策略,让泰禾的规模迅速增长。到了2017年,集团销售额就已突破1000亿元,跻身全国房企前列。

  2

  然而,高速扩张的背后,隐患也在悄然积累。泰禾的负债率不断攀升,财务风险日益加大。

  数据显示,2017年末,泰禾集团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5.98%,净负债率为401.56%,两项指标均处于行业高位。

  同时,由于高价拿地,泰禾部分项目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加上项目开发周期较长,资金回笼缓慢,导致资金链愈发紧张。

  2018年,房地产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调控政策不断收紧,融资环境持续恶化。泰禾的激进策略开始反噬,资金链压力达到顶点。

  2019年,泰禾首次出现债务违约,流动性危机全面爆发。

  此后,泰禾陷入了债务困境,到期未归还借款金额不断攀升。截至2021年末,泰禾已到期未归还借款金额达到495.63亿元。

  面对债务危机,泰禾也曾积极寻求自救。

  2020年,泰禾与万科达成战略合作意向,万科拟通过增资、收购等方式,成为泰禾的重要股东,助力泰禾化解债务危机。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一合作最终未能顺利推进,陷入僵局。

  除了引入战投,泰禾还通过出售资产、加快项目销售等方式回笼资金,但这些举措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公司的经营状况持续恶化,业绩大幅下滑,股价也一路暴跌。

  在泰禾陷入困境的过程中,黄其森一直试图带领公司走出泥沼。

  他频繁出席各类活动,为公司站台,试图稳定市场信心。但随着债务问题的不断加剧,泰禾的处境愈发艰难。

  2022年,黄其森被带走协助调查,对泰禾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尽管泰禾当时表示,黄其森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参与企业运营决策,但这一事件还是对公司的经营和市场信心造成了重大冲击。

  直到2024年3月,泰禾集团最终没有等来属于自己的春天,正式告别A股市场。这一曾经辉煌一时的闽系房企,最终走向了退市的结局。

  

  如今,黄其森被留置,泰禾的未来更加扑朔迷离。

  公司在公告中表示,目前按原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在正常运转,各项经营活动仍然正常进行。但实际上,泰禾面临的困境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善。

  关于黄其森被留置背后的原因,目前官方尚未给出明确说明,但从泰禾集团近年困境中或可窥见端倪。

  近两年,泰禾集团深陷债务危机,巨额债务逾期导致资金链高度紧张。在此过程中,债务处置环节是否存在纠纷以及违法违规行为,引发外界广泛猜测。

  财新报道称,黄其森此次涉案,或与盛京银行的纠纷存在关联,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外界此前的诸多猜测。

  黄其森被留置背后,是泰禾多年来激进发展积累的诸多问题的集中爆发。从辉煌到落寞,泰禾的经历令人唏嘘。

  而黄其森的命运,也与泰禾紧密相连。

  如今,泰禾能否在困境中寻得一线生机,黄其森又将面临怎样的结果,这一切更加充满变数。

上一篇:
又一信托项目盘活!!!
下一篇:
东风汽车:目前公司没有进一步的资本运作计划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