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汇通控股中报:营收增长两成,利润反降15%,客户集中度高达90%
发布时间:2025-08-25

  8月24日晚间,备受市场关注的上交所“蛇年第一股”汇通控股(603409)披露了其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这份上市后的首份半年报,犹如一面多棱镜,折射出这家新晋上市公司在行业浪潮中的机遇与挑战。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33亿元,同比增长19.71%,保持了较为稳健的增长态势;然而,利润端却呈现承压状态,归母净利润7010.33万元,同比下降15.45%;扣非净利润为6821.92万元,同比下降17.37%。

  

  分季度来看,公司第二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同比上升9.66%,相较于第一季度的同比增速有所放缓;归母净利润为4104.18万元,同比下降12.2%,降幅较第一季度的19.21%(经计算可得)有所收窄,显示出一定的经营韧性。

  对于营收的增长,汇通控股在报告中解释道,公司为了提升对客户的快速响应能力和市场覆盖范围,采取了跟随主机厂就近配套的策略,积极布局多个外地生产基地。这一举措不仅有效提升了公司的整体产能,更重要的是,公司凭借在汽车造型部件和声学产品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以及逐步建立的品牌效应,成功获取了更多产品订单,从而带动了公司整体收入规模的稳步提升。这一发展路径,也符合汽车零部件行业专业化、集群化的发展趋势,通过贴近主机厂,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缩短交货周期,增强自身在供应链中的竞争力。

  然而,与营收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净利润的下滑。汇通控股对此进行了两方面的剖析。一方面,当前汽车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各大主机厂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采取整车降价策略,这一压力不可避免地向上游供应商传导,直接导致公司产品的毛利率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零部件企业的议价能力受到严峻考验,利润空间被持续挤压。另一方面,公司位于芜湖和安庆的两个新建生产基地目前尚处于产能爬坡阶段。通常情况下,新建基地在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固定资产,如厂房、设备等,因此固定成本相对较高。在产能利用率尚未达到理想水平时,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就会上升,从而对当期利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不过,公司也乐观表示,随着这两个基地产能利用率的逐步提升,规模效应将逐渐显现,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有望得到改善。这一解释,既点出了当前面临的实际困难,也为投资者描绘了未来业绩改善的潜在路径。

  资料显示,合肥汇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之路颇具看点,其于今年3月4日成功登陆上交所,成为了上交所“农历蛇年第一股”,这一特殊的“身份”也使其在上市初期便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公司的主营业务聚焦于汽车造型部件和汽车声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还涉及汽车车轮总成分装业务。这些产品均属于汽车制造中的关键配套部件,其市场需求与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紧密相关。

  回溯其此前发布的招股书,我们可以发现汇通控股在客户结构方面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公司目前已与多家国内主流主机厂形成了稳定的一级配套合作关系,主要客户名单中不乏比亚迪、奇瑞、江淮、长城、蔚来等知名自主汽车品牌。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订单来源,但也带来了一定的经营风险。据披露,2020年至2024年,汇通控股对前五大客户的合计销售金额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高达九成左右。如此之高的客户集中度,意味着公司的经营业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少数核心客户的订单情况。

  公司在招股书中也坦言,由于汽车整车制造行业本身的集中度就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公司客户集中度偏高的局面,进而使得公司对核心客户的依赖度较高。这种依赖度潜藏着多重风险:若未来主要客户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销量下滑、自身经营策略调整减少对特定零部件的采购,或者其自身经营陷入困境,都可能直接导致其对公司零部件的采购量大幅减少,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此外,若叠加客户出现付款能力下降的情况,还可能引发公司应收账款回收困难、坏账风险上升等更为严峻的问题,这无疑会对公司的收入稳定性及整体经营安全性构成重大威胁。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汇通控股的应收账款余额已攀升至4.62亿元。若以公司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假设2024年年报数据,因题目未提供,此处为基于中期数据的合理推测参考,更严谨应为用最近一期年报数据,但题目未给出,故以中期数据粗略对比)计算,这一应收账款规模已达到其年度归母净利润的数倍(若以2025年中期归母净利润7010万元年化计算则更高),占比相当之高。高额的应收账款不仅占用了公司大量的营运资金,也增加了未来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这一财务指标无疑需要投资者重点关注。

  作为一家刚上市不久的公司,其募集资金的使用进展同样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截至报告期末,汇通控股募集资金的累计投入比例为41.04%。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8.10亿元,计划用于汽车饰件扩产建设项目、汽车车轮总成分装项目、数字化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这些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对于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优化产品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记者注意到,汇通控股在上市后不久便对部分募投项目进行了调整。具体来看,鉴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原计划拟投入募投项目的募集资金金额,公司董事会决定根据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并结合各募投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作出相应调整。对于资金不足的部分,公司表示将通过自有资金或其他融资方式解决。这一调整在资本市场中并不罕见,实际募集资金与计划存在差异时,公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配置资源。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原募投项目中的“汽车车轮总成分装项目之合肥长丰项目”于今年7月1日被宣布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的项目,名称变更为“年产70万套汽车造型部件NVH声学产品及350万只车轮分装项目”。对于这一项目的重大变更,汇通控股解释称,主要是由于随着配套客户对相关业务的调整,公司在合肥地区现有的车轮分装产能已经能够满足该地区主机厂的订单需求。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募集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公司决定对项目进行调整。变更后的新项目已于2024年开始建设,并且目前已成功获取了多个重要车型的保险杠总成项目定点,预计将在2025年实现量产并逐步产生收益。这一变更,显示出公司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将募集资金投向市场前景更好、更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领域,特别是强化了其在核心的造型部件和NVH声学产品上的投入,这或许更有利于提升公司的长期竞争力。

  目光转向二级市场,汇通控股的股价表现同样经历了一番波折。公司上市首日便迎来了开门红,股价大涨110.13%,盘中股价一度更是暴涨超过220%,市场交投极为活跃,显示出投资者对其“蛇年第一股”概念的追捧以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良好预期。然而,好景不长,在经历了上市初期的短暂爆炒之后,公司股价开始逐步回落。截至8月22日收盘,汇通控股股价下跌0.08%,报收于36.39元/股,最新市值为45.86亿元。与刚上市时创下的阶段性高位相比,公司股价已回落约两成。这一走势也反映出,在经历了初期的概念炒作后,市场开始回归理性,更加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和长期发展潜力。首份半年报的披露,无疑为市场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窗口。营收的增长展现了公司的成长潜力,而净利润的下滑及应收账款高企等问题则提醒投资者需警惕相关风险。未来,随着新生产基地产能释放、成本控制见效以及行业竞争格局变化,汇通控股能否实现营收与利润增长的良性循环,并支撑起当前的估值水平,仍有待时间的检验。

上一篇:
华林证券高管6年6换,净利暴增172%背后一地鸡毛?
下一篇:
小小野生菌 释放大“蘑”力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