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梅州客商银行被罚87万背后:个人贷款八成依赖助贷,全部由融担公司担保
发布时间:2025-08-21

  8月8日,央行广东省分行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信息显示,梅州客商银行因违反货币金银业务、征信业务及反洗钱业务管理规定而受到监管警告,并被处以87万元的罚款,引发业界对该行未来发展的深思。

  作为广东省第二家民营银行,梅州客商银行自成立以来便以创新的服务模式和快速增长的业绩吸引了市场的关注。数据显示,从2021年至2024年间,该行营业收入由2.87亿元跃升至9.11亿元,增长217%;同期净利润从0.67亿元上升到了2.51亿元,增长275%。但在这些亮眼数字背后,梅州客商银行的隐忧也在浮现。

  过去几年,该行个人贷款业务的迅猛扩张,虽然短期内推动了银行业绩增长,但当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或借款人还款能力下降时,银行面临更大的信用风险和资金回收压力。而近期梅州客商银行所收到的行政处罚,更进一步凸显了该行在风险管理和内控层面的挑战。

  01

  靠助贷业绩迅猛增长,上半年增速保持高位

  梅州客商银行成立于2017年6月,是广东省第二家民营银行,也是粤东西北地区首家民营银行。该行由五家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本为20亿元。作为一家扎根于原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的金融机构,梅州客商银行自成立之初便肩负着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服务“三农”及小微企业的重要使命。

  梅州客商银行由宝新能源、塔牌集团、喜之郎、超华科技、温氏股份五家纯中资民营企业共同发起设立,股东在资金、业务发展等方面获得了充足的支持。

  凭借对本土市场的深刻理解和精准定位,梅州客商银行迅速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并逐步扩展业务版图。特别是通过积极推广移动支付和其他金融科技产品,梅州客商银行成功地吸引了大量客户,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

  

  进入2021年,梅州客商银行迎来了业绩的快速增长期。根据公开资料,2021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87亿元,净利润达到0.67亿元。随后的一年里,得益于个人贷款业务的迅猛增长,以及与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合作带来的增量收入,2022年的营收跃升至5.02亿元,同比增长74.91%,净利润更是同比激增150%至1.70亿元。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监管政策的收紧,梅州客商银行的增速开始回撤。2023年,该行全年营业收入7.58亿元,同比增长51%,净利润增至2.33亿元,同比增长36.71%。虽然仍然处在上升通道,但业绩增速已明显低于2022年。

  进入2024年,梅州客商银行增速进一步减缓。数据显示,2024年该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11亿元,同比增长20.18%,而净利润则为2.51亿元,同比仅增长7.72%,尤其是利润增速,显著低于营收增速。可见这段时间,梅州客商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效率都有所放缓,面临一定的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挑战。

  2025年上半年,梅州客商银行总资产突破430.95亿元,同比增长7.12%,半年营收达到6.3亿元,同比增长35.19%,净利润为1.95亿元,同比增长34.48%。如果按照年度化计算,预计2025年的全年营收将略高于2024年的水平,但净利润增幅可能继续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相较于前几年的高速增长,梅州客商银行逐渐进入相对平稳甚至略有减速的发展阶段。

  02

  个人贷款中助贷占八成,全部由融担公司担保

  值得一提的是,梅州客商银行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助贷模式。

  2021—2023年,该行个人贷款增速分别为51.52%、124.75%、80.79%。其中,2023年,梅州客商银行个人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超80%至179.93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超过85%。2024年同样如此。截至2024年12月末,该行个人贷款余额221.28亿元,同比增长22.99%,虽然增速回落,但依旧占各项贷款比重近89%。

  联合资信发布的2024年评级报告显示,2022年以来,梅州客商银行对资产业务结构和方向作了重大调整,全力推进线上资产业务发展,与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贷、助贷、车抵贷等业务,合作产品主要为锋泰消费贷、极x消费贷、维X消费贷等产品,同时设立自营线上贷款平台开展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和经营性贷款业务,其个人贷款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截至 2023 年末,梅州客商银行个人贷款余额 179.93 亿元,其中与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合作贷款投放规模150.74 亿元(占比83.8%),其中助贷业务规模 142.51 亿元(占比79.2%),全部由融资担保公司进行担保。

  从个人贷款结构看,截至 2023年末,梅州客商银行其他类个人消费贷款余额高达119.59 亿元,占各人贷款的比重达到66.5%。

  业内专家表示,借助于助贷机构的担保增信模式,中小银行短期内得以快速做大资产规模,但其弊端在于,银行让渡了本应自身主导的客户筛选、风险定价与贷后管理等核心职能,蜕变为单纯的资金提供方,其风控能力逐步萎缩。

  更关键的是,融资担保的“隐性刚兑”特性,一方面使银行暴露于担保机构自身的集中度风险和信用风险之下,一旦宏观环境恶化或发生区域性风险,担保链断裂将引发系统性冲击;另一方面,这种风险出表的假象扭曲了银行对真实资产风险的判断,导致风险定价失灵,并因高昂的担保费用转嫁至借款人而推高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最终削弱的是银行的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这种模式不可持续,其本质是银行用短期利润换取长期生存能力的短视行为。

  据梅州客商银行在其官网上披露的互联网助贷合作名单,其中包括25家合作导流获客机构,不有百信银行、马上消金等持牌机构,还有深圳大数信科等中部助贷公司。此外,梅州客商银行还公布了31家融资担保公司。

  正因为大量的中小助贷方合作伙伴,梅州客商银行面临较大的客诉压力。在黑猫投诉上,针对该行的投诉量过百,涉及到违规收取担保费服务费综合年化率36%、催收违规等问题。而根据该行在官网公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其近两年投诉量分别为223个和255个,地区在广深等省内,涉及业务主要是贷款中的催收、息费等。

  

  而在”助贷新规“下发之后,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强化自主风控能力,对平台运营机构和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禁止“双融担”高定价模式,提高消费者保护等等,这对梅州客商银行这种依赖互联网贷款业务的中小银行形成较大压力。此外,在互联网贷款模式中,大量中小银行通过网络渠道突破地域经营限制,这在未来也将面临整改。

  03

  不良率、拨备率暂时稳定,17.6%股权流拍

  

  因成立时间较短,目前梅州客商银行的资产质量暂时稳定。2021-2024年,该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04%、0.46%、0.97%和0.97%,虽然有一定上升,但仍处于。同时,拨备覆盖率也在同期达到5038.08%、544.26%、302.46%、422.70%。

  联合资信表示,梅州客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处于较好水平,但考虑到其往年度投放较大规模公司类贷款风险尚未完全暴露,加之纳入关注类贷款且经营发生实质性风险客户存在五级分类下迁风险,需对其未来信贷资产质量变化情况保持关注。此外,梅州客商银行零售资产转型成果逐步显现,互联网零售贷款规模快速提升,其中逐步退出联合贷产品的营销,助贷业务与汽车金融业务拓展力度加大,得益于融资担保及抵押担保较充足,面临风险管控压力较小。

  

  不过,由于业务增长迅速,梅州客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逐年下滑。根据评级报告内容,2021-2023年,该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26%、15.02%、12.43%,连续三年下滑,同期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06%、13.84%、和11.2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则分别为14.06%、13.84%、11.25%,同样出现下滑态势。

  除了业绩层面的种种问题,对于梅州客商银行银行,大股东的纷争不断,更给银行发展带来不小的阻碍。

  具体来看,超华科技作为发起人之一,持有梅州客商银行3.52亿股股权,持股比例为17.6%。2024年12月26日,梅州客商银行这笔第四大股东持有的全部股份,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上迎来了第三次拍卖结果,最终因无人出价而流拍。此前,该笔股权曾于7月26日和12月9日两次登上拍卖台,但均未能成功找到买家。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超华科技自身经营问题严重,股票已被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并在2024年8月被摘牌,股权流拍,也在情理之中。当然,近年来,资本市场对于中小银行股权也表现得相对较为冷淡,出现中小银行股权经过多轮拍卖不断折价,但因无人问津最终仍流拍等情况,也屡见不鲜。

  此外,梅州客商银行还因为第一大股东宝新能源的内斗问题产生过股权代持纠纷。这种纠纷一定程度上会对梅州客商银行的稳定性和信誉造成影响,可能波及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

  如今,在全国19家民营银行中,资产超过千亿的仅有5家,而资产超过500亿的也是屈指可数。面对规模压力,许多中小银行选择了助贷作为突围的捷径。但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这种做法变得越来越难以持续。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梅州客商银行等中尾部民营银行的共同话题。

上一篇:
亿咖通·云山跨域软件平台——“AI定义汽车”时代的加速引擎
下一篇:
人形机器人行业热度高涨-2025WRC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