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小米汽车业务,盈利只差“临门一脚”
发布时间:2025-08-21

  小米汽车业务距离单季度盈利只差"临门一脚",这可把还在亏损泥潭里"扑腾"的新势力们羡慕坏了。

  8 月 19 日晚间,小米集团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正式公布。这份新鲜出炉的财报有几大亮点:

  一是总营收达到 1160 亿元,公司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实现营收破千亿元大关;

  二是净利润达到 108 亿元,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利润超百亿;

  三是汽车业务收入达到 206 亿元,亏损大幅收窄至 3 亿元,下半年盈利在望;

  四是作为基本盘的手机业务收入缩减,IoT(物联网)和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增幅明显;

  五是研发投入增至 78 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全年研发投入有望超过 300 亿元。

  

  汽车业务单季度"差点儿"盈利

  单看汽车业务方面,小米汽车在今年二季度交付新车 8.13 万辆,营收达到 206 亿元,毛利率达到 26.4%。折算下来单车毛利高达 6.7 万元。亏损幅度从今年一季度的 5 亿元收窄到 3 亿元,环比改善了 40%,这也让雷军此前提到的"2025 年三四季度实现盈利"的目标显得越来越靠谱。

  小米汽车能同时实现规模扩张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两点:其一是主力车型 SU7 的规模效应正在显现,采购和制造成本得到明显优化;其二是 SU7 Ultra 的交付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拉高了整体盈利水平。

  从单车"账本"来看,小米汽车在二季度的单车收入去年同期的 22.86 万元上升至 25.37 万元,分摊费用约 7.3 万元,最后净亏损仅约 6000 元。而今年二季度小米汽车业务的经营费用是 59 亿元。按照行业规律,只要小米汽车每月能稳定交付 3 万到 3.5 万辆新车,季度毛利就能达到 60 亿元左右,届时把费用控制在 60 亿元以内,盈利就不是问题。

  对于小米汽车而言,目前最大的挑战就是产能和交付。此前小米 YU7 发布时,一小时就收到 28.9 万辆的大定订单,现在积压的订单超过 20 万。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财报电话会中也表示,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尽快交付手中订单。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已进入收尾阶段,近期有望实现全面量产,这也将保证小米汽车全年 35 万辆销量目标的达成。

  当然,小米汽车业务亏损大幅缩减,也给了那些仍然为盈利挣扎的新势力车企一些启发。

  比如,合理优化产品结构拉高整体毛利率和单车价值。对于新势力车企而言,可以借助推出高端车型或提升高端产品销量占比,来实现利润增长。像小鹏汽车在今年二季度就凭借改款 G6、G9 以及 X9 等高端车型的销量提升,实现了毛利率的改善。

  另外,避免陷入价格战,也有利于企业进入到健康的良性循环。卢伟冰在电话会中也再次强调,小米汽车坚决不参与"内卷"。当前新势力车企正迎来"规模化盈利元年",除了小米以外,像理想、零跑企业集体迈向盈利拐点依托的是交付量攀升,而并非价格竞争。因此,新势力车企需将更多精力放在产品交付、品质打磨与技术创新上,才能尽早实现盈利。

上一篇:
造车新势力分两种,盈利的和没盈利的
下一篇:
国补叠加618带动销量爆发,苹果蝉联“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榜首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