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鸿蒙智行最激进一战:一天 5 款车砸向市场,全年销量要干到 100 万辆!
发布时间:2025-08-21

  买车用车就找 SUV 大咖  最近车圈的新车发布会,恐怕没有比鸿蒙智行更猛的了。眼看年终大考只剩最后四个多月,鸿蒙智行直接甩出了"王炸"—— 8 月 25 日一天之内,5 款新车集体炸街,覆盖 15 — 40 万级市场。  这种"饱和式攻击"的架势,别说新势力里少见,放在整个汽车圈,近几年也难找出第二家。  这场密集攻势不仅关乎其今年 100 万辆销售目标的达成,更可能重塑市场竞争格局。鸿蒙智行有望锁定造车新势力年度销冠。  单日 5 款车"车轮战":这是要把对手逼到墙角?  如果你是准备买车的消费者,8 月 25 日可能要犯选择困难症了。当天,鸿蒙智行的 5 款新车将集体"抢镜":已经小订一段时间的问界 M8 纯电版、智界 R7、S7 会正式公布售价并开启大定;而备受期待的问界新 M7 和尚界 H5,则会在当天启动小订,提前锁定意向用户。  这波攻势还没完。9 月,享界 S9T 还会接力开启大定,等于从 8 月底到 9 月,鸿蒙智行要连续用 6 款新车"轰炸"市场。如此高密度、广覆盖的新车投放,在近年汽车市场实属空前。这种节奏,就像打游戏时对方突然开了"连发模式",对手想接招都得手忙脚乱。  为什么要这么急?答案藏在销量数字里。今年鸿蒙智行喊出了"100 万辆"的目标,可前 7 个月只卖了 24.7 万辆。这意味着剩下 5 个月,每个月得卖 15 万辆才能达标——这是它之前月均销量的 3 倍多。说白了,这波新车就是冲销量来的"杀手锏"。  三款"种子选手"浮出水面:哪款能成"销量王"?  6 款新车里,最有可能扛起销量大旗的,当属问界 M8 纯电版、问界新 M7 和尚界 H5 这"三剑客"。  先说问界 M8 纯电版,这款车早就凭实力"圈粉"了。37.8 万元起的预售价公布后,72 小时就收了 1.5 万个小订。有意思的是,新车新增的"夜紫"车色成了"网红",40%的用户都选了它,看来大家对"高级感"的追求很一致。此外,华为巨鲸 800V 高压平台与宁德时代 100 度大电池的搭载,也让其产品力更具竞争力。  问界新 M7 则把目标对准了年轻家庭与都市白领市场。这次它一口气推出增程、纯电两种动力,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余承东特别强调,新车搭载了 HUAWEI ADS 4 以及行业首发的舱内激光方案。简单说就是"开车更轻松,车内更智能"。  让人有点猜不透的是尚界 H5。作为鸿蒙智行的入门款 SUV,它由华为和上汽集团联合打造,上市即搭载 ADS 4 系统,定位亲民市场。据销售员透露,其价格区间或在 15 万- 25 万元。要是敢降到 15 万元以下,那就是切入家庭用车的主流市场,将会成为一个大爆款。  月销 15 万的野心:是"豪言"还是"必然"?  去年,鸿蒙智行卖了 44.5 万辆车,离理想的 50 万辆只差一步,错失新势力销冠。今年直接把目标翻倍到 100 万辆,明摆着是要当"一哥"。  从现有基础来看,鸿蒙智行在高端市场已积累良好口碑:M9 改款后连续 4 个月销量过万,蝉联 50 万元级豪华车销冠,单月最高销量超 1.5 万辆; M8 4 月正式上市以来,累计交付量突破 6 万辆;而新增的问界 M8 EV 版开启小订后,市场反馈同样热烈。  依托主力车型的热销,鸿蒙智行销量走出 U 型曲线,7 月全系销量达 47752 辆,重回高峰。不过,今年前 7 个月其总销量为 24.7 万辆,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 5 个月里,月均销量需至少达到 15 万辆以上才能完成全年 100 万辆的目标。  加上这次发布的 6 款新车,鸿蒙智行在 15 万- 50 万元区间市场的产品非常丰富,有不同档次的 SUV、轿车产品,甚至是旅行车供用户选择。  这场"猛攻"能成吗?市场要变天了?  今年造车新势力中销量目标超过 60 万的有三家,分别是理想汽车(64 万辆)、零跑汽车(65 万辆),鸿蒙智行定的目标最高。  有人说,鸿蒙智行这是"赌一把"。毕竟月销 15 万不是小数目,相当于每天要卖 5000 辆,这对渠道、交付、品控都是巨大考验。但反过来想,要是这 6 款车真能形成合力,100 万辆或许不是梦。  因此这波新车实际上是一场由鸿蒙智行掀起的"价格战"+"技术战",将会打乱市场格局。竞品肯定要采取策略迎战,否则很容易流失大量客户。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或许是好事——更多选择、更优配置、更具诚意的价格,不正是我们想看到的吗?  鸿蒙智行这场"史上最猛新车攻势",将会成为车市传奇,还是一场惊险的"豪赌"?答案,年底就揭晓了。  免责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UV 大咖》立场。)  --THE END--

上一篇:
中国一汽传来大消息,拟要约收购零跑汽车10%股份!详解汽车行业的机遇
下一篇:
天津石化通过基地协同、资源统筹、产业联动,优化乙烯装置原料结构 三管齐下助力乙烯装置挖潜增产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