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净利润大跌近90%,光伏玻璃元老交出20年来最差中报
发布时间:2025-08-20

  光伏玻璃元老南玻A(000012.SZ)交出20年来最差中期业绩。

  该公司近日披露的财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4.84亿元,同比下滑19.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53.15万元,同比大跌89.83%;同期扣非净利润下降96.77%至2174.88万元;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8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1.27%。

  南玻A的主营业务包括光伏玻璃、工程玻璃、浮法玻璃、电子玻璃及显示器件及太阳能业务。在光伏领域,该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光伏玻璃制造行业的企业之一,也是首批多晶硅生产企业。

  上述板块同时遭遇了市场逆风。

  南玻A称,受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贸易壁垒加剧,以及国内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光伏行业因阶段性供需失衡引发全产业链价格加速下跌等诸多因素冲击,公司所处各行业整体形势严峻,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攀升,行业运营质效承压。

  环比来看,其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866.15万元,较一季度大幅回暖,但这很大程度上与光伏抢装潮有关。公司称,上半年国内光伏抢装拉动玻璃需求短期激增,海外政策变化重构玻璃出口格局,光伏玻璃供给增加,玻璃价格在3-4月小幅提涨后伴随抢装潮退坡快速下行,跌破去年价格低点。

  南玻A在玻璃主业之外布局的高纯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及光伏电站全产业链业务更是成了业绩负累。公告称,报告期内太阳能业务虽通过积极把握市场机遇缓解了部分压力,且经营业绩有所好转,但受供需结构失衡影响,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低于成本线,整体经营仍面临较大压力。

  从营收构成来看,上半年该公司的太阳能及其他产业营收降幅最大,同比直接腰斩。玻璃产业、电子玻璃及显示器件产业的毛利率分别同比降低7.93%、5.51%,太阳能业务毛利率8.95%,有所回升。

  南玻A的难处,在其近日披露的一纸公告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2020年7月,南玻A与隆基绿能签订了一份预估金额高达65亿元的光伏玻璃供应协议,截至2025年7月31日合同期限届满日,实际销售额仅为14.41亿元(含税),完成率22.17%。南玻A称,因部分产品价格上涨,叠加市场波动影响,隆基调整内部采购策略等原因,导致合同实际履行金额未达到双方约定标准。

  除该玻璃长单外,南玻A去年年报披露,另有三笔重大销售合同,均为此前签订的硅料长单。其一是与天合光能签订的212.1亿元高纯硅料订单,截至2024年底实际履行金额仅约3.2亿元。

  据悉,该硅料长单签订于2022年9月,合同约定2023-2026年天合光能预计向南玻A采购高纯硅料原料产品数量合计为7万吨,按照当时市场价测算采购金额合计为212.10亿元(含税)。长单的实际采购价按月议价,故最终采购金额会随市场价格产生波动。

  还有一单未披露客户名称的硅料长单,合同总金额99.99亿元,截至去年底已履行金额不足3.1亿元。

  由于产品售价下跌,南玻A 2025年半年度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674万元,此举将减少公司合并报表利润总额5674万元。澎湃新闻注意到,该数据已超过其上半年的利润总额。

  光伏行业产能严重失衡之下,南玻A在多晶硅项目上的投资风险颇受关注。

  中报显示,其青海省海西州新建年产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仍在建,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金额38.37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9月,青海南玻高纯晶硅材料项目在德令哈开工,该项目占地1720余亩,计划投资87亿元,年产高纯晶硅10万吨,项目将分两期建设完成。在这之前,南玻还拥有湖北宜昌多晶硅基地,2022年投产时,建有年产1万吨高纯晶硅产能。

  澎湃新闻发现,南玻在多晶硅上遭遇尴尬,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早在2005年,该公司就开始筹建高纯晶硅产线。无奈“生不逢时”,多晶硅产能在行业寒冬和硅料低价周期成为其巨大包袱。

  该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称,拥有太阳能业务产能为高纯多晶硅1万吨/年,硅片2.2GW/年,电池片0.6GW/年,组件0.6GW/年,持有光伏电站132MW。报告期内,太阳能及其他业务营业收入合计10.79亿元,本期计提了约7亿元减值准备,减值后太阳能及其他业务净利润为-6.72亿元。

  2021年开始,多晶硅重回超级周期,从2021年初的8万元/吨一路暴涨至2022年7月的超30万元/吨,供应商赚得盆满钵满。此情此景下,南玻的宜昌基地在2022年一季度复产,把握住了高价周期。

  但由于新玩家涌入、老玩家扩产,多晶硅产能大幅增加,2023年开始供需逆转、价格暴跌。截至眼下,多晶硅价格已经连续14个月低于成本价。

上一篇:
“深康佳A”正式纳入华润版图
下一篇:
零跑汽车成第二家盈利新势力,但不全靠卖车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