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毛利率已超保时捷,小米汽车还有什么烦恼?
发布时间:2025-08-20

  8月19日,小米交出了历史上堪称亮眼的二季度财报:该季度内,小米集团营收1159.6亿元,同比增长30.5%;经调整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增长75.4%,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车部分业务的增长尤其突出。财报显示,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为206亿元;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为26.4%,分部经营亏损由一季度的5亿元收窄为3亿元。以此推算,小米汽车距离盈利已经不太遥远。

  “我们的确有一个目标,我们希望在今年的下半年实现(小米汽车)单季度或者单月的盈利。”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当晚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从2022年到2025年上半年,小米累计在新业务上投入了300多亿,到目前为止报表都是亏损,因此要实现累计盈利的话,还需要非常长的时间,目前仍处于投入期。

  自首款车型SU7上市以来,小米汽车一路高歌猛进,品牌形象的高端化也同步拉动集团整体营收和利润的增长,但二季度营收增幅仍超出分析师的普遍预期。

  国金证券发布研报称,整体来看,小米汽车业务仍维持强势,伴随YU7的上市交付,公司在三季度有望稳步提升,亟待产能的进一步释放。

  二季度汽车毛利率超保时捷,

  “小米承诺不参加价格战”

  小米汽车二季度的成绩有多好?

  截至目前,全球实现全年盈利的新能源车企仅特斯拉、比亚迪、理想、赛力斯四家。今年二季度,特斯拉汽车业务毛利率为17.2%。理想、赛力斯、比亚迪暂未发布二季度财报,在今年一季度,它们毛利率分别为19.8%、27.62%、20.07%。(注:比亚迪的毛利率将电子等其他业务也计算在内。2024年年报显示,比亚迪当年汽车及汽车相关产品的毛利率为22.31%。)

  若将范围扩大至传统燃油品牌,今年二季度,保时捷毛利率为16.9%,奔驰毛利率为16.4%。

  小米26.4%的毛利率在其中可谓佼佼者。考虑到AI等创新业务以投入为主,汽车部分实际毛利率可能更高。

  财报称,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的上升主要是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单位制造成本降低、小米SU7 Ultra交付量增加所致。

  今年2月末,小米SU7 Ultra正式上市,售价52.99万元起,显著拉高小米汽车的平均销售价格(ASP)。今年二季度,小米汽车的ASP为25.36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9%,较上季度环比增长6.4%。

  “如果折算成含税价格,大概在28.7万左右,基本就是原来BBA的水平。”卢伟冰称,小米汽车的高毛利率一来受益于高端切入战略的成功,二来与平台的标准化有关。

  他解释道,小米SU7、YU7都源于同一个平台,实现了较好的模块化和标准化,从而造就了供应链的集中优势,有利于降低零部件采购成本。“虽然我们整体的规模也不大,但我们这一个品类、这一个平台的规模非常大,所以我们在这个平台上的规模经济应该是做得比较好。”

  卢伟冰表示,这一季度的高毛利率在未来能否长期维持,仍取决于小米是否能保持较好的订单量。小米承诺在汽车行业中不参加价格战,不参与内卷。目前最重要的是做好订单交付,未来则是做好新车型的开发,毛利率是自然的结果。“如果你的产品做得没有竞争力,你最后只能去拼价格、拼促销的话,毛利率自然就起不来。”

  除毛利率外,小米汽车的营收也显著增长。财报显示,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营收206亿元,同比增长221.9%,环比增长13.8%。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YU7于6月26日上市,开售18小时后锁单量突破24万台。如果能够全部交付,预计将至少为小米带来600亿营收。由于小米YU7实际从7月6日开始交付,且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而小米二季度财报截止时间为6月30日,小米YU7对二季度营收的贡献仅限于定金,三、四季度小米汽车业务营收还将大幅增加。

  在此次财报电话会中,卢伟冰再次提及小米汽车的出海计划。今年7月,雷军在直播中称,这两年将先解决国内交付问题,2027年小米汽车才会考虑出海。

  卢伟冰表示,小米一直非常坚定地走爆品模式,通过做好平台化、标准化的爆品,来做好规模经济,在海外也是一样。“我们坚定不移地相信小米今天在中国所探索出来的这样一套的商业模式和打法,一定能够适应海外市场。”

  据卢伟冰透露,小米汽车出海将“选择一条从难到易的路”,从欧洲开始,希望能将在中国实践出的模式和打法带到欧洲。目前,出海仍处于调研和筹备阶段,还没有涉及具体的产品和定价,也很难测算未来的利润率。

  YU7产能承压,

  多名SU7 Ultra车主被要求提前支付尾款

  财报公布的销量数据在意料之中:二季度,小米交付81302辆新车,环比增加五千余台,与一季度增速基本一致,产能处于稳定爬坡中。

  由于二季度交付数据不涉及小米YU7,YU7交付进度如何仍然未知。YU7上市时,有不愿具名的小米内部人士曾透露,目前二期工厂生产许可尚未到位,小米将二期的工人暂时抽调到一期工厂,实行三班轮换的制度,每班工人上四休二,大约要持续到九月。

  小米YU7上市后的订单狂潮将小米推向新一轮高峰,也带来较大的产能压力。今年三月,小米将今年交付目标由30万台提升至35万台。以此计算,除去上半年已经交付的15.7万台,下半年预计要交付19.3万辆。即便将所有产能都排给YU7,上市18小时内锁单的24万台中,也必然有一部分要到明年才能交付。

  2023年发布的《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规定,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2025年内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6、2027年内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中国车辆购置税的税率为10%。这意味着,明年才能提车的这部分用户,将较今年提车用户多缴纳1万余元的购置税。

  部分车主因此提出异议,认为小米并未事先告知这一订单情况,要求退还定金。此前,据腾讯汽车《远光灯》了解,蔚来、极氪、智己、阿维塔、智界等品牌均针对小米YU7锁单用户提出了转购补偿措施,可以以现金或积分的形式报销定金。

  此外,小米要求部分SU7 Ultra车主提前支付尾款一事也在近期引发关注。多名车主表示,自己距离交车尚有月余,却已经收到来自门店的尾款支付通知。

  车主陈华(化名)在8月初收到了来自小米销售的消息:“由于您主动提及或间接表达不会提车或可能不提车,为确保交易的正常推进和交易的稳定性,您的订单我们将暂缓生产,小米汽车APP上展示的原预计交付周期不再具有参考性,并给您30天的暂缓期限,请您在30天期限内完成并支付余款。”

  陈华表示,自己此前曾因碳纤维双风道的问题向销售提出抗议,这可能是自己收到提前支付尾款要求的原因。据他所知,不少维权车主都收到了提前支付尾款的通知。

  “太离谱了,解决不了问题就来解决人。”陈华称,自己的订单原本还有约四个月才交车,小米提前这么长时间要求支付尾款的做法不合常理。

  另一名同样被要求提前支付尾款的车主说,自己没有过维权行为,销售的通知突如其来。“不知道为什么就说给我的订单暂缓排产了,我从来没说过要暂缓,销售为什么可以做这个主?”

  在汽车行业中,门店通常在汽车到达交付中心后才会要求用户支付尾款。2024年5月,小米汽车官方在答网友“是否支持验车后再支付尾款”时称:“当然可以!小米支持验车后付尾款。”

  不过,小米汽车购车协议显示,用户锁定订单后,小米汽车有权根据车辆生产安排或销售等情况通知用户支付余款。用户需要在收到通知后7个工作日内支付全部剩余款项,否则小米有权取消订单并且不退定金。

  销售在与陈华的沟通中称,支付余款后,小米将重新推进生产,并重新计算交付周期。若超出30天期限未支付余款,订单将依据购车协议继续推进,小米仍将要求用户支付款项。

  腾讯汽车《远光灯》以消费者身份向一名小米销售求证提前支付尾款一事,对方表示,该要求只针对部分特殊情况的车主,例如车主有延迟交付的意向等,目的是防止车辆生产下线之后用户拒绝提车。

  截至发稿,小米官方未对此事作出回复。

上一篇:
72.15MWh!晶科8个储能项目落子澳洲、非洲
下一篇:
格林美签约央企“新伙伴”!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