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格林美签约央企“新伙伴”!
发布时间:2025-08-20

  来源:中国电池工业网  本网讯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格林美的“零碳”布局逐渐铺开。  格林美8月18日公告,公司与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共同签署了《全球范围共建低碳与零碳绿色产业园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就全球范围低碳与零碳产业园区建设,以园区“绿电直连”为抓手,实施绿电溯源,展开多层面、多种类的“绿色+循环”模式合作。  从武汉动力再生获SGS碳中和认证,到武汉园区综合智慧零碳电厂并网成功,格林美正持续打造华中地区零碳示范园区新样板。    01  联手推进6大板块  据了解,格林美此次的合作伙伴——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是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在湖北的分支机构,代表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履行经营管理在鄂资产的职能。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力生产、热力生产和供应,与电力相关的专业技术服务,现拥有936万千瓦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约300亿千瓦时的运营规模,在清洁能源开发与电力服务领域具有丰富经验。  依托华电湖北的清洁能源优势,双方计划共同构建全球范围低碳与零碳产业园区建设和运维体系,提升绿色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协议约定的合作内容主要包括:全球范围内低碳与零碳园区建设、新能源项目开发与配套储能设施、电力市场建设与开发、生物质能利用、绿电直连及分布式项目、节能与能源管理6个方面。  按照约定,格林美与华电湖北将共同推进零碳园区申报和建设实施,开发风光储新能源项目,并在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技术支持、工程建设、设备采购、在节能诊断、能源管理优化、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等方面加强合作,旨在降低格林美及相关所属湖北区域范围内的企业用能成本,提高其产品绿色属性,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与用能成本,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格林美与华电集团合作的达成,不仅是企业自身战略的升级,还折射出新环境下产业链从“单点竞争”迈向“生态共生”的深度变革。  就当前市场而言,格林美联手华电的背后存在两大驱动力:一是降碳,二是降本。  从碳排放角度来看,由于全球范围内的绿色贸易壁垒对企业全球化发展造成了障碍,进而促使格林美加速向“零碳”转型。  国内,“双碳”目标正逐步落实到具体产业政策,对电池制造等行业的能耗与碳排放提出更严约束;海外,全球主要经济体陆续实施碳边境调节税,减少碳排放的能力也将成为全球新能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更何况,如今这场“零碳风暴”已经不再局限于生产环节,资本市场对企业ESG表现的关注度也在日益提升,甚至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与市场估值。对已启动港股上市计划的格林美来说,交出一份亮眼的ESG报告必不可少。  从成本角度来看,我国锂电的在海外市场上仍是追求规模效应的“竞底竞争”,而采用清洁能源并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可降低用能成本。  近年来,湖北大力发展新型能源,“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煤气协同”的综合能源优势更加彰显,清洁能源正逐渐成为湖北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具备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推动绿电直供的现实基础,对于用电成本占比较高的企业来说可以有效降本。  零碳,或将成为格林美全球化发展的新引擎。  02  全球化竞争破局  “我国向全球供应了70%的电池材料、60%的动力电池。”工信部今年年初的一组数据展示了中国锂电产业链的市场竞争力。据海关总署披露,今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出口总额达341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5%,再创历史新高。  作为全球三元前驱体领域的龙头,格林美从2022起三元前驱体产品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了56%,2023年三元前驱体材料出口近10万吨,同比增长16.14%,占总出货数量的55%。  多年来,湖北省一直是格林美在国内的重要产业基地。2008年3月,格林美在武汉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武汉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致力于发展湖北省电子废弃物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世界级循环工厂;2020年9月,格林美以武汉为总部,组建城市矿山产业集团,现已是湖北省回收拆解设备最齐全、规模最大、处理最规范的车辆回收拆解企业。  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表示,公司外贸进出口额今年有望突破百亿规模,将继续实施产能、资本与技术的全球化布局,打开增量新通道。格林美计划到2028年,打造千亿级循环产业规模,冲刺一项国家科技大奖,实现300亿元进出口额,构建战略型千亿产业集群,将绿色发展“湖北方案”推向全球。  不过随着产业竞争进入深水区,为了抢夺未来新能源产业的主导权与定价权,碳关税等贸易壁垒正以不可逆转之势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包括格林美在内的锂电企业出口迎来重大挑战。  例如欧盟新电池法规定,法案生效36个月之后欧盟要对电池的碳足迹性能进行等级的评定,届时电池碳足迹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产品在欧盟市场的评级。  在此背景下,“零碳园区+绿电直连”的制造模式和国际化的碳足迹核算体系,成为维持对外出口份额、打破数据壁垒的关键。这也意味着,运营脱碳已经成为关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必需。  目前,宁德时代核心运营零碳电力比例提升至74.51%,已拥有9座零碳工厂;远景动力位于鄂尔多斯、沧州以及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的工厂也均可实现100%绿电运营;欣旺达也在广东、浙江、山东等地落地多个零碳园区……  毫无疑问,一场席卷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零碳”竞赛已经打响,而我国锂电企业正逐步实现高质量全球化。  编辑:韩梅梅|  审核:杨艳|  版权所有:中国电池工业网|  图片  电池行业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进入群聊    大会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池材料分会、电池工业网  支持单位:征集中......  协办单位:征集中......  展商单位:征集中......  其它赞助:大会总冠名、分会场冠名、晚宴冠名、手提袋、椅背、胸卡等。  赞助参会  联系人:王先生张先生  联系电话:131-6170-8708(同微信)  联系电话:131-2690-4348(同微信)  图片  图片【免责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池工业网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电池工业网电话13331231120进行删除。

上一篇:
毛利率已超保时捷,小米汽车还有什么烦恼?
下一篇:
国家能源局公示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