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以项目之“进”聚转型之“势”
发布时间:2025-08-19

    锐华能源(大同)技术有限公司完成组装的充电桩,待功能检验后便可向客户交付。  8月15日,新荣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锐华能源(大同)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在这里,多种零部件成功组装,化身为一台台直流快充充电桩,它们整装待发,即将奔赴市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产销两旺。  近年来,新荣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现有地缘优势和产业优势,锚定科技和能源赛道,以材料、能源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强“链主”企业培育,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全力推进产业转型。2024年,工业投资完成24.88亿元,同比增长87.44%;工业产值达74.28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8.72亿元,同比增长28.6%;转型项目投资达24.88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为100%。  在产业链式发展上寻突破  聚焦材料产业,新荣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在材料产业链式发展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径。  新荣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墨碳素企业众多,长期以来一直以传统石墨碳素产品加工为主。为了促进石墨碳素产业链式成长,该开发区通过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方式,推动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大同宇林德石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4000吨半导体用等静压石墨材料项目、大同通扬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2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配套一次焙烧项目先后投产,引进大同市同威碳素有限责任公司稀土冶炼用碳素阳极板生产项目、大同市溢兴源炭素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Φ600mm及以上石墨电极加工线项目等产业链项目,产业链向等静压石墨、石墨电极、高纯石墨、负极材料等方向拓展延伸。  “我们拥有全套智能化、数字化生产工艺工序控制系统,以及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完善的检验、检测设施。销售网络不仅覆盖国内20多个省份,还出口到南美、欧盟、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大同宇林德石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赤义德说,未来,将依靠技术进步和精细管理,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延伸碳素新材料产业链条。  为了打造一批“链主”企业,该开发区引进落地了半导体新材料产业龙头企业——大同锡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半导体芯片材料制作项目(锡纯一期)、半导体用辅材碳化硅材料项目(锡纯二期)已成功落地并投产。2023年引进了锡纯三期石英砂提纯项目和四期半导体材料产业园项目,锡纯三期石英砂提纯项目已建成投产;锡纯四期半导体材料产业园项目已开工建设,待投产后,将集聚一批生产碳化硅粉、石英管等半导体新材料的上下游企业,形成闭合的半导体新材料产业链。  在产业集群培育上筑优势  新荣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之初,能源产业尚未布局,开发区通过引进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头部企业——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地投产了大同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1.5GW光伏组件项目,拉开了能源产业发展的序幕。  在大同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示范引领下,新荣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了以制造充电桩、光伏逆变器为主产品的锐华能源(大同)技术有限公司新能源装备产业项目和以制造变压器和变流器为主产品的南电科技新能源装配产业项目,以及以大数据机柜为主产品的中联数据零碳大数据产业(新荣)基地项目。待项目投产后,将与大同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新荣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装备制造暨数字经济产业园,形成以制造变压器、逆变器、大数据机柜等为新产品的产业圈。  8月15日,记者在锐华能源(大同)技术有限公司SMT生产车间看到,一台台全自动化生产设备正有条不紊地运行,两名员工不时在设备前驻足查看,每台设备显示屏上实时呈现设备运行状况。“充电桩的心脏PCBA模块就在这个车间‘出生’。”该公司车间主任文信介绍,目前像他们这种自研、自产、自销的全链条充电桩企业在北方还比较少。  穿过SMT生产车间就是充电桩的装配车间,车间生产线上摆满了正在组装的各型号白色充电桩,大小不一,有单枪的,也有双枪的。“我们每台充电桩都会经过20多道生产工序、上百次测试,保障每台设备都通过功能检验,才会与客户见面。”文信说,多年来他们深耕充电桩产业,从硬件设备到软件平台,再到运营模式,一步步完善“云—管—端”高效协同模式,奋力向着涵盖行业全产业链的“全能冠军”进发。  在产业循环发展上探路径  新荣区有着丰富的风、光和土地资源,新荣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的中联云港、明阳风电、中鑫电联新型储能电站等项目,与大同隆基、锐华能源、南电科技以及鸿达鑫储能等新能源企业关联互动,可形成产、销、纳一体的循环格局。  2024年,新荣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了武汉天钠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将进一步加速钠离子电池研发和商业化进程。新能源产业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而钠离子电池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可替代方案,是新能源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支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钠离子电池相较之前的锂离子电池,资源更加广阔富集,可有效提升电池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武汉天钠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武汉“中国光谷”,是全球“球形化”硬碳负极的唯一供应商,主营动力型、储能型、动力和储能兼顾型3种硬碳材料,具有高压实、高首效和高克容三大优势,致力于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的开发利用,提供电极材料生产工艺成套解决方案。  3000吨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主厂房约7000平方米,包含冷水塔、制冷机、烟囱、空压机、制氮机及环保处理设施等。该项目产品可有效提升电池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待项目投产后,将打破国内上游核心材料性能不佳尤其是负极材料技术储备不足的困境。  “现在主厂房主体结构已经成形,正在进行墙体外立面的涂装清洁等。下一步,将进行厂内路网铺设、围墙建设、装饰装修等工程。”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将聚焦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为钠离子电池提供完整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行业领先的电池材料生产地。  当前,新荣经济技术开发区上下正以坚持不懈的韧劲,推动产业逐渐向材料、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产业规模初具雏形,转型成效正在显现。  文/图本报记者孟婷  (责编:温文、马云梅)

上一篇:
宣城:打造“三位一体”支撑体系
下一篇:
小米(01810)电话会全文:坚决不打价格战,汽车业务有望在下半年实现单季盈利,2027年进军欧洲电车市场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