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金融忙“碳”路 山水换新颜
发布时间:2025-08-19

  盛夏时节,浙江省西北部一座小城里,竹林葱葱郁郁。微风拂来,林间漾起一阵阵绿色波浪,碳通量监测塔上的传感设备正实时感知着竹林的每一次“呼吸”。  这里便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闻名遐迩的“中国竹乡”浙江安吉。安吉县拥有87万亩毛竹,作为“固碳高手”,10多年来,这里的竹林每公顷产生的碳汇量增加到6.6吨。  “以前砍竹子每亩收入不到80元,现在竹林里的空气都能卖钱。”安吉县山川乡大里村党总支书记应忠东说。自从安吉首创全国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以来,竹林产生的碳汇通过交易,每年给全县竹农带来的收储收益就有2800多万元。  以竹林碳汇改革为支点,安吉撬动了共同富裕与低碳发展的双赢格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也从这里走向全国,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指南。  绿色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近年来,商业银行深入贯彻落实“两山”理念,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聚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关键环节和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不断强化金融供给,积极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绿电”澎湃:重大项目中的金融引擎  三门湾畔,碧波激荡,这里坐落着首个国家核电建设自主化依托项目──三门核电项目。从一期运营到三期启航,从常规岛建设到“AP1000”机组立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金融服务一路相伴。  “2007年,项目建设伊始,建设银行就在核电厂区内设立三门核电专业支行,把‘家’安到工地,为一期项目提供贷款支持。”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近年来,三门核电项目持续发展,建行陆续为其投放供应链贷款近7亿元,支持项目上下游企业发展壮大。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三门核电三期工程,建行再次迅速响应,截至6月末,已累计为三门核电投放贷款超100亿元,同步提供造价咨询、保函等综合服务,助力两座120万千瓦核岛从蓝图走向现实。  作为沿海核电大省,近年来,浙江加速推动核电发展。近日,中核集团浙江金七门核电1号机组核岛混凝土浇筑启动,标志着浙江又一座核电基地拉开建设帷幕。“金七门核电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将达550亿千瓦时,相当于宁波市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的一半。”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该项目投资金额大、建设时间短的特点,建行已累计为其提供近3亿元信贷支持,助力浙江加速能源结构转型。  点“沙”成金:绿色金融筑起生态屏障  库布其沙漠腹地,成片的光伏板在晨光中泛起蓝色涟漪,广袤沙丘上铺展出令人震撼的几何画卷。  昔日,库布其沙漠曾面临年均2700万吨泥沙入黄的严峻挑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内蒙古分行立足风光资源,精准研判“沙戈荒”大基地政策与地方治沙需求,把“三北”工程建设与新能源开发有机融合、一体推进。2023年至今,累计投放贷款24.15亿元,支持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标准地、杭锦旗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朔方新能源大基地等项目建设。  “我们以信贷助力当地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的立体化生态产业发展模式,锁住了库布其沙漠的156万亩流沙。”农发行内蒙古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今年以来,该行又审批贷款9亿元,支持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项目,通过政府主导、企业自营,构建生态治理与清洁能源开发协调发展新范式,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效益。  工业蝶变:绿色发展中的转型钥匙  “技术升级后,预计将显著降低能耗30%,减少废水排放50%。”浙江美欣达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该公司是湖州一家纺织制造企业,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浪潮中,准备引入生物酶短流程工艺、高温废水低压产生蒸汽技术、无水涂料数码印花、低碱低盐染色等前沿节能减排工艺。  依托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转型金融体系,建设银行浙江湖州分行迅速为该公司提供2亿元“转型金融贷”授信支持。“此类贷款利率与企业碳强度绩效目标挂钩,碳减排效果越优,融资成本越低,可有效激励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建行湖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建行湖州分行转型金融新增信贷投放已超14亿元。  工业领域是碳中和的主战场。为推动工业企业碳减排下降,商业银行积极探索转型金融和碳金融工具应用,为赋能企业降碳减排提供金融助力。  金融活水汩汩奔涌中,一场新的生态“蝶变”正在酝酿。  责任编辑:袁浩

上一篇:
基本面质地优良,港股科技业绩增速回暖
下一篇:
摸清“碳家底” 算好“减碳账”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