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实验室里的导师,工厂里的“军师”——专业教师创新团队深耕信息产业培育创新人才
发布时间:2025-08-17

  只需扫描字体,就能实时获取字体的发音、词组和字义解释……在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群软件技术专业的“黔匠工坊”,一款集成了OCR文字识别、TTS文本转语音、AR现实增强等前沿技术的“字初识”APP在中国贵阳数博会、中国科技产业博览会等重要展览会上成功亮相,并赢得了广泛赞誉。

  “这项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能够将虚拟的字体信息与现实世界相结合,为用户带来更为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该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师佘勇介绍,该产品为用户对于生活场景的认知性需求提供帮助,能够进一步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创造性,是一款更加贴合儿童成长的友好型产品。

  

  “字初识”APP亮相数博会

  佘勇是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也是该团队孵化的贵州辕初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顾问。

  近年来,在佘勇的技术指导下,贵州辕初科技有限公司已研发出“字初始”“智写通”等2款大语言模型APP,共收获60余万用户。并为凯里市第十三小学定制化开发“德智体美劳‘五环’发展性评价系统”,已向凯里市6所学校推广,为3万余位师生提供服务。

  

  凯里市第十三小学发展评价系统使用培养会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适应时代变化和产业需求,我们正围绕文生图和RAG(检索增强生成)方面进行技术攻关,以此为公司发展提供更多技术支持。”佘勇说。

  “产业新需求推动高校新供给。”教师创新团队负责人严峥晖介绍,在团队内,像佘勇这样兼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紧跟产业发展需求的“双师型教师”共有18人。他们既是学校实验室里的“导师”,也是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力量的“军师”。

  “依托‘黔匠工坊’平台,团队已为20多家企业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服务,解决了他们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方面的难题。”严峥晖说,通过紧密依托凯里云翰智慧城市管理运营有限公司,团队还承接了贵州省及黔东南州各级机关单位信息化升级改造和相关政务系统的项目,大力推动了凯里智慧城市的发展,为区域产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团队孵化的辕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参加中关村论坛活动

  此外,教师创新团队还与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并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人才是推动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严峥晖表示,贵州省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持续高速发展,需要更多数字化产业人才。教师创新团队正瞄准地方大数据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积极寻求与企业、政府及机构的深度合作机会,深化产教融合的同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模式。

  

  团队部分教师

  团队依托贵州电子信息产教集团,校企共建“华为ICT学院”“新华三网络学院”,联合开展新华三精英班、华为体系认证班、中国振华现代学徒制班等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并协同中国振华、航天科工、中航工业等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发企业项目,落实模块化协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同时,团队还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合作,成功举办了针对工业领域信息安全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参与人数超过400人,有效缓解了工控领域信息安全及大数据领域的人才短缺问题。

  

  学生在“郎讯杯”集成电路开发及应用赛项获奖

  平台成果不断涌现,赛场佳音不时传来。近年来,教师创新团队培育的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三等奖以上4个,省级一等奖以上6个;学科竞赛国家级三等奖以上6个,省级一等奖以上4个;行业赛国家级三等奖以上2个,省级一等奖以上2个。

  坚持对外开放办学,团队还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投身于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专业群与东盟国家在合作办学、短期游学、互派交换生等多个领域达成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为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贡献了显著力量。

  “目前,大数据专业群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认可,自我学习能力强、富有军工文化、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好,1+X通过率达91%,高级技能资格证书获证率达98%,毕业生就业率96%,社会认可度达90%。”严峥晖说,展望未来,团队将继续秉承技术匠心,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阳

  编辑王雨

  二审谌贵璇

  三审李玲

  举报/反馈

上一篇:
河南省县域经济均衡发展路径研究
下一篇:
精“采”纷呈,筑牢生产根基的亮点藏不住了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