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锂电行业观察:“反内卷”政策重塑竞争格局,技术迭代驱动盈利修复
发布时间:2025-08-12

  7月下旬以来,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及工信部等多部门密集出台政策,针对“内卷式”竞争展开专项整治。从价格法修订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政策持续加码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推动锂电行业加速出清低效产能。叠加头部企业生产端调整及技术升级,行业盈利拐点预期升温。

  政策加码推动行业出清,供需格局逐步改善

  7月24日,《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旨在遏制企业通过低价策略扰乱市场秩序。随后,工信部及发改委在7月28日、31日两次会议中,重申清理“内卷式”竞争的重要性,强调通过政策引导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行业结构。

  近年来,锂电行业因产能快速扩张陷入激烈竞争,储能电池、正极材料等细分领域普遍出现亏损。以锂云母提锂为例,其成本高于市场价格,导致部分企业长期承压。政策介入后,行业整合加速,不具备成本优势的中小企业逐步退出,市场集中度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供给端扰动事件频发。例如,宁德时代宜春矿区因采矿许可证到期暂停开采,引发市场对锂资源供给收缩的担忧,碳酸锂期货价格短期内大幅反弹,反映供需格局边际改善预期。

  机构分析指出,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行业出清节奏或快于预期。中信建投认为,2026年后锂电供需有望结束过剩周期,进入盈利修复阶段。当前锂价已触及多数厂商成本线,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价格触底回升将直接利好具备资源及成本优势的头部企业。

  技术迭代成破局关键,成本优化构建护城河

  在政策规范竞争秩序的同时,技术升级成为企业突围的核心路径。以盐湖提锂为例,其成本显著低于锂云母工艺,吸引企业加速布局。宁德时代近期宣布投资海外盐湖锂资源开发,旨在通过技术迭代降低综合成本。此外,硫化锂技术因适配固态电池趋势,成为多家企业竞相布局的新方向,天齐锂业等企业已推进相关产线建设,试图抢占技术制高点。

  头部企业通过工艺优化与资源整合,进一步巩固成本优势。例如,部分企业通过改进提锂工艺将碳酸锂生产成本降至3万元/吨以下,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机构指出,技术领先的企业不仅能够抵御价格波动风险,还能在行业整合期扩大市场份额。东吴期货分析称,若矿端停产导致供给持续收缩,技术驱动的成本优势将更为凸显,行业盈利分化加剧。

  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驱动下,锂电行业竞争逻辑正从“低价内卷”转向“成本与技术制胜”。中长期来看,具备资源掌控力、技术壁垒及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头部企业,有望在行业格局优化中率先迎来盈利修复,推动锂电产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上一篇:
东营城资:贸易业务掉入均和黑洞,股东“输血”续命难,债务滚续风险
下一篇:
喜报!日照钢铁获评“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企业”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