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我市走出煤炭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之路
发布时间:2025-09-15

  太行山脊之下,乌金涌动,既是土地的丰厚馈赠,也滋养着能源结构吐故纳新的绿色新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要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中共长治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长治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加快建设革命老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的行动方案》,明确了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加快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煤炭产业由低端向高端、煤炭产品由初级燃料向高价值产品攀升的具体实现路径。

  如今的长治,焦炉煤气变身高纯氢气,煤基新材料走向高端产业链,智能化矿山刷新开采方式……以“一块煤”为起点,我市正书写从传统能源基地向现代化产业体系跃升的生动实践,能源转型的路径愈发清晰,脚步更加坚定。

  向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作为山西省重要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我市探明煤炭储量超过300亿吨,全市含煤面积843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1%,年开采量达1.7亿吨,全市11个县区有煤炭资源赋存,资源禀赋突出。

  这一背景下,如何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开采与绿色开采,已成为我市推动能源革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长治煤炭开采方式经历了炮采、普通机械化开采、综合机械化开采等阶段。与几十年前矿井不同,如今,我市煤炭的开采方式升级了。

  清晨8时,潞安化工集团王庄煤矿智能化工作面,采煤机自主割煤,液压支架自动跟机,技术人员只需在控制中心轻点鼠标,就能完成过去需要上百人才能完成的工作。

  同一时刻,三元煤业井下中央变电所中,轨道式巡检机器人正沿着预设轨道缓缓移动,搭载的高精度传感器对开关柜进行全方位扫描。

  矿井“设备健康诊断”系统发出预警:中央水泵房3号泵振动异常。通过与专家5G远程会诊,机器人很快锁定故障源为轴承润滑失效。从预警到修复,全程仅用几十分钟。

  “AI把故障掐灭在萌芽期。这个被称为“钢铁矿工”的智能装备,每年要执行4380次巡检任务,相当于替代了3个班次的人工巡检工作量。”三元煤业机电队副队长张成介绍。

  井下数据沿5G网络疾驰而上,毫秒间,参数翻涌、隐患预判。目前,全市累计30座煤矿通过智能化矿井等级评定,智能化产能占比达到55.4%。“数字大脑”正以精准之力,将煤炭开采方式,推向“智能化”时代。

  然而,智慧的矿山远不止于“采得聪明”,更在于“采得绿色”。

  膏体充填技术,这是煤炭绿色开采的重要路径之一。它将煤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与水按比例混合,制成像牙膏一样稠度的浆体(膏体),输送到井下采空区进行填充。这样既能处理煤矸石,又能支撑上覆岩层,有效控制地面沉降。

  在潞安化工集团高河能源有限公司井下工作面,智能泵站正以每小时120立方米的速度注入膏体,置换乌金。采用综采长壁膏体充填形式,高河能源自2020年起累计采出煤量68万吨。

  作为山西唯一一座“煤矸石返井和充填开采”双试点煤矿,高河能源充填开采项目建成投产以来,已逐步建成“规模量级最大的绿色开采矿井和综合绿色开采技术最完整矿井”。

  眼下,我市初步形成以采空区充填、覆岩离层注浆、连采连充、煤与瓦斯共采等为代表的绿色开采技术路线,实施绿色开采的煤矿数量达到25座,古城煤矿新建井下矸石智能分选系统和不可利用矸石全部返井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也在积极推进。

  在能源安全战略深入实施的新阶段,我市以智能绿色开采为关键抓手,全力推动煤炭先进产能释放,筑牢能源安全保障基石。

  从“燃料”向“材料”转变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资源突出特点。

  在此能源结构中,我市煤炭以其特有的低硫、低磷、低灰、高发热量、高固定碳、高机械强度“三低三高”优质特性,不仅成为火力发电、钢铁冶炼等高耗能行业的“工业粮食”,更为现代煤化工发展提供了理想原料,成为端牢能源饭碗的重要支撑。

  眼下,在我市,“煤”的链条向高端化工产品延伸,“煤”的延伸价值正渗透进新兴产业领域。

  以“煤”延链——

  在潞安180万吨/年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生产现场。黑色的煤炭穿过数千米的各类管道和反应器,变身为CTL全合成基础油、费托烯烃、液体石蜡、稳定轻烃。

  依托煤制CTL等优势,山西潞安太行润滑科技股份高端润滑产品在工业领域表现亮眼。冷锋系列用油以优质的抗磨、冷却性出口德国;风电齿轮油专属复合剂等产品打破进口品牌垄断;浸没式数据中心介电冷却液让数据机房服务器温度稳定,能耗降低;全合成高端润滑油在无人机领域让机身齿轮箱温度降2℃-3℃。

  不只是潞安,全市煤化工产业链正在向高端化延伸。

  金鼎钢铁煤焦化有限公司,每小时1.6万标准立方米的富裕煤气运往LNG驰放气制高纯氢联产合成氨项目基地,转化为高纯度氢气和液氨等工业必需品,年可产高纯氢3600万立方米、液氨4.8万吨,仅液氨一项年产值就达1.1亿元。

  5月,山西祥源新型煤化工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焦炉煤气制LNG项目投入试运行。通过对焦炉煤气进行深度净化、甲烷化和液化处理,项目成功将工业废气转化为液化天然气LNG,构建起“焦-化-氢能源”产业链条化循环低碳绿色体系。

  6月,山西潞宝兴海新材料有限公司己内酰胺技术改造项目正式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通过对现有装置的“填平补齐、扩能提质”,企业己内酰胺年产能将从10万吨提升至15万吨,进一步强化“粗苯-环己酮-己内酰胺-尼龙6纤维”的全链条价值转化能力。

  以煤为基——

  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炭黑之王”龙星化工投资31亿元的碳基新材料项目一期已投产满一年。

  在这里,以煤焦油等焦化产业副产品为原料,以焦炉煤气为燃料,通过高温反应炉中经精准裂解,20万吨的高性能炭黑新材料得以高效制备。

  作为橡胶工业不可或缺的关键补强剂,炭黑应用已深度触及新能源、高端制品等新兴领域,成为现代化工材料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由此,龙星化工炭黑产业链实现了从传统燃料向高端碳基新材料的华丽延伸,开辟一条绿色低碳的煤化工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太行山下,一块块煤炭变身精细化学品的绿色实践正在见证——通过现代焦化技术的千锤百炼,我市煤化工产业实现了从焦炉煤气高效综合利用、煤焦油精深加工,到粗苯精制及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的全链条跨越。这些精深加工产物进一步成为高端炭材料、碳基合成新材料等重要战略材料来源。目前,全市煤化工产业已构建起煤焦化、煤气化、煤电一体化等主产业链,形成从原煤到焦炭、电力、化肥、合成材料、锂电负极材料等上百种产品的“煤-焦-化-电-材”循环产业格局。

  从论吨卖的“黑色黄金”到论克卖的“工业粮食”,我市煤化工产业链不断延伸,附加值持续提高。未来,我市将聚焦煤制高端化学品、煤制高端碳材料等领域,大力发展高端精细煤化工,重点实施碳基工业循环经济一体化、燃料乙醇、硝酸铵钙及水溶复合肥等项目,建设国家级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上一篇:
四川商投集团赴理县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调研暨2025年“携手同行·筑梦启航”捐资助学活动
下一篇:
郑州恒天重型装备有限公司100%股权及相关债权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