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重点任务推进 江西市场监管在行动】(三十五)江西宜春:以“点线面”工作法重塑网约配送治理生态
发布时间:2025-08-24

  

  近年来,江西省宜春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实施“点上突破、线上联动、面上拓展”的“点线面”工作法,增强网约配送员群体归属感、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党在网约配送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将全市8200余名网约配送员从“管理对象”转变为“治理伙伴”,构建起网约配送领域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点上突破:小支点撬动大治理党建红针穿引千条线。针对网约配送员中党员分散、“口袋党员”普遍存在的现状,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采取“独立建+联合建”双轨并行模式,在美团、饿了么等6家头部企业建立独立党支部,联建11家中小平台组成“红骑联盟”联合党支部。同时,全市市场监管系统89个“小个专”党建工作指导站化身“红色雷达”,通过平台数据筛选、站点走访、比对核实等方式,全覆盖摸排党员骑手底数。今年以来,全市共有19名流动党员“归队”、15名“口袋党员”亮明身份。党员徽章闪耀配送路。该局实施“三亮”工程,骑手党员统一佩戴党徽、工牌标注“党员骑手”身份、配送箱张贴红色标识,设岗定责,在公开宣传栏公示党员骑手信息、工作职责等内容,并在配送服务中公开承诺“文明骑行、优质服务、应急响应”,可视化增强党员骑手责任感。科技赋能打造移动探头。利用网约配送员走街串巷的职业特点,开发“网餐哨兵”手机小程序,集成“随手拍”“马上报”“实时查”等功能,将穿梭在商铺、街道、楼宇之间的骑手转化为城市治理的“移动探头”。小程序操作简便,食品经营违法行为或食品安全问题线索一经发现,骑手可立即拍照上传,直达市场监管后台,并根据线索质量获取积分兑换奖励。目前,宜春中心城区骑手的“网餐哨兵”注册使用率已达40%,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的覆盖面和及时性,构成食品安全立体监督的关键一环。线上联动:解忧包与暖心巢“1+6”机制织就权益保障网。针对骑手诉求分散、反馈渠道不畅的问题,牵头建立“1+6”网约配送员群体跨部门管理服务机制,与市公安局、市委网信办、市总工会等6个部门共建“管理服务一张网”,设立专门的“骑手服务热线”,确保骑手诉求“有处说、有人管、有回应”。今年夏季,针对高温作业防护不足的普遍诉求,该局联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等部门制定《骑手防暑降温指南》,督促平台配备冰袖、藿香正气水等物资,短短两周内全市200余个站点完成升级,惠及近万名骑手。跨部门协调机制还定期召开骑手代表座谈会,分析高频诉求,各部门提前预判风险、完善政策。针对骑手关心的“职业伤害保障”的问题,联合保险机构推出定制化保险产品;缓解配送压力,联合街道增设200处临时停车点,优化15条“骑手友好路线”。据统计,今年以来,这一跨部门协调机制在全市共解决骑手诉求1200余件,办结率超过98%。驿站网络构筑温馨港湾。按照“15分钟服务圈”要求,与有关部门科学布局“红色驿站”68家,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户外劳动者驿站、银行网点等资源,免费提供歇息、饮水、热饭、充电等基础服务,并配备药品、雨具等应急物品,使骑手们“渴了能喝水,累了能坐下歇歇,手机没电了能充上,像回家一样踏实”。联合有关部门定期在驿站开展法律咨询、就业指导、急救技能培训等增值服务,并链接商户资源,动员爱心商家为骑手提供延时用餐服务和专享折扣,构建起覆盖工作生活全场景的服务网络。职业发展赋能破解成长焦虑。针对骑手的职业瓶颈和发展需求,联合多部门创新教育管理形式,开设多层次的能力提升课程。利用网点晨会、例会时间开设“微”课堂,内容涵盖党的创新理论、交通安全、普法宣传等基础知识;依托党校、青年夜校开设“小哥学堂”,提供职业技能提升、职业规划指导、合法权益保障等个性化课程。面上拓展:从“满天星”到“一团火”星级评价激发内生动力。创新建立“星级骑手”评选机制,将服务质量、安全记录、志愿服务等多元指标纳入考核体系,每月评选出五星级骑手10名,给予物质奖励和优先派单权,激励骑手提升服务质效。同时,实施骑手积分管理制度,将参与志愿服务、问题上报等正向行为转化为可累积、可兑换的积分,骑手可用积分兑换暖心礼包,激励骑手主动担当作为,形成“付出—积累—回报”的良性循环。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共有108名骑手兑换礼包。红色文化重塑职业认同。注重以红色文化引领行业风尚,通过多种形式增强骑手群体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在“717骑士节”等主题活动中,通过表彰先进、分享故事、授旗仪式等环节,使骑手从“小巷骑士”聘书的获得到自己主动维护社区环境的转变,提升“不只是送餐员,也是社区一员”的认同感。同时,引导骑手参与社区共建活动,为独居老人提供送餐、代买药品等志愿服务,今年以来全市骑手“星光志愿服务队”共提供服务261人次。多元协同构建共治格局。积极推动建立“红色合伙人”机制,邀请100名骑手担任社区“流动网格员”,引导其在配送中化身“安全巡查员”“文明宣传员”“民生信息员”“食品安全监督员”,形成“发现—流转—处置—反馈”的治理闭环。同时,搭建数字化治理平台,骑手通过“锦快办”小程序、“随手拍”微信群等渠道,随时上报安全隐患、不文明现象等问题线索,社区和职能部门及时“接单整改”并反馈结果。截至目前,今年全市网约配送员共上报安全隐患、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线索64条,协助整改52处,发放反诈骗、防范非法集资、食品安全、反浪费等宣传资料15000余份。数字赋能提升治理效能。利用数字化手段,不断提升网约配送治理的精准性和效率。一方面,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为网约配送平台企业提供市场监督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等课程,增强经营主体依法诚信经营意识;另一方面,在宜春市监“码上评”微信小程序增加合规指引内容,方便网约配送平台企业查询市场监管部门相关经营合规要求,防范违法风险隐患。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篇:
从“警民连心桥”到“企业护航人”——记九龙坡二郎派出所警企廉盟里的“助企管家”沈鑫
下一篇:
对市人大十七届四次会议第00118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