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中欧赵先德:供应链思维应从降本增效工具提升为创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5-09-30

  中欧EMBA新知讲堂暨供应链创新论坛近日在深圳举行。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京东运营及供应链管理学教席教授、中欧供应链创新研究院院长赵先德在主题演讲中分析了战新产业的技术和经济特征,并从产业链供应链的角度解读了战新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对其他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效应,以及芯片、新材料、新装备等战新产业子行业之间的联动效应。

  他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一些基本特性:从技术维度来看,以重大技术突破为基础,对技术(多技术交叉融合)的要求极高,需要持续的科研投入。

  从经济维度上看,市场规模增长快于传统产业,更容易形成“技术-市场-资本”正循环,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在产业链供应链维度,战新产业表现出强大的产业外部性 ,“一业带百业”,主要有三条路径:作为“链主”,带动上下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产品和服务,带动其他产业的转型升级,如新技术、新装备在其他行业的应用;战新产业之间存在“乘数效应”:多链融合,相互赋能,如芯片、材料、装备等战新产业相互联动。

  以芯片为例,战新产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又会催生出更多专业化、定制化的芯片设计需求,生产出的芯片又可应用于新装备、新材料、AI等。

  他指出,在这张复杂交织的网络中,供应链的合作创新是推动战新产业破局突围,实现技术协同突破、加速创新商业化的重要手段:“供应链的管理思维需要从传统的降本增效工具,提升为驱动创新的引擎”。

  赵先德教授进一步分享了三家企业的供应链合作创新故事,从博创智能的“合作创新+国产替代”,到万事利的“合作创新+切换赛道”,再到阿斯麦(ASML)的“合作创新+后来居上”的案例。

  改革开放以来,全球中高端注塑机的技术和市场由欧、美、日企业垄断;中国只是凭借价格优势,在低端注塑机市场占据优势地位。

  大约20年前,中国领军的注塑机厂商开始探索国产替代。

  先行者海天塑机凭借自主创新,攻克核心技术瓶颈,在一些标准化的注塑机产品上逐步逼近世界先进水平。

  成立于2002年、起步比较晚的博创,当时在硬实力上无法与全球领先企业,以及国内领军的海天塑机相比。

  博创的创新思维在于,基于对下游客户需求趋势的判断,走“定制化机器”的差异化路线。

  但自身无法承担完全定制化的成本,也不具备充分的技术能力。

  为此,博创通过多方合作创新,在欧洲二板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模块化的重新设计与改进,推出业内首个大规模定制机型,其核心供应商包括金发科技、金鑫机械等;供应商参与DFMA合作改进螺杆和料筒等核心零部件,以及改性塑料等核心原料;与华南理工、华科大、浙大等高校展开新型材料、注塑成形过程的智能调控技术等产学研合作;找到本身需求变化快,对模块化注塑机感兴趣,愿意参与研发的客户,如毅昌科技、美的等。

  如今,博创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二板式注塑机制造商,拥有几十项相关专利,产品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万事利诞生于1975年的丝绸老字号(杭州笕桥绸厂)。

  丝绸是典型的夕阳产业,规上企业从30年前的3000多家锐减至如今不到30家。

  行业主流做法是传统的2B+推式供应链:先设计和生产出来,再通过各种“地推”卖给企事业单位,通常是加个Logo和定制礼盒,当礼品用,周期长、库存多、回款慢。

  近年来国潮兴起,年轻人对丝绸重新产生兴趣,但他们喜欢更新潮的设计,需求是高度个性化的。

  万事利的创新思维是,用拉式供应链来满足C端的个性化需求。

  但传统的设计和批量化生产流程无法实现个性化定制,为此万事利与供应链合作、学习与创新,通过多方合作创新,用新工具和新装备,实现颠覆性的“单件设计、单件生产”。

  比如,在与AIGC服务商合作中,万事利提供素材库,服务商提供算法和开发面向销售者和设计师的AIGC工具;与设备供应商合作中,共同改进通用的纺织类打印机,对喷墨、传动等系统进行改良,来适配丝绸材质和无水特性十字绣行业的企业,通过跨界整合知识,共同解决从“印染”变为“打印”时的精准定位问题。

  正式使用和销售无水印染一体机后,万事利财务数据变化颇为明显:总营收从2022年、2023年、2024年的5.49亿、6.93亿到6.68亿元,净利率则分别为-0.26%、5.04%、5.29%,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991、2.385、2.218次。

  ASML1984年成立于荷兰,由两家荷兰公司——飞利浦和ASM合资成立。

  当时的光刻机市场领导者是美国(Perkin-Elmer、GCA等)和日本(尼康、佳能等)企业,主流产品为一体化的光刻机(一台机器对应一个工艺节点)。

  ASML凭借飞利浦的财务支持和技术投入,取得初期产品的成功,但仍属于相对同质化的竞争。

  ASML的创新思维在于,由于芯片制造技术更新速度极快,从客户(FAB厂)需求出发,将光刻机的设计从一体化转为“通用平台+特定模块”,后续可以通过更换某些功能模块实现升级,降低客户的换机成本。

  但只靠ASML自己,无法实现这种革新。

  为此,通过多方合作创新,ASML凭借PAS 5500系列模块化光刻机,直接推动了公司上市;此后,抓住TWINSCAN双工件台技术(“一机顶两机”),成为全球光刻机市场的领导者,并抓住EUV技术革新的契机,率先推出EUV光刻机,持续扩大领先优势。

  在此过程中,领先客户的支持和参与研发不可或缺,例如英特尔、台积电、三星等。

  与蔡司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适用于模块化光刻机以及EUV光源的先进光学系统。

  这被誉为光刻机的心脏,占成本40%以上。

  与顶尖科研机构的合作:借助IMEC等领先的半导体研究机构的专家,完成EUV等技术的早期验证,以及配套材料的开发。

  赵先德从中归纳出供应链合作创新的几个要点:能够从需求角度思考问题,识别当前主流产品或供应链流程的痛点,即使一开始技术不占优,也能通过差异化的、需求导向的产品和服务设计创造客户价值,赢得客户基础。

  在客户信任的基础上,与种子客户合作测试新的技术(可通过定制、免费试用等方式提高客户参与意愿),基于客户反馈持续迭代,使技术创新得到更好采纳。

  善于利用产学研合作,对高校/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进行产业化。

  在关键零部件环节识别合作意愿高、长期导向的供应商,哪怕能力暂有欠缺,也可通过赋能来共同成长。

  这样的供应商更容易参与联合研发,共同突破技术难题或共同为客户定制。

  更重要的是,能够有好的机制(协同决策、激励与利益分配、风险共担等)把以上多方以及更多跨界技术和资源方整合在一起,构建出可持续的合作创新生态。

  南方+记者 郜小平 【作者】 郜小平 南方产业智库

上一篇:
美媒:中国车助力伊拉克“电动汽车革命”
下一篇:
港股年内第二大IPO,紫金黄金国际市值超3100亿港元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