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中行信用卡新规引争议!其他银行会跟进吗?
发布时间:2025-08-18

  9月14日起

  中国银行一项信用卡新规

  将在上海分行长宁支行试点实施

  信用卡逾期产生的

  诉讼费、律师费等相关费用

  将被计入涉诉信用卡账单

  image.png

  (千库网授权图片)

  作为行业首家推行此政策的银行

  中行的做法引发持卡人广泛关注

  为何此时推出新规?

  是否合法合规?

  其他银行会跟风吗?

  诉讼费计入账单拟分段推行

  根据中国银行日前发布的公告,尚未偿还及经司法程序认定需由持卡人承担的诉讼类相关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仲裁费、财产保全费、差旅费、执行费、评估费、拍卖费、公证费、送达费、公告费、律师费等。中行表示,将按照司法判决或仲裁裁决结果,逐笔或合计一笔(涉及上述多项费用时)计入涉诉的信用卡账单中,上述费用不计收利息及违约金。

  推行节奏上,新规分阶段试点:

  9 月 14 日:中国银行上海长宁支行率先实施

  10 月 11 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跟进

  10 月 19 日起:全国其他地区分行陆续推行

  image.png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查阅裁判文书网看到,对于信用卡逾期,中行在主张信用卡本金和利息的同时,会要求逾期用户承担诉讼费、公告费等费用。法院在判决中,一般也会判令被告承担案件受理费。实践中,银行会先垫付诉讼费用,胜诉后通过执行程序向持卡人追偿。

  8月15日,中国银行相关部门对《中国消费者报》表示,此次纳入账单展示的是法院生效判决中应由逾期客户承担的诉讼类费用,不额外增加客户负担。为充分保障客户的知情权,并提供便捷的还款渠道,中行拟将此类费用在账单中展示,便于客户查询。同时,支持客户通过中行自助渠道将信用卡欠款连同诉讼费用一并归还,此部分诉讼类费用不再额外计息计费。

  新规合理性引发争议

  虽然法院一般会判决由逾期用户承担案件受理费,但不少持卡人仍对,中行新政提出质疑。

  《中国消费者报》查询发现,中行2024年3月31日启用的新版信用卡领用合约中明确:“乙方(中行)为实现债权的全部费用(含诉讼费、律师费等),由甲方(持卡人)承担”。从合同角度看,若持卡人签署了新版合约,中行的做法有明确依据。

  但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指出,关键在于开卡时是否明确告知并获得用户授权:若领用合约中已有约定,且用户知情,操作无问题;若未明确约定,或未以醒目方式提示,则易引发争议。

  王德怡还提出,诉讼费本应通过法院执行程序向持卡人追偿,中行直接将其计入账单,相当于“以银行执行代替法院执行”,程序上存在瑕疵。“除非用户授权银行自行扣划账户余额,否则这种操作缺乏充分的程序合理性。”

  此外,各地法院对诉讼费的处理方式不同:部分法院会先退回胜诉方(银行)垫付的费用,再向败诉方(持卡人)强制扣划。这种情况下,不适合将诉讼费计入账单。

  防控信用卡不良率激增是关键

  中行未直接回应新规推出的原因,但业内普遍认为,这与信用卡不良率持续走高、资产质量承压密切相关:

  从中行数据看,2024年底其信用卡不良贷款金额达102.72亿元,不良率1.73%;

  从行业整体看,2024年信用卡逾期半年未还总额达1239.64亿元,同比增26.31%;

  不良处置难度加大:2025年一季度,不良贷款转让挂牌量达742.7亿元,同比激增190.5%,但平均本金回收率仅5.8%,为各类个贷中最低。

  在此背景下,中行将诉讼费计入账单,一方面可通过明确费用承担,警示持卡人违约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减少银行自行垫付费用的压力,助力不良资产处置。

  不少持卡人担心

  中行此举会引发“跟风效应”

  但业内专家认为

  短期内其他银行跟进的可能性较低

  资深信用卡专家董峥直言:“很多逾期用户连本金都无力偿还,即便诉讼费计入账单,实际回款效果可能有限。”董峥进一步建议,银行更应从“源头防控”和“人性化处置”入手,对短期困境用户推出债务展期方案,避免向低质客户发放大额信用卡,减少不必要的自动分期,从根本上降低逾期风险。

  在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看来,银行再度声明该笔费用需由持卡人承担,有助于警示持卡人的违约成本,也有利于不良贷款的处置。

上一篇:
今年前 7 个月售价 50 万以上卖最好纯电车、轿车:小米 SU7 Ultra!
下一篇:
浙江省省部属企事业股权投资和基金管理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成立大会在杭召开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