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优化营商环境 兰州交出亮眼“成绩单”
发布时间:2025-11-25

  中国甘肃网11月25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刘姗)11月25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决胜‘西部领先、全国靠前’—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兰州专场。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兰州市锚定“全省第一、全国一流”目标,以“生命线”工程定位优化营商环境,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创新城市、四年蝉联全省考评榜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据了解,兰州市对标世界银行标准迭代升级营商环境7.0体系,全方位构建“1+18+N”政策保障体系,1312项改革举措全面落地。数据显示,全市54%的营商指标进入全国前列,81%领跑西部,公共服务优化、区域壁垒破除等9大领域获评全国创新案例。“清兰交易”“小兰善治”等品牌享誉全国,“施工许可”指标获世界银行技术援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城市观摩榜首。累计新招引百度、华能等“四个500强”及行业龙头102家,省外项目到位资金年均增长超20%,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9家、专精特新企业313家、“独角兽”企业10家,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向新而行、向质图强。

  同时,兰州市持续强化数字政府建设,实现7.07万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1040个高频事项“跨域通办”。推行“1+N”综合窗口机制,35个事项实现“一件事高效办”,累计压减办理时长982日、减少跑动161次、精简材料312份。“小兰帮办”提供上门服务4.7万件次,政务服务能力跻身全国高能力组别。工程建设领域首创“多段式联合验收”“拿地即开工”到“竣工即交证”全周期包抓机制,审批“最多跑一次、最长30天”,项目落地效率大幅提升。

  在全国率先出台统一大市场建设方案,废止不合理政策文件116份,查办不公平竞争案件54件、侵犯知识产权案件380件。“金城E交易”区块链平台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不见面开标”、跨省分散评标,政府采购中小企业合同占比达92.5%,节约企业成本7.84亿元。市场准入改革深化,“一业一证、证照分离、证照并销”工作机制下,近三年新增经营主体16.3万户,日均新增157户。信用体系建设领跑西部,城市信用状况监测位居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第4位,50个“信易+”应用场景覆盖医疗、养老等领域。

  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梳理发布柔性监管执法事项清单2635项,近三年实施行政柔性执法案件21.6万件。“小兰善治”多元解纷体系化解涉企矛盾1.01万件,商事案件审判周期压减51%。出台破产案件快速审理、预重整、“执转破”审查等制度机制,强化府院联动,破产案件审理结案率达74%,共挽救濒临破产企业35家、清理债务265.7亿元、盘活资产68.4亿元,8个停缓建项目重启建设。

  实施减税降费142.6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40.9亿元,累计清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103.9亿元。推出372款金融产品,新发放贷款1484亿元,惠及企业3.4万家。建设青年人才驿站36家,发放人才房票146张、兑现资金1780万元,拨付人才补贴780万元。通过“包抓联”“六必访”机制走访企业34.7万人次,解决诉求2.3万个。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纵深推进强省会行动为牵引,全面落实1139工作部署,实干当先、奋勇争先,聚焦经营主体关切的突出问题和诉求期盼,加快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步伐,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兰州篇章持续增势赋能。”兰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潘喆表示。

上一篇:
小米向光华工程科技奖捐赠5500万元 助力科技创新
下一篇:
首创证券“将帅齐换”背后:资管业务收入“腰斩”,投行业务成为短板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