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首创证券“将帅齐换”背后:资管业务收入“腰斩”,投行业务成为短板
发布时间:2025-11-25

  (来源:每财网)

  首创证券 一口气变更3位高管,能否投行业务短板以及加强资管业务的管理能力?

  文/每日财报楚风

  首创证券 一口气变更3位高管。11月20日晚, 首创证券 发布公告显示,由于董事长毕劲松到龄退休辞职,张涛从总经理职位升任董事长,并担任法定代表人。同时,公司聘任蒋青峰为总经理,选举刘惠斌为副董事长。

  《每日财报》关注到,今年股市走强,券商行业普遍迎来业绩大涨,但是 首创证券 的业绩增速却明显放缓。前三季度,相比券商动辄两位数的业绩增长, 首创证券 的营收与净利润增速仅为个位数。

  根据2025年中报, 首创证券 四大业务中,资产管理类业务遭受重挫,收入同比“腰斩”,成为拖累公司整体业绩的重要因素。另一发面,今年IPO市场复苏,但是 首创证券 的保荐项目较少,仅在11月份完成1单北交所项目。

  此外, 首创证券 正冲刺港交所,拟募资投入资产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多个方面。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其计划设立资管子公司。 首创证券 通过控股参股子公司,已布局多条财富管理线,但是上半年有2家子公司亏损。

  3位核心高管变更,

  张涛升任董事长

  首创证券 披露多份高管变动公告,董事长毕劲松因到龄退休,辞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职务及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相应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毕劲松自2011年担任 首创证券 总经理,2024年4月升任董事长。同时, 首创证券 选举张涛为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并担任法定代表人。

  资料显示,张涛亦是证券业“老将”,曾在 华泰证券 任职,历任总裁办公室总裁秘书、投资银行一部业务经理、上海总部投资银行业务部副总经理等多个职位,后加入 东兴证券 ,曾担任财务负责人、董事、总经理等职务。

  由此可见,张涛拥有较为丰富的投行履历,担任董事长后,被外界视为补投行业务短板的重要举措。《每日财报》注意到,近几年来, 首创证券 的投行业务表现不温不火,收入占比不足10%。

  张涛从总经理职务升任董事长后, 首创证券 聘任蒋青峰为公司总经理。蒋青峰具备资产管理方面的经验,自2016年加入 首创证券 后,先是在资产管理事业部基层岗位,后升任资产管理事业部二部总经理,曾担任资产管理事业部总裁,2023年担任公司副总经理。

  首创证券 还选举刘惠斌为公司副董事长。刘惠斌曾任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 法律部副总经理、总经理,法律合规部总经理,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

  资管业务收入“腰斩”,

  IPO项目仅过会一单

  今年A股走强,股市交易十分活跃,券商作为“牛市旗手”,也从中显著受益。数据显示,前三季度,50家上市券商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7.19%,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61.97%。

  反观 首创证券 ,业绩增速明显低于同行平均水平。今年前三季度, 首创证券 实现营收为20.15亿元,同比增长8.75%;实现归属净利润为8.04亿元,同比增长7.19%。从纵向对比来看, 首创证券 在2024年度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5.49%和40.49%。

  《每日财报》查询2025年中报发现, 首创证券 的业绩增速放缓,主要问题出在资产管理类业务方面。当期,其资产管理类业务实现收入为2.53亿元,同比下滑54.06%;主营利润为1.51亿元,同比下滑67.10%。

  资产管理类业务涵盖资管产品、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截止今年中期,资管产品规模为1654.40亿元,同比增长14.99%;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分别同比增长1.81%和18.92%。

  资产管理类产品规模增长,为何收入反而大降呢? 首创证券 解释称,2024年上半年债券处于牛市,资管产品超额业绩报酬收入贡献突出;今年同期,债市开年进入低利率水平后呈现宽幅震荡,资管产品超额业绩报酬大幅缩减。

  首创证券 的业绩增长主要由投资类业务撑起,上半年实现收入为8.19亿元,同比增长56.07%。财富管理类业务实现收入为2.20亿元,同比增长23.21%;投资银行类业务实现收入为8842.91万元,同比增长38.54%。

  如前文所述, 首创证券 的短板是投行业务,在IPO领域不具备优势。今年,其IPO过会项目仅有1个,为 山东祺龙海洋石油钢管 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北交所IPO项目,过会时间2025年11月3日。 首创证券 上一个成功保荐上市的IPO项目,还是发生在2022年11月。

  2023年来, 首创证券 保荐过的IPO企业还有4家,分别为 北京今大禹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护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鸿辉光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新疆阿克苏水务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但是4家企业都在2024年终止IPO审查。

  冲刺港交所IPO,

  加强四大业务建设

  更引发市场想象力的,是 首创证券 冲刺港股上市,拟打造“A+H”双市场资本平台。7月25日, 首创证券 首次公开披露你发行H股并登陆港交所上市的计划,并与8月27日获得北京市国资委批复,原则同意其H股发行总体安排。

  10月16日, 首创证券 发布港股招股说明书。从宣布到赴港上市,到获得背景市国资委批复, 首创证券 仅花1个月,再到发布照顾说明说,总计时间不到3个月。其高效的审批与上市节奏,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根据招股说明书,首创证赴港券募资资金,将投入资产管理类业务、投资类业务、投资银行类业务、财富管理类业务等四大业务的建设,并提高IT科技与数字化水平,剩余部分补充运营资金。

  其中资产管理类业务方面, 首创证券 将设立资管子公司,优化资产管理业务布局。早在2023年12月, 首创证券 就向中国证监会递交设立资管子公司的申请材料,并于2024年6月获得反馈意见。根据申请材料,资管子公司成立后,资管事业部将平移至子公司。

  《每日财报》还注意到, 首创证券 旗下共有4家主要参股控股子公司,有两家出现业绩亏损,分别为 首创京都期货有限公司 和 首正德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均为全资子公司。

  今年上半年,首创京都期货实现营收为1479.59万元,净利润为-661.70万元。而去年同期,该子公司实现净利润为191.76万元。

  首正德盛持有望京私募51%股权,后者为 首创证券 设立的二级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同期,首正德盛实现营收为305.08万元,净利润为-1770.00万元。去年同期,该子公司实现净利润为-231.13万元。

  总的来看, 首创证券 高管变更后,或形成“投行背景董事长+资管出身总经理+合规副董事长”的管理构架。今年以来, 首创证券 业绩增速放缓资管业务收入大降,投研业务表现不温不火,新管理层能否补全投行短板并加强资管的管理能力,《每日财报》将持续关注。

上一篇:
【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优化营商环境 兰州交出亮眼“成绩单”
下一篇:
美元债异动|万科企业VNKRLE 3.5 11/12/29价格下跌4.553%,报39.329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