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MG陈萃:“吹不吹牛,第三方验证说了算”
发布时间:2025-11-25

  “吹不吹牛肯定要看结果。”面对媒体关于半固态电池安全性超20%是否夸大的质疑,上汽乘用车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在2025广州车展的专访中如此回应。他背后的数据显示,MG携手国家级检测机构中汽中心进行的测试,部分标准甚至比历史最高标准还加了50%。

  中汽中心的测试堪称“变态级”——用带凸起纹路的10mm螺纹钢针穿刺电芯,XYZ三向挤压直至250kN,400J能量的底部四点击球,800℃高温直接灼烧180秒。这些测试标准全部超越行业最高标准20%以上。

  测试标准再造,半固态电池的安全革命

  “20%、50%只是一个个数字。”陈萃在专访中直言,“如果我给您一台车,说这款电池的安全性比其他市面上所有的车好10%,您愿意付多少钱?没有人可以回答出来。”

  安全,成为MG半固态电池最核心的卖点。中汽中心的测试涵盖了螺纹钢穿刺、三向极限挤压、盐水浸泡、极寒冰冻、底部球击以及高温火烧等六大极端工况,几乎模拟了车辆可能遇到的所有噩梦场景。

  测试中,满电电芯被螺纹钢彻底刺穿后静置2小时,电池全程未起火、未爆炸;电池包在-45℃环境舱极限冰冻12小时后,各项性能依然正常;4颗4kg铁球从10米高空砸向电池包底部,撞击后仅出现轻微凹痕。

  清陶动力总经理陈凯在专访中表示:“半固态到固态并不是两个割裂的东西,而是一个技术的演进。很多的固态技术需要在半固态电池中进行使用和验证,这样有助于推动技术的进步。”

  MG的平权哲学十万级市场的技术突袭

  “今天拿着50万、100万到今天车展展馆里面去找,买不到一台半固态电池的车,全球所有地方都买不到。但是我们今天在一台不到10万的MG4上提供给客户了。”陈萃的这番话,揭示了MG此次技术投放的战略意图。

  半固态电池作为明年高端车溢价的核心技术,被MG下放到10万级车型,这背后是品牌对“技术平权”理念的坚持。从创始人威廉·莫里斯让每个人都能拥有跑车的“跑车平权”梦想,到今天MG将半固态电池技术带入大众市场,平权的内核一脉相承。

  陈凯解释了成本控制的奥秘:“我们和上汽之间建立了联合研发团队,这款车型和电池立项之初就有成本目标,所以我们选择原材料的成本是可控的。”

  这种深度融合的研发模式打破了传统主机厂与供应商的采购关系,使得前沿技术能够以更合理的成本落地。

  破解低温焦虑北方用户的新能源平权

  “现在的新能源车对于北方用户来说没有那么友好,特别是季节比较冷的时候,有些新能源车连电都充不进去。”陈萃指出了当前新能源市场的地理失衡现象。

  MG提出“南北平权”的理念,希望北方和南方的客户一样都能享受到新能源车带来的出行体验。全新MG4半固态安芯版在-7℃热车状态下续航达成率高达75%,相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20%,解决了新能源车在严寒地区的使用痛点。

  12月份,MG还将在漠河进行极寒测试。“这次不拿同级车做对比,我们拿一些比我们贵很多的车型,或者它在正常状态下的动力表现比我们好很多的车型。”陈萃透露了这一颇具挑战性的测试计划。

  半固态电池的低温性能优势,让新能源车真正成为全国性的解决方案,而非仅限于温暖地区的选择。

  MG的品牌焕新设计驱动的年轻化

  “MG品牌基因是运动,中国和海外的运动也是两回事,海外的运动讲的是真运动。”上汽集团创新研发总院总设计师兼上汽英国技术中心总经理邵景峰在专访中分享了MG的设计哲学。

  此次车展上,MG发布了全新品牌IP——MOLI,这一形象由上海前瞻团队与伦敦设计中心共同打造,融合了经典赛车头盔与防风镜元素。邵景峰透露:“这个设计师是我们去年上汽设计国际挑战赛欧洲赛区的年轻应届设计师,刚毕业一年。”

  MG4“东来紫”配色占比70%的购买量,证明了品牌在向年轻群体和一、二线城市移动。邵景峰强调:“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MG有很多相近的智能化产品,但在欧洲,很多消费者认为MG是一个时尚、先锋的新能源品牌。”

  MG的年轻化不仅是营销口号,更是深入到产品设计和品牌表达的各个层面。

  产能与交付挑战

  对于MG4连续两个月销量破万后遇到的交付问题,陈萃坦言:“首先确实对各位客户非常抱歉,我们现阶段没有办法很快地交付,但是从这个月开始,大部分客户应该能感知到整个交车的速度是比原来有所加快。”

  MG采取了多种措施应对产能挑战,包括为530智趣版专门采用宁德时代电池并新建产线。同时,品牌还推出了购置税补偿政策——对于12月28日前下订但未能今年交付的客户,MG将补上购置税差额。

  渠道建设也在加速进行。“我们8月初预售时整个经销商网络不到300家,现在已超过400家,明年还会引入新的网络形式。”陈萃表示。

  从300家到400家网络的快速扩张,反映了MG品牌在市场端的积极进取。

  13款新能源车型打响产品攻势

  “我们到后年年底要推出13款新能源车型,这13款是一台都不会跳票的。”陈萃在专访中透露了MG雄心勃勃的产品计划。

  对于半固态电池技术的未来定位,陈萃认为这将是MG长期的技术护城河。“相对现在市场上做得比较好的新能源品牌,MG是一个后发者,后发者要有背后的技术支撑,不能只做同质化。”

  明年MG将在新车型上陆续使用半固态电池技术,但会有选择性地区分应用场景。“我们要把MG最旗舰的优势技术用在旗舰车型上面。”陈萃暗示了技术的阶梯式应用策略。

  MG既要在主流市场实现技术平权,又要在高端市场建立技术标杆,这种双轨并行的策略体现了品牌的战略智慧。

  陈凯补充道:“我们跟上汽成立了合资公司,联合研发团队同时开发的车型有好几款,不只是MG这一款。从车型来讲,上汽的几个品牌,包括EV、增程、混动都有在开发的车型。”

  出行应该是安全、高效且无障碍的

  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转型的十字路口,MG选择了不将技术作为划分阶层的手段,而是作为平权的工具。这种选择背后,是品牌对汽车本质的深刻理解——出行应该是安全、高效且无障碍的。

  随着13款新能源车型的陆续推出,以及半固态电池技术的不断迭代,MG的“技术平权”理念有望在更广阔的市场中验证其价值。

  (图/文网通社陆宏伟)

上一篇:
“卖牛缩产”,净利暴跌148%!中国乳业惨烈的去产能样本
下一篇:
开滦集团唐山矿业公司“五个聚焦”推动五强五促党支部工作长效机制建设走深走实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