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英国煤炭,美国石油,中国电力:1万亿度!中国单月用电量背后
发布时间:2025-08-27

  原本以为,2024年中国发电量是世界前7+欧盟发电量的72.16%足够震惊全球了,但没有想到,中国在2025年7月又一次打破单月用电量记录——1.02万亿度!比十年前翻了一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一个国家,敢想象在一个月内消耗1万亿度电。但在2025年7月,中国做到了。    一个月一万亿度电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东盟十国全年的用电量,相当于德国+法国一年的用电量。  这么恐怖的数字背后,藏着一条关于我们这个国家正在发生什么,以及将要走向何方的线索。    煤炭,成就了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  人类文明史,本质上就是一部能源利用史。从烧柴火,到烧煤,再到烧油,再到用电,谁掌握了更高级、更庞大的能源,谁就能在地球村横着走。  煤炭曾同钢铁、蒸汽机一道,作为从英国起源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象征。16世纪后,随着人口大幅增长、工业飞速发展,全球对钢铁的需求快速增加,当时一个炼铁厂一年就要消耗400英亩的林地。  无止境地砍伐木材让英国森林数量急速下降。18世纪初,英国森林覆盖率已下降到5%-10%。  此时,煤炭作为一种容易开采、燃烧值高的新型燃料闪亮登场。每100万吨煤炭产生的热量相当于600万亩树林里所有木柴燃烧后所得到的热量。  更重要的是,英国是煤炭储量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且主要产煤区附近都分布着河流或紧靠海边,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英国人能方便地将煤炭送往全国各地,大规模运用于冶炼行业,改变了整个英国的能源结构。    而随着对煤炭需求量的增加,矿井不断向地下延伸。如何高效排除矿井积水则是煤矿开采中的大问题。在这种迫切需求下,蒸汽机被发明出来——第一代纽科门蒸汽机1712年出现时就是用于为矿井抽水。18世纪80年代,瓦特在纽科门蒸汽机基础上改进出的瓦特蒸汽机标志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它改变了工业的生产方式,使人类进入机器时代。    有了取之不尽的煤炭,钢铁工业随之发达,推动了机器制造业,棉纺业和毛纺业,18世纪中期,英国生产了全世界棉纺品和铁产量的一半,煤产量的2/3。1913年,英国产煤量达到惊人的2.92亿吨。  此后,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呈现出迅猛上升态势,其全球第一工业大国地位无可争议,堪称当之无愧的行业翘楚。  美国掀起石油革命,成为全球霸主  然而,让英国意想不到的是,接下来就是石油时代。  英国近代海军的奠基人费舍尔勋爵率先认识到石油的重要性,他在1901年写道:“石油燃料将使海军战略发生一场根本的革命。它将是一个唤醒英国的事件!”在他与时任海军大臣丘吉尔的推动下,英国海军克服重重困难,在全球最先将燃油锅炉用于海军主力舰艇的动力。  但最先实现石油这种新型能源大规模商业化开发的国家不是英国,而是美国,不同于煤炭的广泛分布,当时欧洲并不出产石油,这种燃料供应的转变,宣告英国领先时代落幕。  19世纪期间,美国境内勘探出储量可观的石油资源。    1859年,宾夕法尼亚州钻探出美国历史上首口油井,标志着现代石油工业的起源,这一事件为美国日后确立全球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当时全美范围内掀起了开采石油的热潮,大批勘探者奔赴各地寻找石油资源,在这股热潮中,后来赫赫有名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也参与其中。    美国凭借德克萨斯和加利福尼亚的石油资源,以及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迅速掌控全球石油市场。二战后,美国通过“石油美元”体系,将石油与金融霸权结合,进一步巩固其全球领导地位。  过去一百年,是石油的时代,所以中东成了火药桶,美国靠着美元-石油霸权,日子过得舒舒服服。  但现在,时代要变了。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我们的石油和天然气,自己不够用,一大半靠进口,怎么办?唯一的出路,就是能源革命。把能源的基础,从依赖进口转移到我们能自己做主的东西上来。  煤炭,我们储量丰富,这是“压舱石”;可再生能源,比如风和光,这些老天爷给的,谁也抢不走。    所以你看我们这几年一边是煤炭搞清洁高效利用;另一边就是发展风电和光伏,装机量一路狂飙到世界第一。  中国电力革命,工业社会的未来  这条路走下来,最终的能源形态,就是电。煤炭可以发电,风和光也可以发电,未来的核能也能发电。把所有能源都转换成“电”这种高级形态,通过我们自己建设的特高压电网,送到全国任何一个角落。  一个月能稳定地生产和消耗一万亿度电,意味着我们能源安全的“护城河”在加深,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去驱动那些高科技产业,去支撑一个庞大的数字化社会。  从油转电,是不可替代的技术潮流。中国第一产业用电同比增长明显,超过20%,这背后是农业灌溉、畜牧业养殖等领域电气化设备普及率提升以及智能温室大棚、无人机植保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在快速增长。    此外,1.02万亿度月用电量里,近六成流向第二产业。风电、光伏、新能源车等这些东西,都是“电老虎”。新能源汽车用电增长25.7%,光伏产业链用电增长30%。生产光伏板需要拉单晶硅,那是出了名的“电耗子”;生产动力电池,从电解液到正负极材料,哪个环节不耗电?  更重要的是,这些产业代表着未来。  而AI时代来临,电,又是AI革命的能源底座。算力中心的扩张是耗电大户,中国是全球第二的算力大国,仅次于美国。美国OpenAI公司搞的ChatGPT数据中心,一天就有两亿个请求要处理,在这个过程起码要消耗50万度电,相当美国1.7万个家庭的用电量,中国DeepSeek,每天的耗电量要40万度以上,此外,中国还有阿里通义千问、腾讯元宝,华为盘古等大模型,背后都离不开海量的算力支持。    近期,美国AI数据中心遭遇一个意想不到的瓶颈——电网里的变压器严重缺货。马斯克很早之前的话被验证,他说以后随着美国AI产业的高速发展,现在缺变压器,以后缺电。    如今,中国的情况已经在说明,美国的电力供应已经被中国拉开了差距。  在中国,电车越来越多,机器人已经处于爆发的前夜。像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都在筹备上市了。这也预示着,机器人产业的大爆发,就在眼前了。    质量检测、缺陷控制、产线监控等环节,AI应用于实际工业生产的案例正在不断涌现。    比亚迪、宁德时代、三一重工、海澜、万凯等等企业都有建设5G工厂,覆盖各种不同行业。美国直到最近才开始追赶,少数明星企业如特斯拉开始打造基于“私有5G基站”的工业互联网。    说白了,美国并非不想将AI应用于工业端,而是这一切,都离不开电力。中国去年用电量10万亿度,占全球总用电量1/3,美国4万亿度多点,差不多是中国4成多。而中国还要建设雅江水电站,还要建造100座以上的核电站,打造全球第一的能源强国。  现在满大街跑的电动车,各种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以光伏、风电、储能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在5G、WiFi、AI加持下高度自动化的流水线;被AI大模型全面渗透的各行各业......电力资源正在决定一国硬实力与外资流向,第四次工业革命可能已经爆发,正以中国为核心不断席卷,只是身处其中的人们浑然不觉。    1万亿度的背后,是一个正在全速奔跑,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法轻易撼动的中国。从当年的“拉闸限电”到如今的“用电破万亿”,这中间翻越的,是一整座时代的山。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举报/反馈

上一篇:
警惕!这些公司净利润超10倍!
下一篇:
从创新实践到双向奔赴 中国银行深度赋能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