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马鞍山经开区:挥写“经”彩新答卷
发布时间:2025-08-19

  这是一方投资兴业的热土——优强企业竞相抢滩,主导产业集群成势,经济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这是一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人才荟萃、创新兴盛,产城融合渐入佳境,宜居宜业新画卷徐徐铺展。  至重嘱托践于行,感恩奋进谱新篇。  作为马鞍山市经济主战场,马鞍山经开区坚持把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牵引性抓手,“经”心服务挑大梁,开足马力往前赶,以奋勇争先之志、千钧破障之力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新城,各项工作开创了崭新局面,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答卷精彩。  轰响“产业引擎”——坚持项目为王,加快集群成势  总装车间里一派繁忙,一辆辆崭新的新能源重卡鱼贯下线,整装待发……  作为全省唯一的新能源商用车“链主”企业,在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的全面赋能下,汉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确立了“醇氢+电动”的技术发展路线,奋力推动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在新能源新赛道上不断跑出“加速度”——上半年,汉马科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126.83%、130.46%,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前列;整车出口同比增长149%,延续“井喷式”增长态势。  开发园区发展关键在于产业,产业发展关键在于集聚。  马鞍山经开区始终高擎“强产兴业”大旗,坚定不移做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三智”“三电”产业,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绿色食品、能源电子三大主导产业,大力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拉长产业链、构建生态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现已拥有包括蒙牛乳业、汉马科技、蜂巢能源、正奇光能、泰尔重工、格力电工、海底捞食品、达利食品等在内的规上工业企业222家,其中上市企业4家。  抓产业,关键在项目——  7月22日,亨利食品马鞍山智慧工厂项目签约落户马鞍山经开区。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具备年产30万吨西餐调味品的生产能力,将进一步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壮大。  马鞍山经开区狠抓招商引资“第一要事”,紧盯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积极应用产业链、基金、科技、应用场景等招商新模式,坚定不移招大引强、招新引优。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提质升级马鞍山青浦工业园,深入推进与上海临港控股合作,加快推动沪皖产业联动集聚区发挥效益;依托高能级开放平台,统筹高水平“走出去”、高质量“引进来”,推动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1-7月,马鞍山经开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5个,其中重大项目11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423万美元。  抓项目,关键看成效——  马鞍山经开区树牢“七未”理念,坚持一线调度、专班推进,持续强化要素保障、提升服务质效,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1-7月,天工科技、圣翰新材料等31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93.94%;多邦珩磨、万智新能源等15个项目竣工投产,竣工率93.75%。  加速“向新图强”——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引领创新  捧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2023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马鞍山经开区中钢矿院、雷狮轨道、中冶华天、马钢矿业、蒙牛乳业等5家企业参与的9个项目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4个。  入选省级“首台套”!  省工信厅日前公布2025年度第一批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马鞍山经开区2项产品获认定。其中,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HK1100型油润滑滑块式万向联轴器”获评“国际先进”等级,安徽科达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KXNHJ连续式造粒/预炭化一体化回转窑系统”获评“国内先进”等级。  科学技术打头阵,天工人巧日争新。  马鞍山经开区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把“关键变量”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增量”。园区现已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13家、省级83家,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82家。  马鞍山经开区加快推动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创成国家级5G工厂1家、省级数字化车间16家、省级智能工厂7家。越来越多的企业乘“智”而上、加“数”发展,不断塑造着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重点企业人才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精准引才、人才留用、人才培养、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等方面深入座谈交流,积极建言献策……今年以来,马鞍山经开区开展“经”英荟人才系列恳谈活动,邀请人才为产业发展“问诊”、为园区发展“把脉”,收效显著。  马鞍山经开区牢固树立“人才强区”理念,持续优化提升人才服务体系,全面激发优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全力打造人才“引育留用”一体生态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马鞍山经开区创新以“项目落地、技术引进”配置人才模式,随项目柔性引进专家人才;认真落实“一对一企业用工管家”服务制度,先后推动电子信息等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一产一策”,针对性制定引育措施;充分发挥园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平台作用,深入推进校政企合作,近年来新增校企合作单位60家;发挥中钢矿院国家级实验室、安工大科技园、华孚镁基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加大产业紧缺人才引进力度;积极举办各类产才融合创新大会,开展“经”英荟人才系列恳谈活动,建立“有需必应、接单即办”的人才服务机制,积极为人才办实事、解难题;引进“荐才专家”,并与高校开展人才交流对接活动,深度融入长三角人才链、创新链,全面激活人才资源,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2000余名。  真心爱才、诚心引才、倾心聚才、暖心留才,持续优化的人才生态,激发创新创业热情,为园区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厚植“发展沃土”——优化营商环境,提速产城融合  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玻璃制造商,去年,信义玻璃高端幕墙用节能中空玻璃生产线建成投产。该公司产品外运途经路线的限高杆,导致公司运输车辆及员工班车需绕行,每趟增加12公里路程和40分钟时间,影响效率且增加成本。  接到企业诉求后,马鞍山经开区第一时间赴现场了解情况、商讨解决路径,并报请市委、市政府统筹研究,高位推进。在深入分析研判该限高杆拆除的可行性和稳妥性后,制定了道路交通安全防护方案,并立即着手进行拆除。从接到企业反映到限高杆拆除完毕,仅用时5天,使信义玻璃运输成本减少50%以上。  今年初,信义玻璃进一步增资扩能,将汽车玻璃生产线和信义智能制造产业园2个项目落户马鞍山经开区,实现“一月内双投”。目前,汽车玻璃生产线项目已投产,信义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占地约195亩,前期工作正稳步推进。  “拆除一处限高杆、连投两个新项目”,正是马鞍山经开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生动写照。  马鞍山经开区持续深化“经心办”服务品牌内涵,抓实抓细金融、科技、人才、用工等各项服务,为项目落地、企业发展和产业壮大提供全要素保障,不断增强投资吸引力、发展竞争力和企业获得感。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等共性问题,马鞍山经开区创新推出“经采易贷”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免申即享”“即申即享”,今年以来,帮助企业融资7.4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抵押物不足等融资堵点;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参与组建科转一号、省芯屏产业、新兴产业母基金等6只基金,总规模达43亿元;扎实推进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改革和“无证明城市”“高效办成一件事”,召开外贸企业座谈会、民营企业家恳谈会、经产链盟供需对接会等,今年以来解决涉企问题400余个。  为企服务优质高效,产城融合宜业宜居。  “以前,无论是大病还是小病,都习惯往市里大医院跑,来来回回很不方便。新医院的启用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以后看病更加方便了。”7月1日,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经开区分院正式运营,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市级专家的优质诊疗服务,让前来就诊的居民们纷纷点赞。  全市首家第四代立体生态住宅云栖城项目加快建设,ROGT网球赛事中心、申东遗址公园投入使用,虬塘河及掩山河水系整治、银塘南路等项目稳步推进,饮马湖水系治理和环境提升、青山河沿线整治等项目建设持续加速……马鞍山经开区北区以城市更新、南区以全域土地整治为抓手,持续完善功能配套,加快推进产城融合,不断提升综合承载力。一座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愈发可触可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企业扎堆落户、人才近悦远来。(刘挺姚杰超马成驭)

上一篇:
甘肃:构建高质量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为 “技能照亮前程” 培训行动注强劲动能
下一篇:
拧紧责任的“螺丝”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