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36氪出海·关注|风浪中出海,中企全球化上半年盘点
发布时间:2025-08-18

  

  回顾上半年,压力与机会交织,让企业出海的故事比以往更复杂,也更值得关注。

  一边是全球经济放缓、地缘政治和关税政策的过山车,给企业海外布局带来变量和压力;另一边,出口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新兴市场需求增长、能源与科技出海、跨境投融资推进,为企业开拓海外增量提供了机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5上半年,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动作呈现出几个趋势:

  出口同比保持增长,区域和品类结构动态调整;

  赴港上市成为热潮,港股市场表现亮眼;

  新能源、汽车、消费等赛道仍是出海核心引擎。

  以宏观数据、市场热点为线索,本文汇总盘点了这半年来中国企业出海的风景与波澜。

  宏观数据

  出口同比增长,结构动态调整

  整体来看,上半年货物贸易出口同比仍保持正增长。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较前5个月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破13万亿元,同比实现7.2%的较快增长。

  出口结构更加多元,新兴市场贡献增量。上半年我国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贸易规模超过500亿元的伙伴数量达到6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个;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增长4.7%,占进出口总值的51.8%,较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在对欧盟、日本、英国等传统市场实现增长的同时,新兴市场贡献了更多增量,上半年对非洲、中亚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4.4%、13.8%,对东盟进出口3.67万亿元,增长9.6%。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冲击全球贸易格局

  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持续重塑全球贸易版图,成为中国企业出海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考题。

  4月,美国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对全球商品统一征收10%基线税,对中国额外加征 34%,后续累计最高关税水平曾一度上升至 145%,并取消对中国商品的 800 美元免税额度,冲击跨境电商;5月,中美发布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取消部分加征关税,并对24%的关税设立90天暂停期;8月,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同时保留按该行政令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的剩余10%的关税。

  受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上半年中国对美进出口双双下降。据海关总署数据,上半年,我国对美国进出口总值2.08万亿元,同比下降9.3%。其中,出口1.55万亿元,下降9.9%,进口5303.5亿元,下降7.7%。中美贸易由第一季度同比增长转为第二季度同比下降,降幅达到了20.8%。随着日内瓦、伦敦经贸会谈取得积极进展,中美贸易有所回升,6月份进出口值从5月份不到3000亿元,回升到超过3500亿元。

  市场动态

  批量赴港上市,吸纳全球资金、打造国际化品牌

  赴港上市,是今年资本市场最大的热点之一。据港交所数据,今年上半年香港有42只新股上市,相较去年同期增长40%,集资总额为2021年以来新高,已超越去年全年的876亿港元,截至6月30日,首次公开招股(IPO)集资额超过1050亿港元,稳居全球资本市场榜首。

  上半年的港股 IPO 市场,外资基石投资者的投资金额和投资占比大幅上升。据申万宏源,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外资基石投资者占全部基石投资者占比分别约为41.6%、40.4%、59.3%,合计投资金额分别约为64亿港元、110亿港元、286亿港元,呈现出大幅上升态势。从资金来源结构来看,当前港股基石投资者中的外资主要来自英国、美国和新加坡的国际资产管理机构,也包括中东主权基金和东南亚家族办公室等。

  对于有全球化规划的企业来说,去香港上市是吸纳全球资金的通道。例如宁德时代、蜜雪冰城、老铺黄金、海天味业等代表性企业,创下融资额、股价涨幅等多重记录;更是建立全球品牌形象的战略入口,新消费、硬科技、生物医药等热门行业企业,也借此开启全球化增长的新阶段。

  围绕“一带一路”的海外投资和跨境并购升温

  企业海外投资有所下降,但“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呈现增长趋势。据安永《2025年上半年中国海外投资概览》,2025年上半年,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800亿美元,同比下降6.2%,主要投资行业包括制造业、科技、新能源产业链等;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722亿美元,同比下降0.5%,其中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89亿美元,同比增长20.7%,热门投资目的地包括东南亚、中东、中亚和拉美国家。

  海外并购交易也在回暖,并同样以“一带一路”为核心关注。据安永《2025年上半年中国海外投资概览》,中企宣布的海外并购总额为196亿美元,同比上升79%,交易数量为200宗,同比减少7%,但超过5亿美元大额交易从去年同期的6宗增长到14宗。按行业,2025年上半年,多个行业并购金额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TMT(科技、媒体和娱乐以及通信业)继续成为最热门行业;按区域,亚洲占据主导地位,占并购总额超过一半,拉美并购热度大涨,并购金额增长六倍。

  行业热点

  汽车与新能源,扩张新兴市场

  汽车与新能源行业仍是中企出海领头羊之一,凭借系统优势持续扩张海外市场。

  2025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强劲,出口量达到106万辆,同比增长75.2%;推动中国汽车整体出口的增长,上半年汽车出口总量达到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据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2025年出口的增长是插混和混合动力等暴增,以及持续挖掘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市场的结果。

  光伏行业的压力还在持续,数据喜忧参半。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量同比分别增长-7.5%、74.4%和-2.82%,出口额同比下降26%;加速扩张新兴市场,2025年上半年,中国组件出口覆盖国家和地区数量已达115个,对51个国家的出口额同比增长超过100%,中国光伏企业正加速开拓非洲、大洋洲等新兴市场。

  储能企业的海外订单则大幅增长,加速出海。据 CESA 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统计,1月—6月中国企业新获199个海外储能订单/合作,总规模超160 GWh,同比增长220.28%。

  消费出海:精细化运营,多元市场拓展

  消费领域,成熟品牌的全球化,更显精细化运营特征。以泡泡玛特、安踏等为代表的头部品牌,正以更成熟的IP、品牌和渠道运营,打开多样的市场;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餐饮品牌,也在加速海外开店,东南亚和北美成为主力阵地。

  跨境电商依然是中国消费出海的主阵地。据海关总署,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1.32万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出口约1.03万亿元,增长4.7%。不过,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也为行业蒙上阴影。包括 TikTok、Temu、SHEIN 等在内的跨境平台和商家,也在持续开拓和渗透欧洲、拉美等多元市场,通过海外仓、本地供应、多元化市场布局等方式降低风险。

  尾声

  AI 、智能硬件相关创业公司也是今年跨境出海领域的生力军。它们从 Day 1就开始探索全球市场,通过技术创新和差异化竞争,打开新的全球化空间,为出海注入新的想象力。

  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的出海版图虽经历波折,却展现出多点开花的强劲态势。面对更加多元的市场、更立体的路径和更复杂的竞争态势,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表现出的韧性与雄心始终未变。

  作者:施忆

  编辑:Jason

  图:Unsplash

  

  近期发布

  服务|KrASIA 面向中国出海企业,发布全新英文媒体服务

  在全球经济复杂格局的当下,英文报道不仅是向海外客户和消费者传递价值主张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认知沉淀。英文媒体 KrASIA(kr-asia.com)致力于向世界介绍中国商业和文化。英文网站约60%的读者为东南亚核心国家的商业人群。KrASIA 通过优秀的搜索引擎优化,专业的英文内容和可靠的社交媒体矩阵,以及全球顶级信息数据平台彭博终端和道琼斯 Factiva 等外部收录平台,帮助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如果您的公司对英文传播有相关需求,或者希望与 KrASIA 合作提供出海服务,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或点击“此处”填写表单,获取 KrASIA 媒体服务刊例和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

  

  社群|欢迎加入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

  目前,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已经吸引超过17,000位出海人加入,他们来自国内外初创企业、行业巨头、投资机构等。在出海社群里,我们为成员挑选整理每日全球跨境资讯,帮助出海人把握最新动态;定期组织出海交流活动,链接出海生态圈,寻找潜在合作伙伴。欢迎添加36氪出海小助手微信(ID:wow36krchuhai-xzs2)申请入群,一同出海!

  

上一篇:
惠誉:确认美的集团(000333.SZ)“A”长期外币发行人评级,展望“稳定”
下一篇:
中铁地产设计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 暨二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