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快讯 | 达实智能连续3年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ESG实践案例!
发布时间:2025-11-25

  近日,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公布了2025年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名单, 达实智能 凭借碳普惠创新实践案例,再次入选2025年上市公司ESG实践案例。

  至今, 达实智能 已经连续3年入选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ESG实践案例,其中2024年为“最佳实践案例”。

  技术赋能:AI驱动建筑能效持续提升

  达实智能 以AIoT智能物联网平台为核心,构建了集建筑冷热负荷预测、中央空调系统全局优化、设备运行诊断、能耗异常预警等五大AI算法模块于一体的节能物联网系统,实现建筑能源系统的智能感知、精准控制与持续优化。

  AIoT物联网平台基于AI负荷预测技术,可提前精确判断空调系统冷负荷,实现按需供冷,有效避免能源浪费;同时,依托全局优化算法,系统可智能评估各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效能,生成最优运行组合策略,显著提升系统整体能效。

  以达实大厦为例,部署该平台及节能算法后,单位面积年能耗降至85kWh/(a㎡),较同类甲级写字楼降低25%-30%。其中,大厦超高效制冷机房采用“按需供能+系统寻优”的双重AI节能算法,全年综合制冷能效系数(SCOP)达6.31,远超行业常规水平(SCOP约为3.5),年节电量达101万kWh,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024年,达实大厦通过积极开展各项节能措施之后,将运营活动中产生的4450.99tC02e温室气体,全部通过核证减排量(CER)进行抵消,自2021年起已连续4年实现碳中和,全面落实国家“双碳”战略要求,树立智慧建筑低碳管理的示范样板。

  图:达实大厦“2024年度碳中和证明”

  机制创新:全国首个“碳普惠+高效机房”项目成功落地

  为推动更多建筑业主主动开展节能改造, 达实智能 主导编制并发布《深圳市高效制冷机房碳普惠方法学》,系统构建了建筑高效制冷改造项目的碳减排量量化、核证与交易路径,助力绿色低碳技术从“降耗”走向“增值”。该方法学的推广,推动碳普惠体系在建筑领域实现标准化、可复制、可推广,为建筑碳资产化奠定基础。

  2025年,达实大厦高效制冷系统节能改造项目顺利完成碳普惠核证,减排量达到1008吨二氧化碳当量,由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 签发,并在 深圳绿色交易所 挂牌交易。这是全国首个将“碳普惠”机制正式应用于建筑高效制冷机房项目的成功案例,标志着碳普惠体系实现了从居民端行为激励向建筑端技术减排场景的有效延伸。

  图: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 签发“达实大厦高效制冷机房”1008吨碳普惠减排量的函

  通过为节能减碳行为赋予量化价值, 达实智能 将原本“隐形”的节能行为转化为“可核证、可交易”的碳资产,激发建筑用户持续节能的内生动力,形成低碳运营的长效机制。

  成果显著:助力下游用户实现可持续节能降碳

  达实智能 在绿色建筑节能领域深耕多年,一直秉承“让建筑更节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基于全局优化 AI 算法、大数据分析技术,将自主研发的达实 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EMC007 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数据中心精准能效控制及管理系统等充分运用于节能项目中,为用户提供节能低碳服务。

  图:达实服务的光伏企业产业园

  目前, 达实智能 已累计为包括 宁德时代 、 隆基绿能 、 亿纬锂能 在内的全国400多家客户提供节能服务,覆盖超500个建筑与园区场景,累计节电15.3亿度电,折合减排二氧化碳约53.2万吨,显著提升了行业的绿色运营水平。

  通过“AI+物联网”技术与精细化碳管理服务, 达实智能 不仅帮助客户大幅降低能源成本,还希望积极推动碳普惠机制的落地应用,引导用户将节能成果转化为可量化、可交易的碳资产,助力实现从“节能”到“增值”的价值闭环,进一步释放绿色生产力。

  达实智能 不仅是节能技术的研发者、低碳服务的提供者,更是碳普惠制度建设的积极推动者。未来,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国家战略引领下, 达实智能 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加大对节能技术系统和解决方案的研发和投入力度,进一步拓展“碳普惠+AIoT平台”的建筑碳减排管理模式,为中国的建筑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创新路径,共建可持续未来。

上一篇:
“何以长安·创见未来”网络媒体采风暨“双重”精品展示推介活动正式启动
下一篇:
“阿里系企业家”:500个好公司,200个CEO来自阿里?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