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解锁“知产”变现的N种方式
发布时间:2025-08-27

  “这笔生物医药管线质押贷款是我们作为创新药研发公司获取大额、相对低成本、非稀释性资金的关键工具。它有效盘活了公司的核心无形资产,加速了研发和商业化进程,提升了公司信用,并优化了资本结构,为企业发展注入了金融力量。”和径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径医药”)相关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让和径医药受益的“生物医药管线质押融资”业务模式,是上海技术交易所携手银行探索出的一条金融赋能生物医药和助力“知产”变“资产”的新路径,目前在上海地区已落地多笔业务,并在全国推广。除此之外,全国首单公司化运营知识产权服务信托、上海首批专利密集型产品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以及专利密集型产品维权保险,也都是近期上海“银证保信”各类金融机构用新方式支持企业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保护的重要成果。

  科技金融激活“知产”价值

  技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是生物医药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上海技术交易所“生物医药管线质押融资”模式从团队、市场、技术等维度对医药管线进行全面考量,为企业在研管线提供科学、公允的价值赋能,助力银行深度剖析生物医药企业核心资产,形成“一价”。同时,上海技术交易所通过技术权益登记和质押登记,为银行授信提供确权和质押佐证,解决了生物医药企业技术资产权益认定问题,形成“两证”。上海技术交易所基于核心专利、临床数据及其他技术秘密对生物医药管线技术权益进行确权登记并估值,并通过区块链存证技术保障企业方和金融机构的相关权益。

  以和径医药为例,上海技术交易所从市场需求、同类管线竞争情况、商业化前景等各维度对和径医药研发管线进行价值分析,进而通过“两证”丰富了担保方式,最终由上海银行向企业提供5000万元授信额度。相较于传统企业流动资金贷款1年的期限,这笔贷款期限达3年,使和径医药可以从容安排资金,专注于新药研发及自身业务发展。据悉,这5000万元授信将支持和径医药推进核心管线HJ-002和HJ-004的临床试验,用于治疗上皮生长受体因子(EGFR)突变抑制剂奥希替尼耐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

  近年来,在沪金融机构围绕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保护等环节,探索了多种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新模式,如上海银行专利商标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中行上海市分行专利开放许可信贷模式、上海农商银行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融资等。在数据权益质押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有11家企业共获得数据产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约2.74亿元,如浦发银行上海分行依托上海数据交易所“数易贷”,落地生物医药临床管线数据资产质押研发贷;人保财险上海市科技分公司落地上海首单数据知识产权保险,为上海骋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数据知识产权被侵权损失、调查费用、应急响应费用、数据恢复费用等一系列风险保障,减少了数据侵权、泄露等问题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记者从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获悉,今年上半年,上海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为132.28亿元,同比增长29.33%,登记笔数达1019笔,惠及企业905家。在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推动下,上海27家商业银行总分行和330家区级及以下支行已在近几个月开通专利质押线上全流程无纸化业务办理。“以往像我们这类研发型小微科创企业,凭借专利技术,没有抵押担保,申请贷款有难度,且效率一般。这次工行上海市分行仅用3个工作日便完成知识产权的全程无纸化质押登记,并快速发放了数百万元融资,及时解决了我们的资金需求,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动力。”上海叠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创新

  在今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响应上海市知识产权局部署,创新推出专利密集型产品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为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企业提供最高5000万元的授信额度。对重点“集群式产品企业”的聚焦,也标志着上海知识产权金融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创新。

  记者了解到,与传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比,此次推出的专利密集型产品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具有主动授信、较低利率、打包质押、免费评估等优势。主动授信方面,兴业银行上海分行针对符合标准的企业,主动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的授信额度,打破传统融资模式中企业先申请再等审批的被动局面,显著提升了企业获取资金的效率和便利性。利率方面,该行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较低的贷款利率,叠加政府的专项贴息,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企业财务负担,助力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和业务拓展中。质押方面,与传统单一专利质押不同,该业务首次支持企业将多领域、多技术维度的专利组合打包质押。评估方面,知识产权评估的全部工作由银行承担,企业无须提供任何资料,不仅节省时间和精力,还能打消因评估费用产生的顾虑,进一步降低融资门槛。

  上海谙邦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半导体晶圆传送设备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拥有74项核心专利,凭借“晶圆传送设备及传送方法”等22项核心专利集群的质押,获得1000万元贷款,将用于新一代智能化传送设备的量产。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专利集群质押不仅提升了技术资产金融价值,更为我们参与国际竞争增添了底气。”

  “我们围绕‘集群式专利签约’,以‘技术流’替代‘资金流’,从专利密度、技术转化率等9个维度评估企业潜力。”兴业银行上海分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王寿松介绍,该行计划在3年内为上海科创企业提供超20亿元专利集群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推动“知产金融”向“集群式知产金融”迭代转化。

  专利密集型产品以核心技术专利集群为支撑,前期研发投入高,未来市场价值大,但也面临着技术泄露与侵权易发的风险。鉴于此,太平洋安信农保上海分公司为高新技术园区提供专利密集型产品维权保险,增强园区企业创新投入的信心,解除企业维权应对的后顾之忧。金融资源与专利密集型产品的深度对接,为创新型园区和企业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探索公司化市场化“变现”模式

  上海积极探索以专利权作价入股等为标的的知识产权信托新模式以及市场化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在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指导下,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以下简称“临转院”)经过半年多的调研,共同探索建立了公司化运营知识产权服务信托,并于近期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签署了全国首单公司化运营知识产权服务信托协议。

  据了解,上海国际信托创设的“知识产权服务信托”属于广义“知识产权信托”,指的是以知识产权及其相关权利为信托财产,以帮助知识产权所有权人实现商业价值为主要目的的信托业务。相较于传统的知识产权金融,信托公司可以发挥信托资产隔离的独特制度功能,为科技创新企业、研发科研机构、高校及医院的知识产权(专利权、版权、商标权等)提供资产保护、收益分配、管理专项资金账户等服务。在全国首单公司化运营知识产权服务信托中,医院以专利独占许可的形式将相关专利技术许可给临转院独占使用,临转院取得相关专利技术的独占使用权后与第三方成立合资公司,并以分独占许可方式将相关专利技术分许可给合资公司,临转院以其实缴出资的合资公司股权收益权作为信托财产,委托上海国际信托设立服务信托,临转院以及相关医院作为信托项下受益人,并约定服务信托项下可分配的资金类信托财产比例。

  在上海首单全市场化增信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中,企业通过在一级市场发行债券的形式获得直接融资。相较于知识产权质押的融资模式,资产支持证券(ABS)是一种更便捷、高效的直接融资模式。有别于通过地方城投平台或国企进行增信的项目,该市场化项目由银行为企业开立保函进行担保,一旦企业发生坏账,银行作为市场化的金融机构将无条件兑付。

  记者了解到,上海首单知识产权资产支持票据(ABN)和徐汇区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资产支持证券(ABS)的发行也在推进过程中。

  今年,上海成为全国8个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之一。据了解,上海市有关部门拟共同出台推进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的相关落实方案,与之前已经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等政策举措一起,为上海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的顶层设计添砖加瓦。

上一篇:
晶盛机电接待104家机构调研,包括APC International Co,Limited、Daiwa(Shanghai)CorporateStrategicAdvisoryCo.Ltd、DegCos Cap等
下一篇:
纳百川闯关IPO:盈利能力下滑与现金流告急 营收依赖宁德时代输血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