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关于对政协六届四次会议12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9-14



市工商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十堰抢抓商用车转型换道机遇,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提案》(第12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贵单位对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经认真研究,针对贵单位的建议,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支持科研创新。培育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创新平台,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省内外重点高校,建成整车、零部件、装备等领域新型研发机构92家,其中省级22家,市级70家。今年以来实施省、市揭榜制科技项目31项,派驻省级“科技副总”38名,对接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59个,促成科技成果转化65个。由十堰市政府、清华大学、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共建的“清华大学—东风商用车智能驾驶联合研究中心”,聚焦商用车高速场景取得阶段性成果,L3 级以上智能驾驶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商专用车共性技术中心”正在与东风公司沟通拟定建设方案。

(二)强化人才支撑。陆续出台了《“武当人才支持计划”实施细则》《十堰市“民营企业引才计划”实施办法(暂行)》《十堰市“武当人才卡”实施办法(试行)》《十堰市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领域,聚焦企业人才生活津贴发放、“武当人才卡”申领等方面提供人才服务,截至目前,累计为我市19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企业引进人才发放“武当人才卡”163张,为恒进感应、湖北三环、驰田汽车等8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企业引进的61名人才发放生活津补贴80.3万元,积极对接联系汉江技师学院、东风汽车技师学院联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开设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已累计为我市企业培养输送300多名专业技能人才,有力助推了人才留堰。

(三)开展交流对接。大力推进供应链平台建设,自长江汽车产业供应链(十堰)有限公司2024年成立以来,累计开展业务总额超15亿元。先后举办2025商用车产业发展会议、首届专用车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专用车科技展等品牌活动,参与整专零企业超过1000家,签约项目52个、投资总额超230亿元,发布十堰全国专用车供应链平台,十堰经开区被授予“中国商专用车流通基地”称号。成功举办福田欧曼·十堰零部件供需对接会、专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企业家沙龙等产业对接活动,120余家企业实现链上协同,推动30家企业进入福田欧曼供应链体系。

(四)加强政策保障。围绕财政政策支持有为、金融信贷支撑有为、物流降本增效有为、科技创新赋能有为、助力市场开拓有为、要素保障服务有为等“六个有为”,持续增强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已向东风十堰基地等企业兑现资金近5亿元,创新发放产供强链贷、专用车发展贷等汽车专属信贷产品,已累计为102家企业发放6.4亿元贷款。5月14日,印发《十堰市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要点》,规划全年建设充电桩2600个,目前已完成建设任务1206个。5月15日,印发《关于支持专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办法》,统筹财政资金10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专用车高端化发展。7月22日,印发《关于支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实施细则》,市财政每年统筹2亿元,用于支持企业规模壮大、重大研发创新、技术改造、开拓国际市场。构建总规模超过20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三年内预计可拉动汽车产业投资600亿元。加大汽车消费支持力度,压茬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地,今年以来带动汽车销售4287台。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大科技创新引领。一是完善平台体系,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大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力度,以政策引导、项目驱动等方式促成企校双方深度融合,加速推动传统汽车产业转型。二是开展技术攻关,突破关键技术。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新材料等领域,紧密对接企业需求,梳理凝练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组织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三是组织对接活动,为企业高校牵线搭桥。深入挖掘企业需求,组织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企校双进”专场,以“企业家进校园”“专家进园区(企业)”等形式促成企校合作。

(二)持续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借助“北京院士专家十堰行”、省“院士专家企业行”等活动,积极对接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领域院士专家来堰开展技术指导,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加强政策宣传,联合各县市区人社部门积极对接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企业,开展人才政策进企业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我市人才生活津补贴申报、“武当人才卡”申领等人才政策。三是优化人才服务。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做实做细各项服务,积极落实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企业引进人才待遇。四是继续与相关院校加强合作,深化“订单式”培养模式,强化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和输送,促进人才留堰,助力人才向产业集中、为企业服务。

(三)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健全千亿级产业工作专班+行业协会工作体系,发挥十堰市专用汽车协会、十堰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零部件创新中心等作用,针对性开展零部件企业诊断。二是用好“亲清在线平台”,做好政策推送、诉求办理等各项工作。三是持续推进“三中心一基地”等补短板项目,完善产业链条。推广用好产供强链贷、产业升级贷等政银担产品,为更多符合条件的零部件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十堰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5年8月8日


上一篇:
2025年上半年招商和投资促进局工作总结
下一篇: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所属非保险子公司基本情况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