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翁婿档”创业、“父子兵”接棒,永大股份年入8亿冲IPO
发布时间:2025-11-25

  李氏家族持股86.56%。

  作者|刘俊群

  编辑|刘钦文

  你每天用的洗衣液、家里发电的光伏板、吃的医药胶囊,甚至开车加的汽油——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日常用品,在制造过程中都离不开同一个关键设备:压力容器。

  2025年11月26日,作为压力容器领域重要供应商,江苏永大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永大股份 ”)将迎来北交所上市审议的关键时刻。

  公司客户名单上赫然列着 中石化 、 中海油 、 合盛硅业 等行业巨头,但公司也面临回款风险,7798万元货款被客户 合盛硅业 子公司要求分期4年偿还。与此同时,实控人李氏家族在三年内通过大额分红套现1.79亿元。

  这家公司的家族内部故事也同样充满戏剧性。81岁的父亲李昌哲手握61.62%的绝对控股权,却仅在行政部担任副部长;而持股仅7.74%的三儿子李进,才是公司实际经营权掌门人,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并且,老父亲李昌哲在遗嘱中已经表明,将全部股权指定由三儿子李进继承,另外两个同样在公司任职的儿子,均对股权没有继承权。

  如今,李氏家族带领 永大股份 冲刺IPO,能否顺利呢?

  01

  年入8亿元冲IPO

  客户7798万尾款要分4年支付

  压力容器作为一种能扛高压、耐强酸强碱的“罐子”,是化工厂将原油变成塑料颗粒、光伏企业将硅石炼成高纯硅料、医药公司提纯抗生素的核心装备。可以说,没有压力容器,一半以上的工业产品都无法生产。

  永大股份 主打反应、换热、分离、储存四大类非标压力容器。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分别达6.91亿元、7.07亿元、8.1亿元和3.18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均超过99%。

  图源:罐头图库

  支撑其业务的是堪称“豪华”的客户阵容。公司不仅是 中石化 、 中石油 、 中海油 、 中核集团 等央企的一级供应商,还与赛鼎工程、 东华科技 等顶尖设计院,以及盛虹集团、 恒力石化 、 协鑫科技 、 卫星化学 等头部化工企业建立合作。

  然而,这份“豪华”客户名单背后藏着隐忧。2022年至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贡献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85.36%、67.32%、66.47%,到2025年上半年更是飙升至86.69%,收入来源较为集中。

  公司在《招股书》中提示道,由于下游项目投资规模大、客户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主,报告期内客户集中度较高。若主要客户经营状况、资信水平出现问题或合作发生变动,可能导致订单减少、回款受阻,进而影响公司持续经营与盈利能力。

  图源:罐头图库

  大客户高度集中带来的回款风险,正在 永大股份 身上逐步显现。

  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间, 永大股份 与新疆东部 合盛硅业 有限公司(下称“新疆 合盛硅业 ”)签订了“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的压力容器采购合同。

  根据合同约定, 永大股份 在2023年5月至10月期间完成了设备的生产和发货工作。目前,该项目整体建设进度为65%, 永大股份 提供的压力容器设备已完成现场安装,但尚未完成调试验收环节。

  尽管设备尚未完成最终验收, 永大股份 已在2025年11月确认了该项目收入1.75亿元。这笔收入使得新疆 合盛硅业 成为公司2025年度第一大客户,占当年预计营业收入的23.3%-24.96%。不过,截至目前,公司已按合同约定收回60%的款项。

  问题的关键在于剩余的40%安装调试尾款。由于新疆 合盛硅业 面临经营与流动性压力,双方就7797.92万元的尾款达成特殊还款协议:自2025年11月起,每月支付150万元,全部清偿需要52个月,即超过4年。这意味着 永大股份 要等到2029年底才能收回全部款项。

  这一安排给公司带来显著财务风险。 永大股份 在《招股书》中披露,若新疆 合盛硅业 按计划还款,公司预计计提坏账准备572.16万元;若出现违约,则可能对2025年度业绩造成3898.96万元至7797.92万元的损失。

  图源:罐头图库

  值得一提的是,欠款方新疆 合盛硅业 ,是 合盛硅业 (603260.SH)持股80.41%的控股子公司。 合盛硅业 是2005年成立的全球硅基新材料龙头企业,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合盛硅业 自身也面临资金压力。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其货币资金仅11.42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超6亿元,而短期借款达49.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高达66.49亿元。

  此外, 永大股份 还面临其他欠款纠纷。例如与客户润阳悦达的3544万元货款,虽经调解,但润阳悦达仍未履行付款义务,公司已于2025年上半年全额计提3304万元坏账准备,目前强制执行尚未立案。

  伴随回款难题的,是公司业绩的“增收不增利”。2022年至2024年,永大营收从6.96亿元增至8.19亿元;但净利润却从1.12亿元增至1.31亿元后,在2024年降至1.07亿元,同比下滑18.35%。

  更严峻的是压力容器在光伏领域的销售断崖式下滑。该板块收入从2022年的9493万元跌至2023年的2560万元,2024年虽反弹至1.56亿元,但2025年1–10月新签订单为“零”,发货量也从2023年的7785吨暴跌至2025年1-10月的275吨,降幅超82%。

  永大股份 在回复北交所问询时坦言,若硅料、硅片价格持续低迷,公司光伏业务未来业绩可能大幅下滑。

  图源:罐头图库

  与此同时,公司应收账款持续高企。2022年至2025年6月末, 永大股份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2.39亿元、2.05亿元、2.64亿元、2.53亿元,合计高达9.61亿元,占营收比例最高接近40%。其中单项计提坏账的金额从2022年的681万元增至2024年的2609万元,增长近3倍。

  在千亿级的压力容器市场中, 永大股份 凭借稳定的客户资源占据一席之地。但大客户依赖、回款周期拉长、光伏订单归零等问题,正成为其必须面对的生存考题。

  02

  81岁父亲、儿子、儿媳齐上阵

  公司背负对赌压力

  永大股份 背后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李昌哲、儿子李进、儿媳顾秀红(李进的配偶)三人合计持有公司86.56%的股权,形成绝对控股格局。

  然而,这个家族的权力分配却暗藏玄机。81岁的李昌哲手握61.62%股份,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却只担任行政部副部长,未进入董事会或监事会;而仅持股7.74%的儿子李进,反而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掌握着公司的经营实权。

  这种“持股与掌权分离”的安排,背后是一场家族股权调整。

  故事要从公司起源说起。2009年,李进和其岳父顾郁文共同创办了 永大股份 的前身永大有限。7年后,2016年9月,李进将其持有的71%公司股权(作价5680万元)无偿转让给父亲李昌哲,未收取任何对价。

  2021年,顾郁文去世,其生前持有公司20%股份,其所持股权也于2021年退出。对于顾郁文的持股安排,《招股书》并未交代,不过顾郁文女儿、李进配偶顾秀红目前持股17.2%,并在公司担任董事一职。

  对于李进无偿转让给父亲李昌哲股权一事,公司解释这是“家庭内部财产分配”,并称李昌哲已立遗嘱将所有股份由李进继承,因此豁免了支付义务。这一安排引发了监管问询。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影响股权清晰、控制权稳定的情形。

  图源:罐头图库

  直至2025年7月,李进与李昌哲补充签订协议,进一步确认因遗嘱安排豁免转让款支付,才对该事项作出补充披露。

  值得关注的是,李昌哲的遗嘱将股权全部指定由三儿子李进继承,排除了长子陈汉炎、次子李澜的继承权。而陈汉炎、李澜目前仍在公司任职,分别担任采购部部长、商务部经理,二人通过间接持股各持有公司0.72%股份。

  此外,李昌哲之孙(陈汉炎之子)李新星亦担任商务部经理,间接持有0.14%股份。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累计派发现金红利2.03亿元,李昌哲家族凭借86.56%的持股比例,累计获配约1.79亿元分红。

  此前公司计划通过IPO募集6.08亿元,其中5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但在北交所连续问询后,募资规模被调减至4.58亿元,补流项目也被取消。

  图源:罐头图库

  在家族治理之外, 永大股份 的IPO进程还面临对赌协议的压力。

  2024年12月31日, 永大股份 与 盛港投资 、中皋投资、疌泉投资等投资方签订的对赌协议,设置了明确的上市窗口期:需在2026年6月30日前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否则投资方有权要求公司回购股份。

  该协议中的特殊权利条款虽已于2025年4月27日终止,但根据《一轮回复函》,一旦公司上市失败或主动撤回申请,这些条款将自动恢复效力。

  对此, 中国企业资本 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对赌条款可能导致实际控制人负债增加,影响其持股稳定性,需重点关注。

  从家族内部的权力安排,到上市前的大额分红,再到紧迫的对赌协议, 永大股份 正面临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的双重考验。这个家族企业能否顺利闯关IPO呢?

  你看好 永大股份 上会吗?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上一篇:
京东首车遭退定!宣传有天窗实车没有,下定才知“租电限3000公里”
下一篇:
中国银行与中国五矿签署合作协议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