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中国经济正在积蓄新的发展动能!阳光保险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最新发声
发布时间:2025-11-25

  第十九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暨2025中国金融机构年会日前在深圳举行。在“中国银行业年会”分论坛上, 阳光保险 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发表题为“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的主题演讲。

  邱晓华指出,过去一年,中国经济顶住了复杂的外部压力,以及内部转型升级的阵痛,在风浪中实现了稳中有进的发展,全年有望实现年初制定的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

  他认为,这份成绩单背后对应四个关键因素:宏观政策积极有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持续释放制度红利;消费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外部冲击的时效性特征使进出口波动得到缓冲。

  展望未来,邱晓华从经济周期、科技 革命 与地缘政治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刻剖析。他表示,虽然前行路上仍面临挑战,但中国经济正在积蓄新的发展动能,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自身周期视角:第四次经济调整接近尾声

  从中国经济自身的发展周期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数次起落调整。

  邱晓华在演讲中清晰地梳理了前三个主要周期:80年代末的价格改革闯关、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每一次中国经济都通过政策的优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成功走出了困境,并迈上了新的发展台阶。

  他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第四次调整”周期之中。这一次的挑战尤为复杂,是外部环境剧变、新冠疫情突发与内部转型升级矛盾“三重因素”的叠加。然而在这样的超预期压力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5%左右的增长,展现出强大的系统韧性。

  邱晓华强调,更为重要的是,种种迹象表明,本轮经济调整正处于即将走出困境的关键阶段:

  首先,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虽未完全结束,但其对整体经济的影响预计将在未来得到缓解。

  其次,新旧动能转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正逐渐成长为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

  最后,改革开放的深化步入收获期。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推进,正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效率;而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则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更稳定的预期和保障。

  “从中国经济自身周期角度看明年、看未来,能够感受到的是,影响中国经济的困难因素在减弱,而支撑前行的积极力量在增强。”邱晓华认为。

  大周期视角:置身新一轮科技 革命 潮头

  如果说通过中国经济自身周期分析看清当下的“形”,那么从科技 革命 大周期的视角则能把握中国未来发展的“势”。邱晓华在演讲中对此表达了强烈的乐观态度。

  邱晓华认为,历史上,前三次科技与工业 革命 ,中国都是缺席的“旁观者”。但本轮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化、绿色化、网络化为代表的新科技 革命 ,中国首次以“参与者”乃至部分领域的“引领者”的身份登场。

  这一历史性转变,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国家的战略布局也清晰地反映了这一点。

  邱晓华特别提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了12个方面的战略任务,其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被摆在第一条,并指明了具体路径: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这意味着,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将更加成色十足——更智能、更绿色、更数字化。”他表示。

  此外,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现代化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中国不仅在传统的交通、能源、通讯设施上拥有坚实基础,更在新基建领域,如新能源、储能等方向投入巨资。

  邱晓华也在演讲中提及“两重”建设(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认为在未来会继续大力度地展开,为这场深刻的产业变革提供世界级的硬件支撑。

  他表示,在新一轮科技 革命 中,中国不仅站在了“风口”,更在积极构筑属于自己的“风口”,为经济的长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变局视角: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

  展望中国经济的未来,无法回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特征——地缘政治的深刻调整,而重中之重便是中美关系的演变。

  邱晓华对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做出了审慎而理性的判断:双方关系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

  他认为,未来的中美关系将呈现一种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新常态。在气候变化、全球公共卫生等需要共同应对的挑战上,合作仍会继续;而在涉及核心安全与技术的领域,竞争乃至一定程度的“脱钩”恐难避免。

  但他同时强调,两个经济巨人“完全脱钩”既不现实,也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动态平衡,将成为未来的主旋律。

  邱晓华称,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关键在于做好自己的事。“时间是中国的好朋友,只要我们利用好宝贵的时间窗口,在解决自身困难和矛盾方面更有成效,百年变局的未来,中国前景是乐观的。”

  他认为,综合周期、机遇与变局三大视角,可以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但道路必然是曲折的。

  短期来看,经济正处于周期底部复苏的阶段;中长期看,中国已牢牢抓住了新一轮科技 革命 的历史机遇;而从全球格局演变看,只要保持战略定力,专注做好自己的事,中国就能在时间的考验中不断积累优势。

上一篇:
股权债权联动 农行杭州分行赋能低空经济发展
下一篇:
12家保险公司亮10年+底牌,长期分红实现率整理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