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记者观察:巨头竞逐C端AI
发布时间:2025-11-25

  □本报记者 苏洁随着AI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曾经在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巨头”竞争大戏,如今在AI舞台上迎来全新演绎。百度近日披露的第三季度AI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50%。其中,AI云收入同比增长33%;AI应用收入达26亿元;AI原生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62%,达28亿元。与此同时,百度在世界2025大会发布的“百度伐谋”,短短数小时便吸引超1000家企业申请接入测试,企业广泛覆盖交通、能源、金融、物流等多个行业。11月17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全面对标ChatGPT,加入全球AI应用竞赛。据报道,截至《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发稿时,“千问”APP公测一周,下载量已突破1000万次。与此同时,11月18日,蚂蚁集团正式发布全模态通用AI助手“灵光”,在移动端实现“自然语言30秒生成小应用”。据悉,“灵光”上线6天总下载量已突破200万。腾讯元宝则一度靠着DeepSeek流量急速攀升。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腾讯元宝的月活用户数同比增长55.2%。近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腾讯企业服务收入保持双位数增长。基于强大的模型能力,腾讯AI应用在个人和企业两端不断深入,以生态协同实现价值倍增。9月,在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京东围绕全新升级的大模型品牌JoyAI,发布了三大全新AI产品,四大场景深度AI应用以及多个技术平台。在供应链金融科技大会上,京东支付发布了其在用户体验全链路中应用智能体的全景图,为商家和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新体验。字节跳动旗下豆包获取了海量用户流量,根据QuestMobile《2025年三季度AI应用价值榜》,豆包月活环比增长22.2%至1.59亿,月均下载量达3447万。由此可见,头部互联网巨头加快AI在C端(用户)市场布局,竞争愈加激烈。竞争主要来自AI市场的巨大“诱惑”。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全球AI To C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35%,这一数字让科技企业看到了机会。有行业人士表示:“长远看,C端市场很有可能就是大模型领域的主阵地。未来C端市场的体量将是B端市场的十倍。”金融行业作为标准化较高的行业,也是AI应用的优质场景。金融行业拥有大量C端用户群体,积累了海量数据,应用场景丰富,具有天然优势。比如,在智能客服领域,客户与企业交互无需人工参与,数字人就可以实现对话。目前头部银行已有应用,保险、证券也处于AI产品替代和辅助的过程中。在智能投顾领域,生成式AI可以作为辅助信息融入推荐系统,生成数据分析和研究报告,提出个性化投资建议。在信贷业务领域,传统信贷流程中存在欺诈和信用风险、申请流程繁琐、审批时间长等问题,通过运用AI技术,可以从多维的海量数据中深度挖掘关键信息,提升贷前、贷中、贷后各个环节风险识别的精准程度,为金融机构节省人工成本。随着AI应用进军C端市场,未来将为金融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同时也为更多用户了解金融、走进金融发挥积极作用。

上一篇:
孙正义一笔Buyout,凯雷回款276亿
下一篇:
不卖空调 董明珠为何现身三只小山羊直播间卖羊绒大衣?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