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筑实“暖商”生态,激活“兴商”动能
发布时间:2025-11-24

  民营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河北省沧州市工商联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以强化末端落实为抓手,全力护航民营经济稳健前行,激活高质量发展增长动能。

  政企直通车平台吸引超6万家企业注册,数字工商联融资平台发放贷款超85亿元,"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兴村项目投资超105亿元……一串串亮眼数字背后,是沧州民营经济稳健前行的坚实足迹。

  铸魂强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发展信念根基

  沧州市工商联始终将思想政治引领置于工作首位,着力筑牢民营经济人士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企业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沧州市工商联扎实开展商协会党建"两个覆盖"集中摸排行动,精准指导商会党组织建设,推动3家商协会成立独立党支部、3家组建联合党支部、5家成立临时党支部,实现党建工作与商会建设同频共振。联合大元集团等龙头企业开展党建互联共建活动,推动"党建+会建"深度融合,让党组织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市县两级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家参与经济形势分析、政策解读、理想信念教育等各类培训研讨活动累计74场,覆盖4000余人次,引导企业家胸怀"国之大者",坚定发展信心。

  "年轻一代企业家是民营经济的未来与希望。"沧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李卫东表示。

  沧州市工商联深入实施青年企业家"领航工程",出台县级培育工作指导意见,层层压实培育责任,构建系统化培育体系。组织200余名青年企业家赴深圳等地开展研修,让青年企业家汲取先进经验、增长经营才干。与市委党校深度合作,联合开展《大统战工作格局下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同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课题攻关,为精准培育提供坚实理论支撑。

  典型引路是强化价值引领的有效途径。沧州市工商联圆满完成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 理事等15名重点人选的综合评价与推荐工作,并协助市委统战部完成后续考察。积极搭建人才成长平台,推荐43名优秀青年企业家担任青年企业家商会骨干,推荐1名青年企业家跻身全国工商联低空经济委员会,为沧州民营企业在新兴领域发声搭建桥梁。

  精准赋能:多维服务体系激活企业发展动能

  政企沟通是否顺畅,直接关系企业诉求能否落地。沧州市工商联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构建线上线下联动、政策金融协同、法律服务全面的多维服务体系,让企业诉求"有处说、有人办、有回音"。

  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搭建亲清连心"高速路"。线上,在河北省首创"沧州市政企直通车综合服务平台",吸引超6万家企业注册使用,开设企业诉求直达通道,践行"线上反映、线下解决"高效模式,确保企业呼声第一时间被倾听、困难第一时间被响应,畅通政企互动"最后一公里"。线下,持续开展"入企入会"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深入运河区、高新区、沧县等县(市、区)的60余家民营企业,精准掌握企业发展现状、瓶颈问题及优化营商环境建议。高层对话常态化,高规格举办8期政企恳谈会,聚焦绿色化工、管道装备、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收集企业诉求151个,通过台账管理、跟踪督办、闭环落实,实现问题搜集率、意见办结率、政策转化率均位居全省前列,形成"企业提问题、政府给答案、政策再优化"的良性循环。

  深化政策金融服务,输送惠企赋能"及时雨"。政策落实精准化,系统梳理国家、省、市三级惠企政策,编印8000册《政策惠享》系列手册,通过"入企入会"走访、培训活动等方式,将政策"礼包"精准送达企业,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数字赋能提效率,依托政企直通车平台及微信公众号等数字化载体,动态更新惠企政策350余条,实现政策智能检索、精准推送与一站快享。金融服务破难题,联合 沧州银行 、 建行 等金融机构组织6期政银企对接会,为300余家民营企业解决融资5.1亿元;推广数字工商联融资平台,累计测额企业31618户,为8224户企业发放贷款85.42亿元;开展小微企业金融赋能活动5次,解决融资8000万元,为百强企业家发放"尊享卡",全方位金融服务为企业发展"活血解困"。

  优化法律服务保障,构筑合规营商"护城河"。开展"服务企业日""民法典宣传月"等品牌活动,通过"法治体检""合规讲堂"等形式,组织律师服务团为企业提供精准法律咨询与解决方案,成功解决涉法问题56件。创新打造"调解+仲裁"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民商事纠纷仲裁调解中心,扩容法治服务资源池,目前受理案件566起,办结365件,成功调解13件,为民营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法律救济途径。挂牌成立沧州市产业合规研究中心,举办"合规护航·赋能发展"系列座谈会,聚焦企业高频合规风险,解读行业监管政策,为300余家企业提供前瞻性指引,完成百家重点企业"法律体检",推动企业从"事后补救"向"事前预防"转变,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固本强基:商会改革发展凝聚协同发展合力

  商会是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纽带。沧州市工商联大力推动商会组织改革发展,激发商会内在活力与战斗力,让商会成为民营经济协同发展的"助推器"。

  聚焦服务升级,彰显平台价值。引导商协会深度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精准对接行业需求,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指导零售行业协会举办"3·15"主题活动,助力消费升级;支持服装与纺织商会带领会员企业参展,擦亮"沧州纺织"品牌;指导塑料包装商会举办"2025第五届中国沧州(东光)塑料包装国际博览会",成交金额达12.8亿元;指导举办"2025年第八届中国(任丘)建筑门窗幕墙博览会",意向签约金额3.35亿元。

  深化规范管理,提升组织效能。持续加强商协会规范化建设,指导成立沧州市装饰材料协会,推动组建秦皇岛市 沧州商会 、上海市 沧州商会 ,不断扩大沧商"朋友圈"。推动2家商会顺利完成换届,指导16家商会完成年检工作,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运作流程,保障商会组织健康有序运行,提升商会服务能力与公信力。

  创新工作机制,激发组织活力。深化实施副主席、副会长轮值制度,让企业家站前台、当主角。截至目前,10名企业家副主席、副会长轮流开展轮值活动5期,赴东北三省、东莞、柳州、广州等地对接外埠商会、考察行业标准,促成项目对接39个,总金额超2.7亿元。发起组建 沧州商会 全国联盟倡议,获得各地沧州籍企业家积极响应,《联盟章程(征求意见稿)》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为宗旨,构建"四链融合"机制与"六部一中心"服务架构,为沧商群体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制度基础。

  担当作为:践行社会责任绘就共富发展画卷

  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沧州市工商联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在主动作为中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绘就携手共富的新画卷。

  "万企兴万村"行动纵深推进,助力乡村振兴。全市累计实施"兴村"项目投资超105.8亿元,公益类捐赠超1.9亿元,覆盖4036个村。通过"消费帮扶新春行动""消费帮扶金秋行动",实现农副产品采购约20万元,有效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民营力量。

  健全人才供需机制,破解引才难题。联合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建立"三方联合推进民企人才供需工作机制",搭建常态化沟通联络平台。召开人才供需专题座谈会,与"沧州人才通"合作,为"一首诗"文化艺术中心招聘300余人;联合民建沧州市委在 沧州师范学院 、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等高校举办校园招聘活动8场,组织百余家民营企业进校引才,拓宽企业引才渠道,缓解企业人才短缺困境,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积极投身文明创建,彰显民企担当。引导商协会主动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累计开展各类创建活动300余次,带动志愿者参与1000余人次,参与企业3000余家,影响会员及群众超10万人次。民营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展现了民营经济领域的良好精神风貌,为文明城市创建贡献了重要力量。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沧州市工商联将继续聚焦''政府所需、企业所盼、商会所能'',在思想政治引领上再深化、在服务企业发展上再发力、在商会改革发展上再突破、在履行社会责任上再引领,努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让更多民营企业敢闯、敢投、敢干,为沧州乃至河北高质量发展谱写更加绚丽的民营经济篇章。"李卫东称。

上一篇:
政企沟通无缝衔接,多元服务精准“滴灌”
下一篇:
美的集团推动数智化转型—— 协同创新赋能产业链(走企业,看高质量发展)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