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全球传统车企巨头利润滑坡,中国汽车军团凭研发投入逆周期突围
发布时间:2025-11-24

  2025年前三季度车企财报数据勾勒出一幅清晰的产业分野图景:全球主流车企正经历集体性利润承压,丰田、大众、奔驰等国际巨头归母净利润同比跌幅普遍在15%-53%区间;与此同时,中国车企发展呈欣欣向荣之势, 比亚迪 、 奇瑞 等头部企业逆势增长,小鹏、 赛力斯 等新势力增速惊人。

  数据显示,全球十强车企中九家利润同比下滑,梅赛德斯-奔驰、大众集团、 本田汽车 跌幅均超50%, 通用汽车 净利润缩水三分之一;丰田虽仍以1102.1亿元净利润领跑,但同比下跌16%的警报已然拉响;大众集团利润锐减53%至288.6亿元,与其679.2亿元的巨额研发投入形成反差,凸显战略调整的艰难。

    更严峻的是,多数传统车企开始“节衣缩食”:宝马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5%,大众集团缩减9%,这种收缩姿态与 特斯拉 42%、 比亚迪 31%、小鹏49%的研发增幅形成鲜明对比。

    与全球颓势形成反差,中国车企展现出强大韧性。 比亚迪 前三季度以326万辆销量紧追 上汽集团 ,营收5662.7亿元,同比增长13%,更以437.5亿元的研发投入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大众和丰田,远超通用、福特等传统巨头。

    市场格局正在重排: 吉利控股 销量295.3万辆,增长29%,营收4458亿元; 奇瑞 营收增长18%、利润增长28%; 赛力斯 利润大增32%;即便仍在亏损的 小鹏汽车 ,也呈现出销量暴增218%、营收翻倍、亏损收窄的积极信号;广汽、吉利虽出现亏损,但其225.4亿和126.1亿的研发投入表明转型决心未减。

    数据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汽车产业的竞争逻辑已从规模驱动转向技术驱动。 特斯拉 以328.1亿元研发投入支撑其智能化领先地位; 比亚迪 437.5亿投入涵盖电池、电机、电控全产业链;小鹏66.2亿研发费虽规模不大,但49%的增幅展现了对智能驾驶All in的野心。

    此外,这也能看出中国车企不再是低附加值制造者—— 比亚迪 研发投入全球第三,小鹏单车智能化水平对标 特斯拉 ,意味着产业链话语权从“市场换技术”转向“技术定义市场”。

    这种转变还体现在投入质量上: 比亚迪 营收5662.7亿元,虽仅为丰田的三分之一,但其研发费用占比达7.7%,远高于丰田的2.9%。高研发强度对应的是新能源赛道的高成长性,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车企普遍实现销量20%以上增长,而 特斯拉 全球销量下滑6%,宝马、奔驰销量微增甚至负增长,揭示市场增长引擎已然易主。

  

上一篇:
英媒借“安世之乱”炒作:这也能成为中国对抗西方的筹码
下一篇:
宁德时代股东黄世霖完成1%股份转让 16家机构股东171.63亿元购入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