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双万之城”成色十足
发布时间:2025-11-24

合肥日报评论员袁芳

“十四五”期间,合肥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从“十三五”末的刚过万亿,跃升至2024年的1.35万亿元,四年跨越三个千亿台阶;同时,合肥常住人口突破千万,较“十三五”末增加63.2万人,成为长三角第4个“双万”城市。

这一里程碑式的跨越,不仅标志着合肥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更彰显了合肥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和独特魅力。

经济总量与人口规模,是衡量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两大重要指标。合肥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双万”突破,绝非偶然。其背后,是一条清晰可见的、以高水平治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1.35万亿元的GDP,凝结着合肥近年来聚焦科技创新、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远见与执着。合肥始终把创新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精心培育“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产业地标,通过科学布局和精准施策,打造了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构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从投资京东方,到引入蔚来、建设比亚迪基地,一系列高瞻远瞩的决策,展现了城市治理者对科技规律和产业趋势的精准把握。这条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经济持续增长注入了澎湃动能,使得“合肥速度”备受瞩目。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是城市活力的源泉。63.2万人的新增常住人口,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人才“用脚投票”的结果。合肥倾力打造“养人之城”,通过优化人才政策、提升公共服务、营造宜居宜业的环境,成功实现了产业发展需求与人才安居诉求的紧密结合,形成了强大的“磁场效应”。人口的集聚,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持续流入,为城市发展带来了宝贵的人力资本和创新活力,构成了支撑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实现了人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进超大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加快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优化城市规模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合肥实现“双万”突破,为探索优化城市规模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这种突破不仅是规模的增长,更是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基础上的内涵式发展和质效提升,为落实“集约紧凑布局”要求提供了实践参考。

合肥的快速发展,是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其成功实践表明,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完全能够在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实力与人口集聚的良性互动。展望未来,期待合肥这座充满活力的“双万之城”,能继续书写创新引领、宜居宜业的崭新篇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合肥力量”!

“巢湖观澜”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上一篇:
强鲸思客双11战绩斐然 成交量突破12亿创历史新高
下一篇:
王凯在开封市杞县通许县调研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