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有银行下架5年期定存 理财思路如何变?
发布时间:2025-11-23

  有银行下架5年期定存理财思路如何变?

  专家:“低利率时代”到来,投资者应适时调整资产配置策略

  日前,有村镇银行发布相关通知,在调降3个月至3年期人民币定存利率的同时,明确取消5年期整存整取定存产品,引发业内广泛关注,相关话题“5年期定期存款库存告急”冲上热搜。

  连日来,记者采访发现,尽管目前官宣下架中长期定存产品的银行不在少数,但作为曾经的“揽储利器”,长期限的定期存款产品确实在以不同的形式悄然“退场”。

  现象:全国性银行未跟进,但部分银行优化中长期定存产品

  “我能明显感觉到,今年各家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在不断下降。最近有一笔5年期的存款到期后,我第一时间打开几家大行的手机银行,发现还有5年期产品,赶紧先续上了,至少接下去5年的收益能提前锁定。”家住鼓楼区城市假日青年公寓的黄女士说,这几天看到有银行下架5年期定存产品的消息,让不买理财不炒股的她有些担心,其他银行会不会也会效仿下架长期限的定存产品?

  带着黄女士的顾虑,记者查询发现,在 工商银行 、 农业银行 等6大国有银行的手机银行App上,目前最长期限的人民币整存整取期限都是5年期。在年利率方面,5年期最高可至1.60%,不过有一定附加条件。

  比如,在 工商银行 手机银行App上,100元起存的个人养老金专属存款,5年期年利率最高可至1.6%,但需开立该行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如果是该行普通账户,则整存整取3年期和5年期产品的年利率最高均为1.55%。此外, 建设银行 手机银行App在售的多款人民币整存整取产品中,三年期最高年利率为1.55%,五年期最高年利率为1.3%,出现利率倒挂现象。

  在 兴业银行 、 浦发银行 等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手机银行App上,同样也有5年期定存产品在售,年利率普遍为1.35%。此外,多家银行推出特色存款产品,通过利率优势来吸客。其中一家银行的特色存款产品“福运金”,50元起存,共有5个期限产品,从3个月至3年期不等,3年期年利率最高,为1.75%。

  “就目前来看,全国性商业银行跟进下架5年期普通定存产品的可能性极低,但不排除通过其他方式来适当控制和优化。” 南京财经大学 投资学系资深教师王慧表示,有的银行会倾向于通过设置门槛、限制额度等方式,来实质性减少中长期定存产品。“我了解到的是有股份制银行发售的3年期特色定存产品,每周只限半天且在局部地区发售,极难抢到。”

  探因:银行对负债端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必然选择

  临近年末,正是银行揽储的关键时期。选择在这样的重要节点直接官宣或变相减少发售中长期定存产品,银行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近期个别银行下架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了强化资产负债管理,以及应对净息差缩小而采取的主动调整策略。” 上海大学 上海科技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陆岷峰教授坦言,作为期限长、成本相对较高的负债来源,5年期定存产品对于银行的吸引力在快速下降。

  在陆岷峰看来,一方面,从银行运营来看,要找到足够多的高收益长期资产来匹配这部分负债有难度,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风险在加大;另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倾向于通过灵活性更强的短期存款、同业存单或央行中期借贷便利(MLF)等工具,管理其流动性,从而有效降低其综合负债成本。因此,直接下架或变相减少中长期定存产品,是银行在利率下行周期以及金融监管引导下,对其负债端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一种必然选择,目的是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从未来金融市场发展趋势来看,5年期定存产品整体‘降温’是大概率事件。当然,还有部分投资者会选择这类产品,因而不会完全退出市场,而是在银行负债体系中会越来越被边缘化。”陆岷峰解释,随着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的不断释放,银行资产端收益率进一步承压,倒逼负债端成本下降,而5年期定存产品显然与其“背道而驰”。此外,居民的资产配置习惯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家庭储蓄结构中,定期存款的占比明显呈缓慢下降的态势,更多的家庭多余资金正在流向能提供更高潜在回报的理财、基金、保险等净值型产品上。因此,商业银行也会根据市场这一需求的变化,相对减少对长期定期存款的依赖。

  建议:投资者应适时调整资产配置思路

  面对5年期定存产品整体“降温”这一趋势,像黄女士这样习惯靠吃银行利息的投资者,又该如何“安放”到期的资金?

  对此,王慧坦言,银行存款的“低利率时代”已经到来,这对于习惯通过长期定存来理财的人来说,是一个调整资产配置思路的明确信号。她建议投资者调整心态,主动学习,科学配置,明确资金用途和期限,在变化的大环境中选择与自己风险偏好及接受能力相匹配的投资渠道。

  王慧举例,对于保守型投资者来说,资产稳健是投资首选,可以选择中期定存产品和国债的投资组合。“追求保本保息、对流动性要求不高的投资者可以选择2—3年的中期定存产品,利率虽下降但安全性高。国债还有国家信用背书,安全性更高,可提前关注发行期限和额度。”

  对于期望财富稳健增值、能接受小幅波动的投资者而言,她建议可以优先考虑短期有波动、长期趋势看涨的债券基金,并重点关注主要投资国债等低风险资产的债券基金,再配置少量银行理财来增厚收益。

  “此外,储蓄型保险能锁定长期利率,又具备复利效应,对流动性要求不高的投资者也可以考虑。黄金相关资产则更适合希望通过资产配置来分散风险的投资者。”王慧补充说。

上一篇:
泰康人寿“幸福有约”累计销售突破30万件
下一篇:
富士康造车为何“舍近求远”?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