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小米大败诉,雷军人设崩塌了!
发布时间:2025-11-24

  11月的汽车圈, 小米 被两份法院文书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份是海口法院的一审判决, 小米 因“未交车先催尾款”被判双倍返还定金;另一份是南京法院的开庭通知,SU7 Ultra“挖孔机盖”涉嫌虚假宣传案正在质证。

  从SU7发布时的万人追捧,到如今接连陷入维权官司, 小米 汽车只用了一年时间。

  这两起案件不仅让消费者看清了企业的边界,更给所有新势力车企上了一堂法治课。

  回看海口李女士的遭遇,2024年7月,她试驾后敲定一辆31.89万元的霞光紫SU7 Max,通过APP支付5000元定金,收款方是 小米 景明科技。

  图源:微博

  这笔交易的转折点在两个月后。

  因家庭资金周转问题,李女士联系 小米 海口公司申请延后排产,双方协商一致:订单有效期延长至360天,她随时可联系专员启动排产。

  这个补充约定,成了法院判决的关键依据。

  2024年12月,还没等李女士申请排产, 小米 海口公司却发来付款通知,要求她7日内缴清全部尾款。

  理由是车辆已排产下线,不付款就取消订单,5000元定金也不退——此时李女士连车的影子都没见到。

  协商无果后,李女士起诉。

  翻看法院的判决,理由很明确: 小米 的操作犯了两个致命错。

  其一,格式条款不公平。 小米 要求消费者“未验车先付尾款”,实质上剥夺了用户核验车辆质量的核心权利,同时加重了付款义务,这类条款本身就符合“无效”要件。

  买车不是买手机,消费者有权看到实车再做最终决定,这是常识也是法律底线。

  其二,违反补充约定构成违约。双方已明确“李女士主动申请才排产”, 小米 却擅自启动生产并逼缴尾款,完全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法院最终判决 小米 海口公司双倍返还定金1万元, 小米 景明科技承担连带责任。

  这个判决的意义远超个案。

  它给所有车企划定了红线:格式条款不能成为“霸王条款”。未来消费者遇到类似问题,这份判决书就是最直接的维权参照。

  再看另一个案件,如果说海口案是流程失误,南京的“挖孔机盖”案则暴露了 小米 更深层的信任危机。

  11月20日开庭质证的这起案件,因 小米 法务的“奇葩”辩护火遍全网。

  争议源于SU7 Ultra的选装配件——4.2万元的“碳纤维挖孔机盖”。

  消费者起诉称, 小米 宣传该配件“优化空气动力学”“提升散热效率”,但实际安装后并无明显效果,且挖孔设计与宣传图存在差异。

  为了胜诉, 小米 法务团队提交了84页证据,其中最扎眼的论点是:“雷军不懂汽车结构,他在微博上的相关发言不算公司官方承诺”。

  这番话瞬间引爆舆论,网友调侃“雷军成了 小米 最大的‘背锅侠’”。

  更矛盾的是 小米 的辩护逻辑。一方面,他们否定雷军微博内容的效力;另一方面,又拿雷军发布会上“这个配件有点贵,不建议普通用户买”的话术作为“已尽提醒义务”的证据。

  图源:微博

  这种自相矛盾的辩解,被业内批为“对用户智商的羞辱”。

  这起案件还没宣判,但 小米 已经输了口碑。

  曾经“和用户交朋友”的口号,在“老板发言不算数”的辩护面前,显得格外讽刺。品牌信任的建立需要数年,崩塌却只需要一次法庭上的冷漠。

  接连的舆论危机,倒逼 小米 做出改变。最明显的信号是公关团队的大调整——原公关负责人王化转岗,被解读为“宣传战略全面转向”。

  图源:微博

  与此同时, 小米 的营销话术也开始“去套路化”。

  有网友发现,近期 小米 宣传“Xiaomi HAD增强版”辅助驾驶时,AEB防碰撞升级的海报彻底没了“小字陷阱”。

  图源:微博

  以往那种“大字吹亮点,小字藏限制”的套路,被“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需时刻专注”的加粗提示取代。

  此前 小米 17 Pro的“逆光之王”宣传,小字备注“仅为设计目标”;YU7的“2200MPa超强钢”,实际是“材质项目名称”;SU7的“1.98秒破百”,附带“不计起步时间”的说明。

  罗永浩曾公开批评这种做法是“行业陋习”,呼吁全行业摒弃。

  从“玩文字游戏”到“直白提示”, 小米 的转变更像是被动妥协。

  如果没有海口的败诉和南京的舆论风暴,这些改变或许不会来得这么快。但无论动机如何,这种“透明化”都是值得肯定的进步。

  企业的自信,本就该建立在坦诚之上。

  回头看 小米 汽车的困境,核心矛盾在于“宣传预期”与“实际履约”的脱节。

  新势力车企总想着用夸张的营销抢占市场,却忘了汽车是关乎安全的大宗消费品,消费者要的不是“黑科技噱头”,而是“踏实的保障”。

  小米 曾靠“性价比”和“初心”赢得市场,但汽车行业的逻辑完全不同。

  这里的竞争不仅是技术和价格的比拼,更是诚信和责任的较量。前期捧得有多高,后期如果掉链子,摔得就有多惨。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两起案件也是一次“维权启蒙”。

  遇到“霸王条款”别退缩,保存好聊天记录、协议截图等证据,法律会给公道。

  而对于雷军和 小米 ,现在弥补信任还不晚——少些营销套路,多些对产品和用户的敬畏,才是车企的长久之道。

上一篇:
咸阳金融监管分局关于中国银行陕西自贸试验区杨凌片区支行更名的批复
下一篇:
“十四五”东方答卷丨新材料高端化转型的破局之路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