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套现65亿、收益激增140%,太平人寿走出险资资产优化新赛道?
发布时间:2025-11-24

来源|中访网

责编|李晓燕

10月底,中国太平旗下核心子公司太平人寿以65亿元对价转让中铁建系四家公司全部股权,这笔沉淀近六年的基建领域投资圆满收官,不仅锁定23.5亿元分红收益,更凭借现金回笼完成一次精准的资产轮动布局。在险资加码权益市场的行业浪潮中,太平人寿的资本腾挪并非偶然离场,而是基于市场趋势的理性调整,彰显险企投资策略从稳健打底到弹性升级的进阶逻辑。

作为中国太平的盈利支柱,太平人寿的资产运作直接关联集团核心利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太平集团127.98亿港元经营净溢利中,人寿保险业务贡献占比超八成,而截至2025年9月末,太平人寿总资产已达1.4万亿元,长期股权投资规模超600亿元,此次65亿资金回笼虽占比有限,却释放出明确的资产优化信号。回溯2019年投资布局,彼时基建领域融资需求旺盛,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中铁建作为行业龙头在高铁、公路建设及海外工程领域优势显著,太平人寿的入局既契合险资对长期稳定现金流的需求,也顺应当时行业投身基建投资的趋势,与平安资管万亿级基建布局、中国人寿百亿基金落地形成行业共鸣。六年持股期内,太平人寿通过标的公司分红稳步收获收益,此次以现金方式退出,既规避后续重组退出的不确定性,更为资金重新配置预留充足空间,实现投资收益与流动性的平衡。

股权套现背后,太平人寿的投资转型成效已在三季度财报中显现。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太平旗下三大核心子公司投资收益合计达171.74亿元,较去年同期激增106亿元,其中太平人寿以167.07亿元投资收益成为绝对主力,同比增幅超140%。收益大幅增长的关键,在于集团精准调整投资结构,加大权益市场布局力度——太平人寿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负值规模同比扩大484.55亿元,直观反映投资力度升级,而太平人寿与太平资产合计新进10家公司股权、加码8家企业持仓,更印证其主动把握市场机遇的转型决心。

在具体持仓配置上,太平人寿延续审慎底色,同时兼顾成长潜力,构建多元均衡的投资组合。“中”字头龙头企业成为稳健压舱石,中国电建、中国移动、中国核电等千亿级市值标的,凭借稳定经营韧性与政策支撑属性,契合险资长期价值投资理念;银行股布局则凸显地域深耕与收益稳定性,沪农商行33.94亿元持仓市值居首,太平人寿自2019年入手原始股后长期持有,通过联营合作累计斩获8.11亿元分红,浙商银行27.46亿元持仓亦收获10%左右年内涨幅,两类资产共同筑牢收益基本盘。与此同时,太平系机构精准捕捉成长赛道机遇,电投能源41.42%的年内涨幅、拓普集团三季度71.41%的阶段性上涨,均为投资组合注入弹性活力,其中拓普集团作为汽车零部件龙头,叠加人形机器人业务布局,成为险资挖掘新兴产业价值的典型案例,太平人寿趁势部分落袋实现收益兑现,展现灵活的波段操作能力。

此次资产轮动与投资转型,既是太平人寿顺应行业趋势的主动调整,更契合监管导向与市场环境变化。2025年上半年,受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波动影响,太平人寿因权益配置占比13.6%低于行业平均,暂未充分享受牛市红利,但审慎风格也规避了市场波动风险。随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调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294%的太平人寿,权益配置空间远超当前水平,为后续加码布局预留充足余地。从行业维度看,险资投资正从存款债券为主、基建非标补充,转向权益资产适度扩容的新阶段,全球低利率环境倒逼险资突破收益瓶颈,新会计准则与资本市场改革则提供制度支撑,太平人寿的转型正是行业趋势的生动缩影。

65亿资金回笼并非投资终点,而是太平人寿优化资产配置的新起点。结合行业趋势与企业规划,这笔资金有望进一步补充营运资金弹性,聚焦估值合理、成长明确的优质标的,在银行、公用事业等稳健领域筑牢根基,同时加大新质生产力相关赛道布局,兼顾收益提升与风险可控。在险资中长期入市成为共识的背景下,太平人寿以精准资产轮动平衡稳健与弹性,既彰显专业投资能力,更为行业探索可持续投资路径提供借鉴,未来随着权益配置逐步优化,其投资收益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为集团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上一篇:
王石谈房地产转型期:把房地产当投资是一个误区,转型期带来了很多机会;房地产的“春天”不是我来预测的,但是它在经济上依然重要
下一篇:
夜视院集团夜视股份公司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