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千亿锂王等不起了,赣锋锂业下场投建储能电站,冲刺出货量
发布时间:2025-09-29

“就是因为太卷了,单纯卖设备,跑出来很难。所以,我们才提前搞,就是自己下场投资电站。不然的话,后面会越来越卷。到时候,这个赛道(厂商亲自下场投资)也会很卷。”

“纯卖设备的话,太卷了,卷得不成样子。自己干的话,价格还有保障。”

不久前,在与赣锋锂电一位内部人士沟通时,对方提到了这两年来,公司在保证电芯出货上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亲自下场投电站。

我们都知道,当下全球储能市场遍地开花。对很多二三线锂电厂商来说,这是突围的好机会。

市场挺大,但架不住想吃肉的太多,竞争格外激烈。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这两年,除了宁德时代稳坐龙头老大的位置,其他锂电厂商的座次排名都有变动。

几乎同时入局,作为锂电新秀,海辰储能、瑞浦兰钧、远景动力等已经挤进全球TOP10,赣锋锂电及稍晚入局的楚能新能源还在艰难突围。

但窗口期不会太久,锂电池又是赣锋锂业平稳发展的战略压舱石,也承载着它从“资源赣锋”向“技术赣锋”转型的重任。赣锋锂业等不起了,干脆亲自下场投电站。

数据来源:infolink

工商储+大储一起发力

赣锋锂电是赣锋锂业旗下专注于锂电池研发和生产的子公司,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类电池、固态电池及系统均有涉及。

与大多数二三线锂电厂商一样,赣锋锂电也是将储能电池及系统看作突破口,是拉动业绩增长的主要引擎。

赣锋锂业猛投电站,我们早就有所耳闻。此前,在与一位工商业储能行业资深人士沟通时,对方提到,在广东地区,赣锋锂电挺猛的,搞一充一放,装机规模很大。

储能电站投建上,赣锋锂业在大储和工商业储能领域都有布局。其中,广东惠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工商业储能市场的开发。

资料显示,广东惠储成立于2024年6月,由赣锋锂电100%持股。

赣锋锂业财报透露,2024年,在珠三角地区,广东惠储共投入4824台工商业储能柜,其中3856台投入运营。

财报还透露,广东惠储划在2025年投入1万台设备,结合资本运作打包优质资产,深化售电与虚拟电厂业务,推动运营服务转型。

简单来说,就是今年广东惠储不只是投运,还会强化电站的运营管理,以及资产化运作。

据上述内部人士介绍,工商储业务落地效果不错。以前是他们牵头,拉着资方一起搞,赣锋出资占到70-80%。现在他们出资已经缩小到40%,很多投资人找过来合作。

他还透露,今年公司的目标是至少投1个多GWh工商业储能,而且是面向全国的,不只局限在珠三角。

易储能源投建的云南曲靖广储400MW/800MWh电站

深圳易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是面向大储市场,公司成立于2024年5月,由赣锋锂业持股69.58%。

财报透露,2024年,半年多的时间,它就开工建设了4.2GWh的项目,分布在广东、宁夏、江苏、河北、山西等地。

根据寻熵研究院的统计,今年上半年,新增并网的储能电站规模,业主排名中,赣锋锂业名列第十二位。

2025年上半年,新增并网的储能电站规模,业主排名图片来源:寻熵研究院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个储能设备制造商远信储能在电站的投建上更激进,拿下了第七的名次。

留意这两年的行业发展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更多厂商亲自下场投建电站。赣锋锂电、远信储能、远景能源等是典型代表。

投电站以拉动自身出货量提升,这也算是破局内卷的方式之一,但需要足够多的资金弹药来支撑。

上述内部人士表示,“工商业储能投资,短期的话,的确会造成一定负资产。但3-4年以后,投资回本,就可以转正。”

千亿巨轮战略压舱石

对赣锋锂业而言,锂电池板块就是这艘巨轮平稳航行的压舱石,容不得有太大闪失。

赣锋锂业是全球最大的金属锂生产商,也是国内最大的锂化合物供应商。公司拥有五大类超40种锂化合物及金属锂产品的生产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航空航天、功能材料及制药等领域。

提起来,赣锋锂业是千亿锂王,风光无限。但背后却暗藏隐忧。

作为大宗商品,锂的价格波动受供需影响显著,经常出现剧烈的周期波动。对一家企业而言,业绩营收一跃跳得很高,又一头向下,都意味着极限拉扯,容易滋生各种风险。

为了对抗单一环节周期性波动风险,近些年来,赣锋锂业从中游锂化合物及金属锂制造起步,先后向上下游拓展,形成了垂直一体化的布局。

上游锂资源开发,赣锋锂业买买买,在全球范围内投资或控股了多个知名锂矿,分布在澳大利亚、阿根廷、爱尔兰和国内青海、江西等地。

但锂矿资源也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地缘政治。

向下,就是强化锂电池的生产制造及退役锂电池的回收,这是可以自主掌控的最稳妥的一个环节。董事长李良彬曾在对外采访中表示:“电池业务占比未来将过半。”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过去几年来,储能市场爆发,赣锋锂电的营收经历了大幅波动,先是上扬,然后下探。而这一转折的时间点,刚好是2024年,也就赣锋锂业开始下场投建电站的时间。

对照其他锂电厂商,2021年-2025年上半年,大多数厂商都是正向增长。这至少说明一个问题:赣锋锂电没有跑赢大盘。

直白来讲,就是电池及系统价格下跌,但很多厂商吃到了足够多的增量市场,卖出了更多的电池,所以营收还在增长。而赣锋锂电受到了价格战的影响,但出货量增幅有限,所以营收下降。

说明:1.2021-2022年,亿纬锂能财报没有单独列出储能收入;2.赣锋锂电、鹏辉能源是整体锂电池营收。主要是财报没有分出动力和储能,而且两者目前都以储能业务为主。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

而锂电池行业又有一个铁律,就是规模具有压倒性优势。一是规模越大,成本越低;二是出货越多,越知道怎么提升电池良品率和一致性。

因此,要想在行业里站稳脚跟,必须具备一定体量。这就不难理解,赣锋锂业为什么急着下场大规模投建电站。

同时,赣锋锂业也在加大海外市场拓展。2025年上半年,它成立了海外储能事业部。据李良彬透露,目前已经拿下了数GWh的项目。

官方披露,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赣锋锂电储能产品累计装机量达到21GWh。

抢先布局固态电池

当下,锂电池产业中,赣锋锂业的存在感并不突出。但它早就潜心打造了一个挤上头部厂商牌桌的重磅筹码,那就是固态电池。

赣锋锂电的slogan就是“引领固态时代,筑梦低碳未来”。

固态电池的工作原理与液态锂离子电池相似。其主要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等,核心在于将液态电解液与隔膜替换成固态电解质。

相比传统锂电池,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充电速度更快、使用寿命更长以、安全性更高。这些优势完美击穿了当下锂电池的核心痛点。

因此,固态电池一直被视作制胜下一个产业周期的制高点。谁能最早实现产业化落地,谁就能吃到新一轮技术周期红利。

早在2016年,赣锋锂业成立固态电池研发中心,正式进入固态电池领域,至今已经9年。

目前,赣锋锂业完成固态电池的全产业链布局,是业内唯一一家拥有固态电池上下游一体化能力的企业,在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电芯、电池系统等关键环节具备研发和生产能力。

在固态电池产品上,赣锋锂电的进展情况是:

推出了适用于乘用车、低空飞行器的软包固态电池;

研发了21700圆柱固态电池,容量为6Ah-7.5Ah,能量密度为330-420Wh/kg,预计2026年初实现量产。该电池在机器人及高速飞行器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储能领域,已经完成304Ah方形储能固态电池的研发。

在产业化和商业化落地方面:

2023年,重庆赣锋20GWh新型锂电池项目完工,这是国内最大的固态电池生产基地。

赣锋锂电的固态电池已经配套赛力斯、东风等车企试装;低空经济领域,其与知名无人机及eVTOL企业达成合作,样品进入适航认证流程;在消费电子领域,固态电池已向国际知名手机企业批量送样验证。

说明:1.固态电池电解质主要分为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四类,不同企业押注不同方向;2.负极是提升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有硅基负极、锂金属负极两个方向。数据来源:高工锂电

但赣锋锂电要想靠固态电池逆天改命,还需要一定时间来验证。

几乎所有电池厂商都惦记着固态电池这张牌。本田、奔驰、宝马等车企在内也先后投入了固态电池的研发。

今年以来,固态电池又热闹了起来。主要是各大厂商都公布了其量产的规划和商业化落地的情况。

来自高工锂电的判断,2027年和2030年将是固态电池发展的两个关键节点。行业普遍计划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2030年实现规模化量产。

产业化破晓前夜,万箭准备齐发,赣锋锂电会成为跑得最快的一支吗?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上一篇:
AI语音操控 方言轻松识别 京东联合荣耀发布首款大屏AI手机
下一篇:
起点观察|“数字秦风”涌起“钱江潮”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