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3.7万亿规模大行行长卸任!“70后”寿险集团副总裁履新
发布时间:2025-09-29

  9月28日,广发银行内部会议传出重大人事变动消息: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林朝晖将兼任该行党委书记,现任行长王凯因集团工作调整卸任党委书记职务。按照惯例,待履行必要程序后,林朝晖有望接棒行长一职。

  

  这位新任掌门人有着鲜明的保险背景。现年49岁的林朝晖自2024年初加入中国人寿集团,此前在建行系统深耕多年,曾执掌北京分行,主导过网点"适老化改造"等创新服务。而即将卸任的王凯,其任期内广发银行经历了疫情冲击下的业绩调整期,资产规模增速明显放缓。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寿自2016年成为广发银行单一最大股东(持股43.686%)以来,已通过人事布局深度参与银行管理——现任董事长由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蔡希良兼任,高管团队中多位成员来自保险巨头。这种"银保协同"模式能否在新任行长带领下焕发新活力,备受市场关注。

  就在高层更迭前夕,广发银行刚刚经历了一场监管"地震"。9月12日,监管部门开出6670万元巨额罚单,直指该行在贷款、票据等业务中的审慎缺失,以及监管数据报送违规问题。这已是该行年内收到的第二张千万级罚单,累计罚金突破8000万元。

  翻开处罚记录可见,这家资产规模超3.6万亿元的全国性股份行,16年间屡次因内控漏洞登上监管黑榜。最严重的一次是在2016年,当时因违规担保案被罚7.22亿元,创下银行业史上最高罚单纪录。频繁的合规问题,恰似横亘在其IPO道路上的巨石——自2009年启动上市计划以来,广发银行的A股征程已辗转十六载。

  此次罚单涉及问题多发生在前任管理层任期内,新行长将如何重塑风控体系,将成为检验其管理能力的首道考题。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广发银行正面临近十年来最严峻的经营挑战。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629.37亿元,同比微降0.63%;归母净利润132.59亿元,跌幅达5.25%,这是自2007年以来首次出现营收利润双下滑。

  拆解业务结构可见,传统优势领域出现明显疲态:信用卡透支余额连续两年萎缩,2024年末降至3928亿元,同比下滑7.54%,占个人贷款比例虽仍居上市银行首位,但不良率攀升至2.19%的历史高点。与此同时,存款增长乏力制约着信贷扩张——尽管去年末存款余额突破2.26万亿元,但增速仅3.47%,远低于同业平均水平。

  不过,在传统业务遇冷的同时,该行投资收益逆势增长20.13%,不良贷款率连续两年改善至1.53%,拨备覆盖率回升至165.6%。这些积极信号表明,其资产质量修复已初见成效。

  回望广发银行的上市之路,堪称一部曲折的金融进化史。早在2009年,该行便首提上市计划,却因股权分散等问题搁浅;2011年启动"A+H"冲刺,又逢全球金融危机余波;2016年中国人寿入主后,本被寄予厚望的上市进程再度停滞。

  近年来,随着监管政策趋严和市场环境变化,中小银行IPO难度与日俱增。目前A股排队银行中,多数已等待超过两年。对广发银行而言,既要在严苛的上市标准下完善公司治理,又需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保持竞争力,这对任何领导者都是艰巨考验。

  新任行长林朝晖面临的挑战远不止于此:既要化解历史遗留的股权结构问题,又要应对金融科技公司的跨界竞争;既要提升资本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还需在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等赛道寻找新增长极。不过,背靠中国人寿的强大资源,加上其在建设银行积累的综合金融经验,这位新掌门或许能开辟出一条特色化发展路径。

  站在3.69万亿资产规模的新起点,广发银行的转型故事远未结束。当保险基因遇上银行传统,当严监管碰撞创新需求,这位保险系出身的新行长能否带领这家老牌股份行突围上市困局,书写新的发展篇章?

上一篇:
开滦集团陕西铜川分公司三项举措筑牢安全防线
下一篇:
浦发银行太原分行落地首单燃气场景国内信用证业务
Title